浅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

2015-08-18 16:14席鹏飞武振文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创业板

席鹏飞++武振文

摘 要: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壮大,创业板市场IPO盈余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为了使投资者高估企业盈利能力,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然而严重的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控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IPO;盈余管理

一、引言

自2009年创业板市场的引入以来,不论在质还是量上,为我国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创业板市场有其独有的特征,即低门槛,高风险,严监管。鉴于我国主板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那么具有低门槛和高风险的创业板市场在IPO过程是否存在更为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更加让人怀疑。创业板公司高市盈率上市之后,业绩的突然下滑,不禁让人想到IPO过程中严重的盈余管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笔者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上盈余管理的有效监管提供帮助,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在外部相关规定和自身特征上与主板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除了主板公司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之外,还出现了一些独特和隐蔽的手法。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提前确认收入和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等。

1.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主观性,企业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政策一旦选定,不能随意更改,除非法律法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外。在现实中,由于改变会计政策带来的利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企业往往会在不满足规定的情况下改变会计政策以达到短期操纵会计盈余的目的。例如对长期股去哪投资在权益法和成本法之间进行转换。

会计估计需要职业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采用会计估计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很容易调整会计盈余。如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估计,应收账款坏账的计提比例等。

2.利用不透明的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交易需要的交易成本较少,集团公司青睐借此提高集团利润。控制人的利己性通常会导致关联交易的不公平,违背商业公平。相比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居多,关联方不容易被识别,关联交易更难识别。关联方之间会通过关联交易虚构利润,转移利润以实现盈余管理。关联方之间还可以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提供担保等方式进行关联交易,调节企业会计盈余。

3.企业提前或延迟确认收入和费用

长期来看,提前或延迟确认收入费用,不会影响企业的总利润。但是,在短期内,它却可以改变企业的利润分布,企业借此可以调节前后会计期间的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例如企业在年末提前确认商品的销售事项,开具发票确认收入和成本,从而达到扭亏或者增加利润的效果。相反,企业也可以延迟确认收入和成本,使得今年的收益在下一年度给予确认,从而促使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趋势。

4.利用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当中,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所占份额比较大,因此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对于它们来说举足轻重。创业板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往往会取得比较满意的盈余管理效果。在无形资产的研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才会给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然而,企业可能会为了满足上市要求,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用资本化,从而虚增企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只需年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空间。

三、有效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建议

1.完善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

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计法规和制度往往不能为所有经济事项提供标准的依据。同时,会计法规和制度的滞后性与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的矛盾也很难被解决。因此,在制定会计法规和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降低不确定性,同时力求其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内能够满足会计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需求;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规定,应给予详细的解释或案例说明;制定制度或规定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从而压缩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2.控制创业板上市条件,严格审查IPO资格

上市资格审查中忽视了公司的成长性和长期盈利能力,这促使了企业进行盈余操纵,使得企业IPO当年利润虚增,从而为其获得上市条件打下基础。监管当局应该适当地控制企业上市门槛,对于拟上市的企业,不仅要审查其短期盈利状况,更要考虑其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在资格审查过程中,尽力识别其获利模式,防止其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剥离劣质资产)获得上市资格。

3.加强公司治理

应计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会计利润在分布上发生变化,真实盈余管理完全偏离了企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对于社会和企业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管理者应该加强公司法人治理,建立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不仅要发挥大股东和独立董事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小股东的制衡效用和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从根本上防止企业盈余操纵,从而降低企业短期的投机行为,促使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祥有.风险投资与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

[2]施金龙,周珍珍.我国创业板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治理对策[J].商业会计,2012(20).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创业板上半年涨幅前50名等
创业板2013年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