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尚月
(广西大学 政治学院,南宁530004)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条重要思想指向标,是打造优秀公民的客观要求。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既具备传统文化的普遍特征,更具备独创性、新颖性的特点,充分认识微文化是利用微载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前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必须抓住当前大学生网络习惯和网络德行,自觉利用微载体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主动掌握其思想动态和意识觉悟,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当前国内学术界并未对“微文化”概念做出权威解释,当前学术界只是根据微文化崇尚简约、在短篇幅内表达最大信息量的特点,将微文化的概念解释为:一个亚文化形态,因其最早形成于微博等以微小信息交流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所以,该亚文化形态大多开头被冠以“微”字彰显其特点,是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衍生的重要产物。 虽然属于亚文化形态,但微文化所涉及领域却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诚然,微文化诞生于微博等互联网社交产品当中,在这一亚文化形态之下,仍存在许多衍生文化,按照其命名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
第一,在微博基础上衍生的微文化,通过创新和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亚文化形态。 在微博产品不断开发的过程中,诞生了更多、更丰富的表达方式,用户能够在该平台中展现的信息量也随之大幅增长。 微博用户为了寻求来自其他用户的关注、展现自我独特性,便开始进行创作。 从当前情况来看,最主要的创作方式有被称为“段子手”的文本创作,有时间不长于3 分钟甚至是1 分钟的“微视频”创作,也有不长于50 分钟的“微电影”创作。 这些基于微博平台创造的亚文化产品不仅在互联网中获得了广泛关注, 且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响力也开始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中开始常常出现引用“段子手”创作的笑话,移动运营商开始举办“微小说”创作大赛,传媒界企业开始向原本只有大学生制作的“微电影”注资。 作为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微博的亚文化形态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这也引起了国内媒体人与学术界的关注。 陈永东是国内首位诠释微博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系统实现及时性点对面传播信息的互联网社交产品。 从这一定义上看,作为社交产品的微博有着其他互联网产品所没有的社交性,其所创造的微博空间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也就成为了微现象,这种现象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也就成为了微文化[1]。 例如微博论政、微博论法等广大公众直接参与政治讨论的政治微文化,讨论明星生活、娱乐圈新闻的娱乐微文化等。 这些亚文化形态的衍生,都离不开微博这个最早的平台基础,所以才将这些衍生出来的文化统称为“亚文化”。 但有别于源于微博发展起来的微文化,一些非微博平台的亚文化形态,也因为具有部分微博特征而被冠以“微文化”之名,如每人限购一件的微促销、限制为140 字以内的微报告等。
第二,在名义上彰显了“微小”的微文化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因为其母平台微博拥有无可比拟的高人气,同时互联网中信息传播碎片化的日趋严重也使许多原本并非微博载体衍生的亚文化形态成为了“微文化”。 事实上,当前一些规模小于常态、细腻程度高于常态、关注点更集中的现象都被命名为“微XX”,例如,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小型整容手术就被称为“微整形”,互联网的动态表情被称为“微表情”,数额较小的金融产品被称为“微贷”等等。 这些现象都因为其小于常态的规模被冠以“微”名,但事实上这些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却极为广泛,尤其是“微公益”、“微志愿”等以个体关怀为目标的公益类现象,更展现出了现代社会日益浓厚的人文氛围。 诚然,以命名方式来区分微文化现象,比较方便学者开展研究,但这种分类并不具有权威性,因为微文化具有灵活、发展迅速的特点,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不同的微文化现象也有可能面目全非。 譬如,在微博早期较为流行的“微小说”,目前广受传统媒体青睐,并大肆宣传这一概念,但微博用户的阅读习惯早已改变,信息量更大、同样不需要占据太多阅读时长的“长微博”与“微博文章”才是当前微博平台最受欢迎的文字表现形式[2]。 与此同时,由于微文化的火热,许多领域开始滥用“微”概念,例如微创、微单(小体积大画幅单反数码相机)、微选秀等与微博及互联网毫不相及的概念,就不属于微文化。
微文化是因微信等网络环境下新媒体的出现形成的偏爱个体及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微文化通常对社会热点及普通人较为关注,并引导大家进行反思,通过其影响力影响校园文化[3]。可以说其影响范围由小及大、由点到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重塑生活画面感。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更具多样性,传播速度更快,且传播范围更广,新媒体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畅通的交流平台,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身边时事,发表所想所感。 比如微博,微博的传播方式与其他媒体的定向传播、互动传播模式不同,微博是一种新型的裂变传播形式,具体是通过关注与转发这两项功能来完成[4]。 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其他用户进行关注,转发自己感兴趣的微博信息。 微博的裂变传播模式能够将来自不同用户发布的零散信息集合、拼接起来,形成直观、有序的网站页面,方便搜索、浏览、交流,这种将线上、线下、网络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传播模式,不仅可以将网络舆情态势具体呈现出来,更能吸引更多网民参与到网络舆情中来,促进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近年来,我国爆发的多起重大舆论事件中,有一半以上事件的起因是由网络舆论引起的,新媒体的产生,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反腐倡廉的建设进程。 由此可见,以微博为首的微文化对促进我国政治、教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微文化大环境下,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推动,以及互联网意见领袖的号召,大众开始逐渐参与到对公共问题及决策的讨论当中,并成为了现代公共舆论的重要主体。 在我国,互联网意见领袖主要出自下列人群: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成功的创业者、新闻从业者、文艺及体育界知名人士、政府部门及领导的官微、医生或律师等专业人士等等。 能够在芸芸网民中脱颖而出成为意见领袖者,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社会经历较丰富、对社会现象有独到的看法、语言组织能力较强、具有鲜明的个人魅力,所以常常能够在微博话题讨论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他人关注[5]。在互联网及微博高度普及的今天,意见领袖集结了对某个或某类话题关注的网民群体,形成了一个虚拟社会群体,影响力十分广泛。 在2011 年开始发布微博的新浪微博ID“作业本”因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对时事政治犀利而独到的评价而获得极高用户关注度,在其因发布敏感话题微博被运营商封禁的80 多天里,不断有微博用户提起其微博语录,其解禁发布的第一条微博,在短短十分钟内收获了25 次转发。 无独有偶,热衷于评价我国政治时事的新浪微博账号“雷克小流氓”同样在2015 年3 月遭遇了48 小时封禁, 但他的被封禁则唤醒了网友们对微博发言底线以及言论自由的反思,是微博网民媒体素质得到再次提高的重要契机,可见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之一斑。
在微博文化当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将日常生活常态化直播。 在直播自身生活时,一般会展现出下列特点:生活的不确定性。 由于生活的未知性、不确定性,使微博对生活的直播能够迅速引起关注者的兴趣。同时,该直播还具有选择性。虽然生活是不确定、不可知的,但人们却可以有选择地直播那些自己想要关注者看到的生活内容, 即便这种选择并非有计划的,也会在潜意识中让他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正是因为上述两方面特性的存在,所以一般可以认为微博直播的生活属于半真实、半演绎的文化现象。 当然,直播给关注者带来的真实感、临场感体验,是其他传统媒体难以实现的,所以,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影响广泛性上远超传统媒体。 2011 年2 月8 日,香港《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在腾讯微博上直播了与被拐卖儿童父亲共同解救儿子的现场过程,获得了全国网民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早在解救行动之前,邓飞就将被拐卖儿童的照片上传到微博,希望网友提供解救线索,这一次成功解救被拐卖儿童的案例,使网民仿佛切身实地般感受到了失子父亲的痛苦与其失而复得后的喜悦和感动,使更多人对解救被拐卖儿童给予了更多关注。 微文化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其实正是互联网舆论“面对面交流”复杂特点的体现。 正因如此,有关方面才更应根据相关学科知识,不断加强互联网舆论引导工作,把握好互联网舆论的大方向,稳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长城。
随着微信、微博、微视频、微公益等微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也受到了深刻影响,从宏观消费逐渐转变为微观消费模式。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逐渐趋于多样化与特殊化,在这种背景下,微消费得以产生。 微消费出现之后,受众在追求微文化上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高技术产品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文化的出现,为人们开辟了文化消费的渠道。 人类“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6]随着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生活步伐的不断加快,使人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压力不断增加,对精神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他们希望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得到心灵上的愉悦与放松;此外,随着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不断改变,这不仅说明了个体意识的变化,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类作用的具体体现。 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微博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并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交流联络的重要平台。 微博的广泛使用,带动了相关产品的兴起,由此产生了微文化。
第二,在这个信息碎片化、浪潮化的年代,传播信息的方式显然更加多元化。 现代人之所以更青睐一些不需要过度思考、阅读耗时更少的文化产品,是因为当代生活节奏更快、信息碎片化更明显,人与人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更注重能否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多、最核心信息的传播,这也是微博诞生且人气在短时间内暴涨的主要原因。 微博将字符数限制在140 个以内,要求人们在最短的篇幅中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或当下生活感悟,有效满足了现代人的表达欲与受关注欲,同时还能以更便捷的方式记录下自身生活的琐碎情节。 近年来,连文艺作品的创作、营销也开始呈现出碎片化态势。 近年来,最红火的影视作品并非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或一个小时左右的剧集,而是平均时长不足40 分钟的短片,而在互联网中大有燎原之势的“微电影”更是成为了近年来娱乐圈的创作主流,不少已经成名的文体明星都参与其中。 而在文本创作当中,140 个字的篇幅限制使微博用户不得不去除多余的修饰, 让文字精练的同时蕴藏深意。 但与此同时,微博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也使不少人已经无法全面理解完整的文艺作品,或不愿意将心神耗费在大篇幅作品当中,这也让专家们忧虑微博用户的主要群体——青年人在未来可能会呈现出审美水平集体滑坡现象。
第三,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每个人都可成为一个独立的“微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语境下的纯粹受众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者、信息发布者,所有人都能够自由表达个人观点,以往集中于官方与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逐渐分散化、扁平化。 在微博中,不需要专业新闻媒体人的身份,也可以获得与新闻媒体人近似的报道能力,同时也不需要面对正规新闻人需要接受的新闻审查。 微博用户充分享受着话语权带来的满足感,喜欢被方方面面的人共同关注。 同时,微博平台的文本创作,视频创作过程有着极强的互动性,也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微博平台的文学家、电影家,创作自由度远高于传统文艺作品,加上创作者本身也是阅读者、阅读者同时又是创作人,使微博的交互性、创新性不断上升,涉及领域更为广泛。不仅如此,微博平台的文艺作品更具有草根性特色,只要有一台手机、一台电脑,人人都能创作小说;只要有一台家庭DV、有足够的人手,人人都能够制作电影,将自己对生活的领悟渗透到画面中,以镜头语言表达个人观感,使电影制作不再受制于资金或人手,门槛大大降低。
第一,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特点使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在短短二十年内实现高度普及,使人类社会走入了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需要面对来自学生更强烈的交互需求,也需要面对各类意识形态同时存在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受教育经历、社会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仍未成熟,在面对丰富多样的网络世界时大学生往往缺乏清晰的辨识能力和自我掌控能力。 大学生往往将互联网主要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较少作为学习工具,通常都是用来网络购物、在线聊天、观看视频、听音乐、打游戏等,而其中能够应用到学习的大体只有收发电子邮件和浏览新闻网页两项。 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休闲娱乐,不但不利于学习进步,反而易造成思想腐化和堕落行为,尤其网络环境复杂多样,各种思潮相互交锋,大学生难辨真假,易受歪风邪气感染,对大学生思想塑造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养成逃避现实的习惯。由于互联网具有交互性,且不需要面对面交流,许多大学生都习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沟通,且言论相对自由、无拘无束,并不会对现实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许多大学生常常会产生错觉,认为在互联网中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认同、找到数量庞大的知音,自身价值可能就只有在互联网中才能够得到展现,同时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太快、竞争太残酷、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旦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互联网中才能够获得远比现实世界更多的成就与自信,那么大学生自然就会将精力更多倾注于互联网活动中,且一旦在现实世界中遭遇不幸或挫折,就会更加沉迷网络,逃避现实。 对网络充满过多的幻想和依赖,并将自身生活和价值追求转嫁到互联网上,极易造成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冷漠和懈怠,疏于与他人交流、更多讥讽嘲笑现实世界中的人,逐渐会丧失真实的社交能力,慢慢与社会脱轨,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当前青年大学生在微博中对某个观点的认同已经从语言表达转变为了单纯的“点赞”,完全无法表达自身真情实感[7]。
第二,微文化信息的多元化与广泛性,改变了以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当前,微博、微信等微载体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使用频率最广的新型媒介,大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远比学习时间多得多,网络中的多种信息丰富了大学生的认识,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搜索与浏览各类信息,久而久之,课堂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传统课堂不再只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尤其随着西方文化观念的不断涌入,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下,大学生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信息真伪能力较弱,极易受到腐朽内容侵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校园网络犯罪现象。近年来,随着微载体运用的日益广泛,校园网络犯罪现象也频繁发生,主要表现在:黑客入侵其他用户系统,严重损害用户利益;剽窃与更改用户信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盗窃用户银行账户,危机人身财产安全;发布色情图片、文字与视频,荼毒未成年人。 其二,黄色、暴力信息布满微载体,成为诱发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学生群体暴力事件与网络不良信息息息相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此外,微载体中充斥的负面信息严重侵袭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使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偏执、极端的方向发展,心理逐渐趋向扭曲,严重者,则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部分大学生有极大网瘾,刷微博、微信等时间占据过多,造成成绩下降,阻碍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网瘾包括网上交际成瘾、色情成瘾、游戏成瘾等这几种类型。 网瘾具体表现为上网情绪激动、感觉不到疲惫与饥恶、脱离网络则会产生低迷、对学习与人际交往提不上兴趣,出现厌学、退学等消极心理。 突出表现为理想信念薄弱,享乐主义与金钱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滋生与增强,部分大学生为获取学分、资格证书,甚至做出作弊、剽窃他人作品的恶劣行为,严重影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自律意识薄弱,行为不检。 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用户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友、发布信息等。 这虽然能够起到保护网民隐私、个人信息安全的作用,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与道德观念,导致大量虚假信息的泛滥,进而引发大学生的好奇感与破坏心理。 部分大学生由于好奇与缺爱心理,通常都会通过以虚假信息欺骗他人、侵犯他人隐私、破坏他人名声、入侵他人系统偷取信息等恶作剧行为来宣泄自身不满。此外网恋、网婚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当代大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缺乏人生阅历、缺乏耐性、交际网络较窄、好奇心强,这些现象都是导致网恋、网婚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网恋、网婚中,大学生能够得到重视、成为焦点,满足心理上的刺激感[8],但也由此产生了心理疾病、道德观念薄弱、逃学退学、离家出走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会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成为破坏家庭的罪魁祸首。 这些都是大学生道德意识逐渐削弱的表现。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丰富核心价值观信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各种不良行为的出现,威胁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第四,微文化给当代青年大学生带来现实世界以外的另一个生活空间的同时,也让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受到了极大冲击。在互联网当中,社会交际通常是以计算机以及因特网作为平台,也就是所谓的“人机交互”。 由于这种交际方式不需要与人面对面交谈,所以往往会让人的性情逐渐孤僻、逐渐远离社会、丧失作为人应有的情感感受力,最终造成了人性异化。事实上,虚拟世界中的网友们并非真实存在的人,而是仅仅具有“人”身份的一个交流对象,这也很容易让人们丧失社会实感,从而不再在乎现实社会中约束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缺乏真实的情感以及关爱。在互联网当中的一切行为,只不过是机械语言在LCD 屏幕中的体现而已,但真实的情感以及关爱却绝对不是能够用机械语言体现的东西,机械语言也只是展现人类智慧的工业产物而已,不可能有任何的关爱存在。 许多大学生虽然可以在互联网中与人交流,但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部分大学生甚至在现实中完全不能使用语言表达自我,对现实社会的认同感十分有限。
第一,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科学性。 通过先进科技来进行德育工作,既能够丰富核心价值观信息的获取方式,也提高了核心价值观信息的发布与传播速度。
第二,强化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时代性。 网络的出现丰富了有关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介搜索各类资料,阅读书籍,及时了解社会时事,微文化将娱乐与学校有效联合在一起,大学生可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到达放松、愉悦的目的。 与此同时,高校可以借助微文化来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与最新理论成果,并以此作为依据创新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培育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教学水平。 可见,微文化不仅是广大师生查阅、浏览资料的巨大信息库,也是高校获取有利信息并以此进行创新与改革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第三,突出了核心价值观培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网络所具有的自由性与平等性,使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主动参与网上学习交流,自主权得到充分体现,网络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联系,创建了平等、开放的交流模式。
第四,提高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微文化的快速发展和高人气度,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渠道和内容,各种微载体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力,增强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微文化环境下,高校大学生面临价值多元的冲击,为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通过微文化更加入脑入心,必须推进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建构适应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规律的微文化[9]。
一方面,要解放教育思想。 互联网普及带来了信息时代,而互联网的开放性也宣布传统的封闭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已然不适用,逐渐开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时代要求,也是教育实效性要求,更是让学生在信息时代提高自身思想品德水平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作为单一主体的教育模式,学生在互联网交互性影响下,开始提出交流与表达的需求,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实效性大大降低,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沿用以往的教育方式,那么学生最终也会选择消极面对思想政治教育。 相反,若是教师可以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和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沟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教育的效果远优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缺乏公共性视域,且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社会公共讨论中有集体失语表现”[10],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作为平等主体,更多给予学生公共关怀,培养学生公共视野,以时事热点作为案例,通过沟通、交流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与伦理道德意识。 在微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犹如云中迅雷,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现象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成为公共舆论的焦点,这也是为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跳出课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分析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社会主义视角观察社会问题、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社会现象、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能量。
以开展微平台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作为契机,构建核心价值观培育主体站点,例如,共青团互联网学习同好会、论时事站点、微平台党员之家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站点内容及鲜明的主题吸引大学生注意力,提高大学生参与到微平台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的积极性。当前,较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有较为专业深入的 “乌有之乡”、 偏向爱国主义的 “铁血军事”、弘扬社会主义正气的“中华社区”等等。 同时,还应利用这些站点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抵御来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瓦解攻略,使大学生能够在内心深处认同“穷儒释道”的传统思想财富;道德“应当是网络空间的终极管理者,为个人行为和组织政策划定边界”[11],站点还应该总结每周海内外的重大时事新闻,并就新闻内容设立师生交流窗口,通过沟通引导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发展动态、国际形势发展;要加强微平台建设,重点按照微平台信息传播特点着手构建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微平台道德伦理体系;通过更具吸引力的多媒体内容提高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及时排解情绪、解决心理问题,让微平台真正成为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微平台中存在着大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阅览的不良信息,只要对大学生的微平台行为管理稍微松懈,大学生就会在猎奇心态的驱使下阅览这些不良信息,进而很可能会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作出不道德行为。因此,必须加强监管大学生在微平台学习和传播中的行为。从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该项工作可以从两点入手:首先,要构建具有实效性、常设性的管理机构,对校园互联网工作进行24 小时不间断的监管工作,并在发现大学生存在互联网不端行为时,及时阻止大学生错误行为,并按照学生犯错的严重程度,或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按照校规校纪对其进行处罚。 其次,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合作,及时清除一些容易被大学生访问阅览的不良信息,打造干净无污染、健康向上的校园互联网氛围。 微时代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需要高校重视与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大力抵制互联网中的黄、赌、毒以及分裂信息,并在发现此类信息后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对有不良互联网行为的大学生甚至是老师进行批评教育,自行做到不观看、不轻信、不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减少互联网犯罪行为。
微平台道德伦理是现实社会道德伦理在微平台中的不完全映射。 微平台的普及与进步,客观上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当前困难,努力探寻在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高大学生互联网行为自制力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微载体使用效率,不断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使其能够学会利用微载体学习学科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增强创造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微载体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 通过微载体主动并有针对性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内容,将核心价值观培育寓于生活,而并不是将核心价值观束之高阁,只有简单、接地气、合事实的教学内容,才更能打动学生,更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身为高校教师,无论其在工作实践中的专业岗位是什么,都应该承担起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换言之,任何高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一种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夯实自己的思想基础,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12]。 在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共同践行核心价值观,并将大学生培育成有思想、有斗志、有分寸的社会人。 因此,全体高校教育者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而不是仅仅将大学生教育工作作为一个工业化、流水线工作开展,要在工作中对学生倾注热情和爱。 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需要全体高校教师共同完成,全体教师必须通力合作、携手打造健康积极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最好氛围。 唯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实现“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
在进行互联网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应该重视心理辅导在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作用、帮助大学生维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也应该重点针对互联网深度用户,有针对性地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在互联网中发言者的特征,究竟是纯粹的聊天交流,还是带有一定情绪的交流,甚至是直接发起话题者,有艺术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具体来说,应该重点着手的工作环节有:第一,打造优秀的大学生心理辅导队伍。 该队伍应具备一到两名具有心理学及精神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并服从思想政治专业老师、党组织成员的领导,就大学生在青年时期身心健康问题进行辅导,并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如讲座、面谈、座谈会等。 第二,打造与时俱进的在线心理辅导机制。 鉴于当前一些大学生虽然有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但也因这一心理问题无法和人正常交流的情况,应在互联网中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服务口,方便这些学生在匿名、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沟通,完成心理辅导工作,实现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过程中对现实社会、现实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消除他们和社会之间的距离感,避免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接触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不适应与厌恶感,同时提高大学生实干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收获自信[13]。
常言道:“欲要正人,先要正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水平,将直接决定其教育的实效性。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并在事件过程中身体力行地展现自我思想道德水平的情况下,才有资格为人师、授人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样也是教育工作者,而教育工作者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无疑是自己的亲身实践。 多年以来,高校一直在强调师德建设工作,但在当前意识形态复杂的信息时代,如何才能够建设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德,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要通过微平台开展好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意味着要打造一支不但在思想政治知识上出类拔萃、也要对当代互联网文化、信息技术有深刻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直观、便捷的微教育载体,自身必须深入了解微文化并改善媒介素养,抓住当前青年大学生在微载体中的发言心态、舆论特点,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无法真正在互联网中实现教育目标的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和今后需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共同努力推进,使其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主旋律,这种主旋律也是推进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 我国在经历改革发展后再回头看,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但精神需求却匮乏甚至扭曲,如果没有正能量的引领,必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人们价值趋向的高度概括,是规范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行为举止的规范。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微文化是否能够因势利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话题。 要不断创新方法载体、优化微文化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微文化始终、覆盖微文化的各类载体。通过微文化的全覆盖、灵活性,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上认同、行动上自觉践行。
展望未来,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不断的强大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需要人们更加有信仰,只有这样,民族才会有更大力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微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者, 对大学生加强信仰教育不容忽视。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尤其是要结合微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探索适宜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议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径、新载体。 将新时代的主旋律打响、新音调调高,让大学生真正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者,用大学生群体影响整个社会,用微文化参与最大的青年大学生主体影响整个微文化氛围,让正能量覆盖微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1] 李修建.青年亚文化与当代社会思潮[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4):77-86.
[2] 王梦,杨玉.网络微时代新的阅读价值取向与监管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0-82.
[3] 胡纵宇.微文化的价值基础与教育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11):106-109.
[4] 宋守信.常态社会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9-11.
[5] 胡新华,周月.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英国高校的经验与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3-49.
[6]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7.
[7] 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7):20-24.
[8] 程燕,余林.“网恋”研究现状述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46-49.
[9] 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107-111.
[10] 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李伦,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11] 殷学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家园—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3-46.
[12] 陈悦,刘伟伟.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96-99.
[13] 史向军,张琼.“9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