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燕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8)
何谓信仰?从词义构成来看,“信”指相信、确信,“仰”指仰望、敬仰,两者合二为一,即为“信仰”,意指人们对某事物或理论带有仰望性质的相信,包含敬畏之心,崇敬之情。马克思说,“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1](P89)《辞海》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和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2](P247)上述界定并不完全一致,却为人们理解信仰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本文从信仰之要素、信仰之关键、信仰之过程三个视角来诠释信仰基本内涵。
信仰始于人们对某事物、理论或主义的知晓与认识,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与理论论证,形成了对信仰对象的理性认知,在情感的强化下,予以接纳、信服,并经意志的提升作用,表现为内心上的拳拳服膺、意志上的矢志不渝以及行动上的孜孜以求。由此可见,信仰是“知、情、意、行”的复合体,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其中,“知”是前提,“情”是催化,“意”是保障,“行”是落脚。就此而言,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事物、主义或理论的坚信、尊崇、执着与践行,它蕴涵于理、融合于情、贯穿于意、外化于行。
信仰是人们对某事物、理论或主义的相信、认可和接受。如果不信,那么,就绝不会有信仰的形成。一旦人们对某事物、理论或主义持可信态度,那么,就有可能形成信仰。因此,判断人们有无信仰的关键是“信”或“不信”。而个体信仰是否真正确立,还取决于“信”的程度。信仰中的“信”并不停留于粗浅表层上的可信或相信,而是迈向最高层次,达到笃信或坚信。否则,信仰就极有可能发生变化、动摇。只有达到极度信服的高度,信仰才算真正确立与完成。惟有这样的信仰,才是最坚定的信仰。
信仰形成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主体对某事物、理论或主义的理性选择和批判接纳的内化过程;二是主体在一定信仰理论或主义指导下的自觉践行,外化为自身的实践活动。可见,信仰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从内化于心走向外化于行,从内在的精神活动走向外在的实践活动,是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高度统一。而人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正是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就此而论,信仰是人的自觉自愿能动活动的产物,而非强迫的结果。因此,在信仰的内、外化过程中,要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
从信仰基本内涵出发,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性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突出抓好“四真”,即真理、真情、真信和真行。具体来说,要做到“以真理为前提、以真情为桥梁、以真信为重点、以真行为归宿”。它们依次排序,环环相扣,从而构成完整而有效的大学生信仰教育之链。
信仰始于人们对某种事物、理论或主义的认知。而“认知和理解的核心是求‘真’,当主体确立某种信仰时,就是确定自己确信无疑的东西是真的。”[3](P61)从这个意义而言,科学信仰的本质是追求真理性认知。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对他们而言,信仰就是对真理的敬仰、坚信与践行。而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被实践反复验证了的科学认知。惟有建立在科学真理之上的信仰,才是正确的、科学的信仰。否则,离开了真理这一根本性前提,科学信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科学信仰教育始终要以真理为前提。
作为信仰追求的真理,兼具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双重性。真理的科学性体现在论证的严谨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理论的正确性等方面,其主要作用在于论证、验证该信仰的真实可靠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于人的有用性,即能符合人的利益需求。真理作为人的一种终极价值追求,为人提供了确立该信仰的目的性依据。真理的科学性,对主体来说是值得可信的,是信仰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真理的价值性,对主体而言是有用的,从而使科学之真获得主体认可的确证,是信仰形成的目的与依据。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事实表明,真理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形成坚定而有力信仰的两大基石。
在信仰教育中,从真理的科学性出发,就是要让大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科学理论,让他们领略科学之魅力、感受真理之力量、认识理论之彻底,从而才有可能被真理所折服,并成为他们的科学信仰。从真理的价值性出发,就是要把科学理论同现实生活相结合,符合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为他们的安身立命寻求价值支撑。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P103)信仰教育中的“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就是要用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来说服人、感召人和掌握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结合的典范。它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回答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尤其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奋斗指明了方向。它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还公开表明自身价值立场,要为全世界的无产者以及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惟有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与主体的利益需求相联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从科学性和价值性入手。一方面,要积极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到读懂、读透,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解答一些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立足于他们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成才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思想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才能被大学生广泛认同和自觉信奉。
情感是构成信念的基本要素之一。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信念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作为最高信念的信仰,也是由理性认知和非理性情感等要素构成的。如果说,真理性认知所解决的是信仰形成的认识问题,那么,情感则解决的是信仰形成的接受问题,是将关于信仰的认识转化为关于信仰的内心体验的过程。这意味着,认知须经情感的渲染,才能走进主体的内心,获得主体的确证、认可、支持和接纳,从而真正生成信仰。没有情感,就不能实现由认知向信仰的达成。
情感是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从心出发,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触及学生心灵。教师要尊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注,付出真情、真心和真诚,尊重、关心、理解和帮助学生。教师要用热情唤醒学生,用激情鼓励学生,用真情鼓舞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师生间的心理融通、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融洽的情感关系,为学生认可、接受和内化理论减少了心理磨擦,为信仰教育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双方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理论认同和信仰认同。
情感是连接个体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生成信仰的“助产婆”。情感可唤醒人的动机,激发人的兴趣,调节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认知,驱动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产生直接迅速的影响。贺麟曾说:“包有情感作用的看法或见解,为情绪所渲染,生动、活泼、具体,容易产生直接行为,支配实际生活。”[5](P107)积极情感可激发接受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愿学、乐学,喜欢、亲近教育者,认可、接受教育内容,从而促进信仰生成。反之,消极情感、情感冷漠或情感缺失,则可阻塞从知到行的通道,阻断信仰生成。
情感还是连接信仰内化与外化的纽带。信仰形成是先把真理性认知内化为人的理想信念,再把理想信念外化为人的行为。信仰教育的目的是使接受主体树立起科学而坚定的信仰,为生命提供最高价值追求,使人不断迈向真、善、美的至高境界。在内、外化过程中,情感直接左右着接受主体的知、行走向。积极情感有利于强化接受主体的意志,主动接受和认同教育内容,把接受客体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顺利实现内化并讨诸实践,外化为自觉行动。相反,消极情感则会弱化接受主体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和接受,从而阻碍着内、外化的进程。
信仰教育既是理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更是情理交融的教育。在信仰教育中,一方面要寓理于情,以情为基础,用情来激发人、鼓舞人和感染人。另一方面要寓情于理,以理为统帅,用理来教化人、启迪人和说服人,最后实现“理性教化”与“情感感化”的有机融合和统一。在情与理中,情为理前提,以情动人是手段;理为情方向,以理服人是目标,最终达到情通理达,情真理彻。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实现情理渗透、交融,使之具有吸引力、感召力、穿透力、说服力和动人心魄的魅力。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师生双方积极投入真情,充分挖掘、激活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情境的情感元素,在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通过情感的感染、熏陶、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手段,叩开大学生心扉,达到情感共鸣和心理相容。另一方面,教师要感化学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巨大贡献,发现马克思主义内蕴的真理魅力和价值魅力,使他们活学真信,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丰碑。
信仰的关键是“信”,信或不信是衡量信仰有无的分水岭。信仰不是不信,不是半信半疑,而是相信。只有在相信基础上,信仰才有可能确立。但信仰最终是否确立,还要依赖“信”度,信仰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从相信到可信到确信,最后到坚信。“‘坚信’是主体对信仰的对象从内心上拳拳服膺,从行为上孜孜以求,它已成为信仰主体的思想和行为的力量源泉。”[6](P26~27)从相信到可信到确信再到坚信,不仅表明主体对信仰的对象在信任度上逐级加深,而且还渐次融入了情感的强化、意志的提升,最终外化为人的行动追求。正是在坚信中,才完全融入了“知、情、意、行”。
“‘信’是信仰的核心。信仰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是坚定不移和不加质疑的相信。”[7](P13)就此而论,信仰教育的重心在真信。真信意指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不怀疑、不迷惘、不困惑、不动摇和不反复,即由衷信赖、深信无疑和执着坚定,与上文中的“坚信”同一而语。惟有真信,才能使信仰真正扎根于人。那么,信仰教育如何实现真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教育内容来看,在严密论证与科学阐释的基础上,使个体知晓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与一切非科学的、错误的信仰划清界限,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信仰;另一方面,从教育方式来看,要坚持“四个结合”,即情与理、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引导、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践问题的结合。
信仰是理性认知与非理性情感的结合体。因此,信仰教育是蕴含着情感的理性教育。只有通过情与理的有效结合,才能走进人的内心。信仰是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的身体力行。信仰既在实践中落地生根,更在实践中强化、坚定。实践也是检验信仰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所以,信仰教育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信仰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盲目自发的产物,而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和宣传等自觉方式来确立。为此,信仰教育需要灌输,但绝非命令式的强制灌输,而是用民主的说服方法引导人审慎选择。信仰不仅为人提供最高价值追求,指向终极关怀,而且也关照人的现实需求,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
为使大学生真信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破除教条主义,澄清模糊认识,防止理解偏差,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彻底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封建迷信以及宗教的非科学边界,旗帜鲜明地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等错误思潮彻底决裂,高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
其次,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以及蓬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事实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活课堂和活教材,它最具直观性、生动性、体验性和情境性。信仰教育不能限于书本,而是要贴近现实、联系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实践是解决信仰问题的必由之路。
最后,要不断锤炼思想,防止信仰发生反复与动摇。真信马克思主义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不随外部变化而变化,始终表里如一,矢志不渝。但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譬如,存在“原来信,现在不信”的失落现象,“有时信、有时不信”的易变现象,“表面信,私下不信”的虚假现象,“别人信、自己也跟着信”的盲目现象,“给我好处,我就信”的功利现象,等等。可见,坚定信仰的形成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充满艰辛、反复曲折的漫长过程,需经千锤百炼。
信仰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体。它始于认知,归于行为。个体信仰的真正确立,不仅要有认知和情感的结合,而且还要坚定不移地身体力行,自觉将信仰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自觉行动既是个体内在信仰的外在显现,也是信仰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后归宿。可见,信仰不是纯粹的认知,它更关乎实践行动。信仰不只停留在人们的思想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人们的具体行动中。因此,信仰教育要落在真行上。
行动是形成信仰的基本途径。实践即参与、体验和行动。恩格斯曾指出,英国的工人和知识分子通过实践途径接受共产主义学说,确立起共产主义信仰。有调查发现,62.2%的大学生信仰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远远高于通过其他途径而形成(家庭教育占14.5%、大学课堂占3.8%、共产主义教育占4.7%)。[8](P80)这些都表明,信仰不在书本里、也不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参与、真实体验和亲身行动中逐步确立。
行动是检验信仰的根本标尺。判断一个人信仰什么和不信仰什么,不在于其知晓什么理论、相信什么主义,而在于他做出了什么实实在在的行动。对于信仰者来说,思想认识抵不上一个具体行动,即行动重于认知。就此而言,信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教育,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行动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信仰教育要致力于把个体内化的理想信念外化为恒定的脚踏实地的行为,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信仰教育落在真行上,对教师而言,就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信仰,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既立言,又立行。教师不能只说不做,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只做一些表面文章,成为知行不一的人,而是要在长期不懈的身体力行中去坚定信仰,为大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以行导行。就大学生来说,则要在实际行动中深化认识,增强情感,丰富体验,锤炼意志,确立信仰。离开行动,信仰就无所依从。同时,信仰还在真行中得到不断强化和巩固。只有当个体的行为保持一以贯之、处于持续稳定状态,才是坚定信仰形成之时。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不仅要求教师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宣传教育,给学生以真理的力量;而且更要求教师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实践家,通过亲身示范,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尤其注意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对大学生的信仰形成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与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反,若教师言行不一,不能为人师表,那么,大学生的信仰形成就不能顺利实现。
对大学生而言,则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行动中加深认识,增强体会,丰富情感。通过亲身实践,深切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并对之迸发出强烈的敬仰之情,最后化为矢志不渝的行动追求。同时,还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联系,贴近个人生活,指导个人行动,贯穿个人日常行为,把信仰马克思主义化为个体脚踏实地的行动。
总之,大学生信仰教育要建立在真理上,行走在真情中,重点在真信上,落实在真行上。惟有努力坚持“四真”,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3]丘有光.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J].文史博览(理论),2007,(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
[6]王树林,曾建平,戴木才等.论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1).
[7]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8]荆学民,林雪原.目前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