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08-17 09:03张茗郡吴佳丽李若楠徐群解兆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建议现状

张茗郡++吴佳丽++李若楠++徐+群++解兆林

摘要 介绍新宾满族自治县近60年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现状;问题;建议;辽宁新宾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242-02

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地跨北纬41°14′10″~41°58′50″,东经124°15′56″~125°27′46″,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搭界,南与本溪市、桓仁县为邻,西与抚顺市相连,北与清原接壤,属于中低山区地带。新宾县属于暖温带季节型大陆气候[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750~850 mm,独特的山区地形和小气候特点,使新宾县气象灾害频发,主要的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害、霜冻、冰雹、水灾、旱灾、风灾和大雾等,自1976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以来,有效减少了冰雹灾害,特别在增雨雪方面效果更是显著,年增雨量在2亿m3左右,为缓解旱情和水库蓄水工作做出了贡献。

人工影响天气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科学基础是云与降水物理学,使大气科学对云与降水自然过程从被动到主动,并且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主要以火箭作业为主,通过催化剂干扰云雨的形成过程,以达到防雹、防霜、增雨(雪)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防雹、防霜为主,目前以开展人工增雨(雪)为重点任务。

1 历史及现状

1.1 人工影响天气发展历史悠久

新宾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1959—1985年的27年间,全县共出现冰雹56次,其中以5—9月降雹次数为最多。冰雹无论是由抚顺县李家入境还是由草盆经黄木厂入境,所殃及的乡镇都多达8个左右。因此,最初人工影响天气以防雹工作为主,1976—1977年间,新宾县气象站利用“37型”高炮进行人工防雹。防雹面积逾320 km2,作业效果明显,直接减少经济损失5万元。1959年以来,新宾共出现低温冷害7次,新宾县15个乡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东部的北四平、旺清门、红庙子、响水河等乡镇为重灾区。新宾县气象站通过点燃艾蒿等干枯植物用“烟熏”的方法进行人工防霜,挽救烟叶损失3万元。

1.2 人工影响天气进入信息现代化时期

20世纪80年代,人工影响天气主要采用土火箭进行防雹作业,新宾县气象站成立了专门的防雹指挥中心。直至2008年,新增了火箭发射架及配套设备,防雹和增雨(雪)工作同时展开;进入21世纪,气象现代化进展显著,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入了以人工增雨雪为重点业务的时期。为此,县政府特别设立了新宾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抚顺市气象局为新宾县人影办配备WL-98/22H4火箭发射装置。目前,县人影办公室拥有GPS定位仪以及人影专设笔记本电脑及无线网卡,实现市县增雨(雪)视频高效同步及时完成,同时具备专业的高学历人员队伍,增雨作业经过专业和系统培训。

2 人工影响天气概况

2.1 火箭发射地情况

新宾县拥有15个固定作业地点,分别设在15个乡镇,作业站点以增雨(雪)作业为主,以保护农田作物和增加水库蓄水为重点(表1)。

2.2 作业类型

1982年,第1次利用高炮进行防雹作业,逐渐的将防雹作业转化为防雹、增雨(雪)并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由于省会城市沈阳市有奥运会足球比赛项目,为保证比赛当天没有降雨过程,抚顺市气象局联合新宾县气象局、清原县气象局以及其他各市气象局第一次尝试人工消雨作业,效果显著。自2010年开始,新宾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入增雨(雪)作业时期。

3 人工影响天气成果

3.1 防雹作业成果

新宾县气象局实行土火箭防雹工作的23年内,即1959—1981年间,5月降雹次数最多(图1),此时正值作物幼苗期,如遇雹灾,轻者减产,重者需毁种。冰雹每年发生时间集中于5—9月,其发生次数占全年总数的76.8%。冰雹的发生日主要以午后至傍晚为多,占总发生次数的83%。其中出现在13:00左右的占23%。

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防雹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和避免了防区内农作物遭受重大雹灾,每年因防雹作业而减少农业损失10%~3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3.2 增雨(雪)成果

新宾县虽然水资源丰富,春季底墒较好,但在个别年份也时有旱灾发生。1950—1982年,共有旱灾11次(图2)。

在近5年的春旱中,适时采取人工增雨雪作业69次,发射炮弹208枚,新增降水2亿m3,有效缓解了春季缺水、浅层土壤偏干的状态,确保了新宾县粮食产量5年连续偏丰,成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特别在2014年夏秋连旱中,新宾县气象局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增雨作业。出动主要增雨地点在永陵、木奇、北四平几个乡镇。共发射73枚炮弹,实际出动12次,待命作业7次,其中与市局联合增雨作业1次,单日出动3次增雨作业情况达2次,耗资19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图3、4)。

在汛期降雨量如此小的情况下,新宾县气象台注意观察每个时段天气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增雨的机会。在此期间,共发射增雨火箭弹73枚,出动次数12次,单日出动增雨次数达3次,降雨覆盖面包括新宾县所有乡镇。不仅增加了水库的蓄水,而且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的增雨过程中,挽救水田逾4 666.67 hm2,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进一步完善并加强作业站点的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新宾县移动增雨火箭车配备较晚,工作人员增雨培训时间较短,加上2014年又更新新的移动火箭发射装置,导致增雨人员没有很多的实战经验,因此火箭站安全体系并不健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安全的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一是坚持各项年检制度,每年春季都派专业人员去省气象学校认真学习增雨操作,做到持证上岗;二是认真记录好每次增雨过程中的数据,并做好工作数据的上传和总结;三是目前新宾县气象局已经配备了专门的弹药库,要确保弹药库万无一失,做好弹药的出入登记制度;四是坚持每月至少演练2次增雨操作,使每位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增雨操作规程,并做好节假日检查,杜绝麻痹思想;五是每次作业之前,通过广播局做好对社会的公告制度,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宣传[2]。

4.2 充分利用省局配备的新式现代增雨平台及设备

增雨作业和指挥等设备的更新比较慢,自县气象站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来,一直使用高炮、增雨火箭等设备,信息化监控设备只能利用市气象部门帮助完成[3-4]。2014年新宾县气象局配备了专业的人影设备,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交换机、高清显示器、笔记本电脑、雷达定位仪等设备。准备组建空域申请工作站,随着空中航线的增加,所能得到的作业空域时间越来越短,而天气的变化又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化探测装备,发挥雷达的检测作用,抓住作业时机,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促进农业高效生产[5-7]。

5 参考文献

[1] 房守志,吴文启,赵彪,等.新宾满族自治县志[Z].1993:84-90.

[2] 李磊,孟辉,王兆宇,等.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9.

[3] 毛节泰,郑国光.对人工影响天气若干问题的探讨[J].应用气象学报,2006(5): 643-646.

[4] 张瑞波.广西人工影响天气火箭、高炮实时作业指挥系统[J].广西气象,2005(4): 38-39.

[5] 王致君,刘黎平.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高原气象,1999(3): 361-367.

[6] 赵健.山东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回顾与思考[J].山东气象,2008(4):50-54.

[7] 郑秀琼.云南永仁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4(24):3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工影响天气建议现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催化剂扩散轨迹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试验研究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探究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