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问责的探索与思考

2015-08-15 00:50:21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责任人问责责任

孙 琼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审计中心,湖北 潜江433124)

近年来,国有大型企业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发挥良好。以中石化系统为例,内部审计在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促进公司、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增加价值方面起到了保驾护航的良好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1 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问责现状

1.1 审计问责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在内部审计活动中,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一般采取“谁审计谁负责”方式,审计问责就会产生责任追究不到位、不了了之情况,审计整改效果难以体现。二是责任主体本身的疏忽或实施问责的问题没有解决,既是“裁判员”又是“球员”的双重身份。三是内部审计部门其自身的责任追究权比较有限,造成审计问责主动性不强,并且缺乏对问责之后的跟踪管理机制。

1.2 审计问责范围和对象有待进一步明确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发现领导经营决策失误,国有资产没有得到合理有效使用、未实现保值、增值;资产、负债、损益不真实、不合规,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挪用及截留资金,隐匿、滥支、挤占收入成本;工程项目虚假立项、违规立项、违规招投标等问题,哪些是集体的责任、领导责任、个人责任等导致的责任,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系统性的、客观性的、适用性强的、可操作的内部审计问责标准。

在内部审计实践中,在确定责任人时往往无法具体落实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造成责任划分不清,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现象;在集体决策执行的事项出了问题时,会造成由集体负责,实际上谁也不承担责任等情况。

1.3 部分被审计单位整改态度不积极

实施审计整改单位的态度大部分是积极的,但个别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会拖延,或“选择性整顿”。对简单易行的整改,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就积极采纳;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则采取蒙混过关、避重就轻的做法。

1.4 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审计方法的科学化,推进了审计质量的提升。但部分审计机构和人员责任感不强,只求完成任务,审计质量大打折扣;面对企业和企业责任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不能坚持原则,瞻前顾后;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一些审计建议空乏、欠缺时效性、实用性和深度,不具操作性,致使审计结果无法实施整改,审计问责的效果不到位。

2 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问责实践策略

审计问责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是树立内审工作权威性的需要,是顺应内审工作发展的需求,是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有效途径。

2.1 进一步完善审计问责机制

要建立内部审计问责机制,就要先明确专门的督办部门和人员,并赋予其必要的权限,明确其职责,要求对内部审计所查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做到“谁审计谁负责”的同时,由第三方部门和人员进行持续督办,规避审计检查人员既是“裁判员”又是“球员”所带来的不足,完善持续跟踪督办机制。

2.2 进一步明确审计问责的范围和对象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将责权利逐一划清责任界限,不管是负有直接或间接领导责任的企业责任人,还是集体负责或个人负责等问责对象要有明确的界定,找出应当负责的人或集体并且让其负责。

2.3 明确内部审计问责的目标和内容

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揭示问题促进整改,完善管理,提高效益,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切实完成审计整改,帮助企业纠正问题,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从而降低问题产生的根源,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才能真正实现审计问责目标,发挥审计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从内部审计内容划分,主要是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工程预结算审计、绩效审计、内控管理评价等审计类型,违规违纪问题产生的审计问责内容通常在这些审计类型中得以具体反映和相应体现。所以,内部审计问责应该结合具体情况,明确划分问责内容,缩小问责内容的弹性空间,提高审计问责效率。

2.4 推行透明公开的公众投诉体系和内部审计问责网络体系

内部审计结果可通过审计公告、通报、简报及会议等途径公开,使企业职工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让企业职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建立多渠道、有效的公众投诉体系,让全民参与和积极回应,形成互动的动态问责,以确保内部审计问责的全方位实施。

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问责整体联动工作,将纪检、组织、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密切配合,增强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和构建庞大的审计问责监督网络,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2.5 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要通过审计文化建设、宣贯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感、正义感,鼓励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推进审计质量的持续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违规违纪问题的暴露,不能停留于内部整改,并没有问责,对拒不落实整改要求的,从重追究责任;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从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审计出来的问题“亡羊不补牢”。再则,要及时跟踪审计整改情况,穷追猛打,才能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三是加强运用负面典型案例,加大剖析和通报力度,起到警示作用,收到“追究一人、教育大家”的效果,只有严肃问责,才能真正树立内部审计工作的威信,违规违纪事件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3 结束语

通过不断完善国有大型内部审计问责机制,明确职责、目标、对象和范围,建立内部审计问责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可以使得国有大型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增加价值发挥更好的积极作用。

[1]陆彩鸣.中国行政问责制的建设现状、缺陷及完善[J].中国发展,2008(04):34-36.

[2]姜文祥.中国审计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纵横,2011(08):74-75.

[3]张文秀,郑石桥.国家治理、问责机制和国家审计[J].审计文摘,2012(12):38-39.

[4]王仁贵.审计风暴背后的制度建设[J].审计文摘,2014(01):17-18.

猜你喜欢
责任人问责责任
当好“四种人” 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让事故问责生威
四问兰州布菌事件:怎么赔偿? 责任人处理太轻?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4 06:21:30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新娘敬酒时受伤 责任人依法赔偿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8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44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6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