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婕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和公路的总里程数也在快速的增长。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逐渐的认识到交通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和伤害。要想进一步的提升公路安全性,就要对公路路线设计进行综合化分析和研究。下面将对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详细的研究。
公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带状实体,一旦公路的路线集合参数确定之后,并按照设计的规范进行施工运行,那么其安全空间也就确定了[1]。道路设施能够为行车提供一定的安全空间,在良好的道路环境中,车辆的正常状态和驾驶行为的正常状态下,是能够保证车辆安全的。但在道路系统中,如果环境和道路设施等一些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就会导致道路安全空间缩小,使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上升。公路安全性评价指的是从行车安全的角度来对公路的设施规划、研究,或者对公路的线性使用状况对车辆所产生的影响等来进行安全评价。我国公路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施工的,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公路的安全性降低。对于设计者来说,不仅要保证设计符合道路标准和相关的规定,同时也应有超前的标准规范,以此来保证公路的安全性。公路安全评价概念和评价方案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对公路路线的设计符合性检测工作应根据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规范等来来进行,对项目各项指标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当中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技术指标来进行更改,对于规范中的一些强性指标应当严格的控制,保证指标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但对于一些要求宽松并好中求更好的指标,例如曲线间的直线长度等,可以对其灵活的控制,但不要过分的追求高指标。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满足设计车速达到的平、纵指标,这样就造成了每个弯道和纵坡之间都要达到规范的设计标准,而线性组合起来并不一定是标准的线性,对于这样的规范符合性检查,可以从车辆运行的速度方面来进行检查。
运行速度概念本身是通过优化相邻路段的指标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安全路线的设计中,并不能只关注全线平总指标的高低,而是应重视起整体线形之间的联系和衔接路段之前的极差控制。通过运行车速来评价路段的连续性优劣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通过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一致性来进行评价[2]。二是通过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来进行评价。
评价平纵组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透视图检查时间的连续性来判断指标的均衡性。当平面或者纵面的指标达到了较低的值时,一定要强调两者的组合。而平面、纵面指标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调整平纵组合,放松要求。如果在平面曲线半径达到了6000m 以上的情况下,纵面坡度小于1%,那么则可以忽略平纵组合的要求。
在道路线性条件比较复杂的路段,驾驶员所接收到的道路信息也比较复杂,对信息的处理量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驾驶员长时间驾驶会感到疲劳,并带来安全隐患,在道路条件单调的情况下,驾驶员所接收到的信息也比较少,在驾驶的过程中需要驾驶员长久的保持工作状态,也比较容易造成驾驶疲劳,引发安全隐患。而当道路的线形条件能够很好的满足驾驶需要,同时又保持驾驶工作符合在一个可以承受的状态中时,驾驶员则能感受到舒适的状态,在安全性能上也将得到提升。因此,可以说道路线形条件对驾驶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
道路的运行条件、运行速度和驾驶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在不同的道路情况下驾驶工作的负荷分布特性也是有所不同的[3]。但在不同的车辆运行速度下,类似的道路线形将会给驾驶员带来相似的感知,效果相同。
通过对典型的道路纵坡、平曲线段等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定分析能够看出,道路的线形条件可以对驾驶员的认识行为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对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性带来风险。公路的四种典型路段(纵坡段、平曲线段、平直段、弯坡组合段)对教师元驾驶工作符合的影响有着一致性,在不同的道路线形条件下,对驾驶员所产生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公路典型路段包含:平直段、纵坡段、平曲段和弯坡组合段。分析现场跟车试验中驾驶员的驾驶符合的变化,可以得出不同的路段上工作符合的变化规律。当驾驶人员处在高风险的路段中时,说明了驾驶员工作符合处于高风险值,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该路段的设计或者作出合适的风险措施。而驾驶员处于安全路段时,说明该路段的设计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比较好,可以选择维持原有的设计。在进行公路的线形设计安全评价研究时,对公路的线形指标和参数等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此来提升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新建公路项目勘察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的设计模式,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利用运行速度和安全检测来进行控制,并贯穿于设计的始终。
初步设计阶段中,一般利用运行速度、空间曲率和驾驶工作负荷等来进行安全性评价[4]。评价中首先要论证大的必选方案与总体设计之间的标准程度。其次是提出对方案的整改手段和线路的优化设计具体方案。再次是将大纵坡路段的设计处理方案制定并完善。此外,对公路路线的运行视距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为施工阶段的图纸设计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通过综合性安全评价技术来对公路路线的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和评价,这部分检验主要在设计过程中来完成。首先对局部的线形组合进行优化。其次要确定出权限的超高。此外,应对公路路线中的全部交通工程的安全设施来进行完善,保障公路的安全性能。
公路交通安全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和因素十分广泛,虽然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与公路的设计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公路设计中良好的公路线形和结构等将有效的提升公路安全性能,以此来达到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公路路线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将交通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来提升公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石超平,王琳琳.关于发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6(05):50—54.
[2]王志刚.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2,08(03):63—65.
[3]周祖兰.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探析[J].科技资讯,2011,07(06):50—52.[4]刘莉.公路路线设计系统研究[J].山西建筑,2011,08(28):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