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兆英++杨晓怀++李楚彬
摘要 南山荔枝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经过10多年的应用和优化,形成科学、实用、高效的荔枝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文介绍了荔枝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内容、推广措施、主要成效以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为深圳市推行绿色无公害荔枝生产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关键词 南山荔枝;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67.1;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281-02
荔枝生产上存在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及生长调节剂等问题,导致果园土壤理化性质退化,荔枝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荔枝品质下降,药物残留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及推广荔枝食品质量安全生产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对荔枝生产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南山荔枝栽培历史悠久,鲜果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深圳市南山区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底蕴深厚,荔枝种植面积1 530 hm2,是深圳市荔枝主产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南山区推行绿色无公害荔枝生产模式,研究建立荔枝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形成以西丽果场、企业为主体生产绿色荔枝,承包经营果园推行无公害荔枝生产的格局。10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该体系及其配套管理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为深圳市推广先进安全荔枝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1 荔枝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1.1 生产技术标准
在实施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荔枝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南山荔枝(DB44/T674-2009)》和深圳市农业地方标准《南山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40300/T39-2010)》,建立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又适应当地荔枝生产实际,涵盖荔枝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为荔枝食品优质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2 生产环境管理
1.2.1 环境质量监测。在具有代表性果园布设生产环境质量监测点,每2~3年采集土壤、大气及灌溉水样品,由广东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分析。南山区西丽果场采集果园地表径流和降雨的样品送检,定期分析肥料、农药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酸雨发生情况。
1.2.2 果园环境改良。增施鸡粪等有机肥,改善果园土壤结构;适当施石灰调节土壤pH值;幼龄结果期实行果园生草栽培,减少丘陵果园水土流失,营造有利于天敌活动的生态环境;对郁蔽果园进行树体矮化和回缩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采果及修剪后清洁果园[1-2]。
1.3 农业投入品管理
1.3.1 农药采购及使用。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在守法、诚信的农药供应商(门店)集中采购农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依照绿色、无公害荔枝生产技术标准规定的农药使用准则,统一安排使用农药。
1.3.2 依规合理施用肥料。执行绿色、无公害荔枝肥料使用准则,在果园养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调查分析基础上,优化肥料的品种结构、施用量及比例,经试验总结推广应用于生产,有条件的果园采用滴灌施肥先进技术,以提高肥效,减少肥料浪费和污染。
1.4 生产记录保存
统一生产记录档案样式,专人负责,如实记载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产量及采收的起止日期。生产记录保存2~3年。
1.5 质量安全保障
1.5.1 订立保质制度。西丽果场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idt环境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绿色荔枝生产全程质量安全一体化管理制度。实行无公害荔枝生产的果园,统一制订荔枝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分工责任制,依照规定进行果品包装、标识和质量标志的使用。
1.5.2 质量安全监管。配合深圳检验检疫局、深圳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荔枝鲜果进行抽样检测;深圳市南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地理标志产品南山荔枝进行采样送检及分析。市、区有关部门对南山荔枝质量卫生安全状况进行定期评估[3]。
2 主要推广措施
2.1 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及印发资料等形式,提高市民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荔枝食品生产、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荔枝食品消费安全。
2.2 建立合作推广网络
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联合高校、科研单位,通过区、街道、村、农业企业(专业户)4级推广网络,组织实施绿色无公害荔枝生产技术标准,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2.3 培育样板,以点带面
根据各果园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在荔枝生产片区西丽、桃园、南山、粤海等街道培育9个示范果园,通过培训、观摩、交流,重点推广无公害荔枝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逐步扩大辐射面[4]。
2.4 增加生产设备投入
通过政府项目资金和果园盈利安排,逐步改善专业化果园的水、电、仓库、喷药机械等生产条件;西丽果场建设滴灌施肥系统、加压管道喷药设施、鲜果预冷车间和质量检测实验室,购置果品分级机等设备,进一步增强荔枝质量安全生产能力。
3 主要成效及问题
3.1 主要成效
3.1.1 荔枝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普遍提升。荔枝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为生产和消费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对南山区西丽果场绿色食品荔枝进行多年期检验,结果均为合格;深圳检验检疫局和市、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抽检,以及深圳市南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地理标志产品南山荔枝的调查、送检,历年检验分析结果均表明,南山荔枝鲜果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
3.1.2 荔枝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良性互动。荔枝食品优质安全的增值效应,促使南山荔枝生产经营者加快建立品牌,依法维护经营权益,提高品牌质量。西丽果场1999年“双荔”商标注册,被评为“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荔枝、龙眼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年被列入深圳市出口荔枝生产基地。2010年,南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南山荔枝”(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注册证,在国内外荔枝市场树立南山荔枝优质安全品牌形象。
3.1.3 经济生态效益显著。2005年,该体系应用面积达到860 hm2,其产品优质安全品牌形象和品牌优势,对拓展市场、建立稳定的顾客群及增加利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丽果场鲜荔枝售价高于本地市场平均价的70%~90%,果品销往国内大城市,出口港澳地区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实行无公害生产的果场,荔枝鲜果销售价亦高出一般产品的20%~30%,提高了优质安全生产积极性。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化,减少了农药、化肥投入,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卫生指标范围内,保障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安全。2009年、2011年西丽果场监测果园地表径流,其样品的全氮含量、农药残留量与西丽水库水质基本一致,果园生产性污染控制初见成效。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深圳市城市建设规模扩大,荔枝种植面积减少,果树权属及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影响了荔枝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推广应用。南山荔枝安全可持续发展,有待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和落实。
4 参考文献
[1] 方佳,李玉萍,梁伟红,等.中国荔枝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分析[J].世界农业,2007(3):46-49.
[2] 吴涛.荔枝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3(12):86.
[3] 杨辉.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和改革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2):49-51.
[4] 乔娟,李秉龙.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2008(8):23-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