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研究评述

2015-08-15 00:49:53常轶军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法性学者危机

常轶军

(1.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2.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政治认同是近年来国内外政治学界的研究热点。缘起于二战后流行的发展主义、行为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普遍主义模式主导的“求同”倾向的比较政治学遭遇失败,向“存异”的特殊主义模式的转变。“求同”与“存异”的对话中对于比较政治学的反思引发政治认同研究。目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认同涵义、来源、类型、危机以及具体国家和地区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视角主要有:政治文化、合法性、公民身份和实践论。

一、关于政治认同的涵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政治认同的界定主要有赞同说、归属感说和实践说。赞同说主要强调政治认同与权力合法性的交叉关系,侧重于从权力过程角度理解政治认同。典型代表人物如让-马克·夸克,夸克认为合法性包括认同、规范和法律一致性,其中认同是合法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1]有学者认为合法性是一种值得认可的政治秩序。[2]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拥护和支持。”[3]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指在一个政治体系中公民对某种或某些政治理念、政治信仰、政治价值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政治权力的承认、赞同与同意。”[4]美国学者西摩·马丁·李普赛特认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有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的信仰的能力,也就是说,是政治认同在支撑政治制度的合法性”。[5]以上的论述大多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政治权力能够获得认同。赞同说大多强调公民的赞同在权力产生、运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公民表达同意的程序和行为对于政治统治权力合法性的关键作用。即权力的合法性以对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为前提,强调权利相对于权力的优先性。

归属感说强调政治认同即公民对于政治体系的情感依赖,源于政治认同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弗洛伊德。他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或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6]美国政治学家罗森鲍姆第一次从归属感视角明确界定政治认同。他在《政治文化》一书中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这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对于政治认同的界定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7]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认为与人们的政治心理密切相关。政治认同包括政治体制的认同、政策认同、政治思想的认同。[8]归属感说强调个体对于共同体的一种心理依赖状态,突出个体的主观感受和结果,忽视原因和客观规律的分析。更多地是现状描述,但是对于政治认同产生、发展等动态性问题缺乏关注。

实践说从实践性对于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根本意义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根本作用为理论依据,认为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范畴,是认同主体基于一定的利益诉求而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国民对政治组织、机构及其政治权威采取认可和拥护态度的体验,是社会协调、民心安定的表征之一。[9]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主体主动的、有意识的和能动的活动。实践性是政治认同的本质规定性。[10]有学者认为:“在当代民主社会,政治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从自身的政治主体地位出发,以自我的价值观为评价标准,通过内在的衡量、评判,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可与支持,主要通过公民对政治义务的自觉承担得以表现,它是个体行为从私域转向公域时在‘我—他’之间形成的一种共识,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种行为选择。”[11]实践说强调公民积极的政治生活体验,对于政治效能的理解,政治参与及其感受是政治认同的核心。

赞同说从政治体系权力产生、运行的过程界定政治认同,强调权力得到权利的认可、承认和同意。将政治认同作为合法性的必要条件,突出其程序性价值,主张权利的优先性;归属感说从主体切入,以心理学视角分析公民对于共同体的政治归属感,强调政治认同的心理现状,但是只知其果、不问其因,只知现在,不知过去和未来;实践说侧重主客体关系分析,将政治认同视为政治实践活动之一,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将公民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主动性提升到重要高度,主张一种积极政治参与,忽略其外在条件。而且积极政治参与本身是政治认同的表现形式之一,实践说存在着倒果为因的嫌疑。

二、关于政治认同的来源和类型

政治认同的来源即产生政治认同的一切因素和力量的总和。不同学者依据政治认同的时空背景的差异,从不同视角探讨政治认同的来源。有学者认为,认同是人的一种观念记忆。[12]认同基于人的经验理性。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约翰·佩里(John Perry)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关于认同的观念记忆理论,他认为人格认同以合理的经验记忆为基础。[13]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的资源包括:意识形态、政治制度运行公正、政治治理绩效和政治文化。[14]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来源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15]有学者认为认同的支撑资源包括:社会福利系统、社会意义系统、社会组织方式。[16]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的资源包括:意识性资源即意识形态、制度性资源即社会公正、功绩性资源即经济发展。[17]大致而言,学者都比较强调把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绩效、公平公正和意义系统等作为政治认同的来源。相比较而言,利益和意识形态受到广泛重视。

为了对政治认同深入研究,把握政治认同规律,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政治认同进行了类型学划分。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认同的建构材料包括历史、地理、生物、生产与再生产制度、集体记忆及个人的幻想、权力机器及宗教启示等。他依据材料运用目的的差异,将认同分为:“(1)拒斥性的认同,即在支配逻辑下行动者基于被贬低或污名化的处境所产生的,如宗教、部落、少数族裔等;(2)合法化的认同,即权威性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介入以使其支配合理化,如古代城邦、现代民族国家;(3)重新规划的认同,即社会行动者建构一种新的认同以重新界定其社会地位,进而试图全面改造社会结构,如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激进民主主义”。[18]《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将政治认同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初级层次,即本能上的认同,如血缘、种族、地域的认同;其二,中级层次,即情感上的认同,如对政治组织的热爱、信赖、追随、亲近、归属等;其三,高级层次即理智上认同,指在理性指导下的认同。[19]有学者依据认同主体对政治生活认同的主动与否以及认同一致性的程度,将政治认同分为自觉型认同、被动型认同、冷漠型认同和伪认同等四种基本的状态表现或类型。[20]有学者根据政治认同的发展状态,认为政治认同的类型包括成熟型的政治认同、排他型的政治认同、延缓型的政治认同、弥散型的政治认同[21]。还有学者将政治认同分为:强制性政治认同和自觉性政治认同,封闭式政治认同和开放式政治认同,冷漠型政治认同和热衷型政治认同。[22]根据认同的对象或者客体,有学者将政治认同分为家族认同、部落认同、宗教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认为几种认同既有叠加又有冲突。“家族认同、部落认同和民族认同在一定意义上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牧民群众的国家认同。西北农牧民群众常常是从家族认同、部落认同、和民族认同扩展到国家认同的”。[23]大体而言,学者们根据认同的来源、性质、对象、特点等为标准对政治认同细分,并进行类型划分和辨识。

三、政治认同的危机及其转型

该领域研究主要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阐述政治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表现、转型和重塑。美国的鲁恂·W·派伊(Lucian Wilmot Pye)提出现代化中的六大危机: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贯彻危机、参与危机、整合危机和分配危机。其中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是认同感危机。[24]有学者认为认同危机来源于现代性本身。[25]现代性隐含着内在张力,一方面从社会看,人借助工具展现了自己的主体性力量,现代性的产物是机器的使用和标准化生产的推广,自然和人的精神都遭遇“祛魅”现象;另一方面,从人的精神层面看,每个人又都试图寻找或者维护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特殊存在。正是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与异的互动中产生“我是谁”的认同危机。关于政治认同危机的表现,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危机表现为:对国家的认同危机、对政府权威的认同危机、对政治信仰、信任和信心的认同危机。[26]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危机表现为体制认同危机和政策认同危机。[27]对于政治认同的重塑和转型,有学者认为,克服认同危机需要实现从情感层次的政治认同向认知层次的政治认同转型,从本能、移情的政治认同向自觉、理性的政治认同转型,从仅仅通过“输出”获得政治认同向注重通过“输入”获得政治认同转型,从基于价值、观念绝对同一的政治认同向基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的政治认同转型,从通过强制灌输获得政治认同向通过自由沟通获得政治认同转型,从内容僵化不变的政治认同向内容灵活可变的政治认同转型,实现从重视身份问题的政治认同向强调程序问题的政治认同转型。[28]

此外,政治认同理论传入中国之后,迅速成为理论界热点问题,学者们运用政治认同理论展开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主要针对中国政治认同的现实问题,运用政治认同的相关理论,从不同视角展开探索性研究,力图描述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增强政治认同的思路和对策。

四、政治认同的研究视角

1.政治文化视角。西方学者对于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最初以政治文化为切入点。开创者就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他们对意大利、墨西哥、美国、德国、英国五国的公民政治态度及其与民主制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政治文化概念。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而由于政治亚文化的存在导致对于政治共同体的支持问题即国家认同危机。认为政治认同是一种心理归属感并由此引发的心理反应而做出的认可、支持、参与等行为。政治文化视角以个体为切入点,以现状描述为内容,以实证分析为方法,突出现实性、主观性、定量性。

2.权力合法性视角。合法性视角的鼻祖是德国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韦伯从经验分析出发,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合法性:一是基于传统的合法性;二是基于领袖人物超凡魅力感召下的合法性;三是基于合理合法准则之上的法理型合法性。而评价合法性的标准则是公众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忠诚的程度。哈贝马斯则批判马克斯·韦伯的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认为以大众是否赞同的经验作为合法性基础的经验主义者缺乏对大众赞同、认可的依据的阐释,忽略了不合法的统治获得大众赞同的事实,如希特勒政权。提出了规范主义合法性,把某种永恒的美德、正义作为合法性的基础,但是排斥了经验基础的合法性的永恒的正义基础又容易陷入抽象思辨。所以,他试图将经验主义和规范主义结合起来,强调合法性是符合价值规范基础上的支持和忠诚。与哈贝马斯持相同观点的是法国政治学家让-马克·夸克。[29]夸克认为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而认可建立在认同、价值观和同一性以及法律基础上。合法性的三要素是被统治者的赞同、价值、规范的合理性和法律的一致性。换言之,政治认同是合法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有学者明确提出,政治认同问题本质上就是政治合法性问题。合法性视角强调政治认同与合法性的同质性与叠加性,政治认同被视为合法性的关键内容,将合法性界定为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是核心思想。合法性视角以共同体切入,以逻辑推演为论证方式,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3.公民身份视角。公民身份视角研究政治认同问题源于20世纪后半期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歇尔开创的公民身份理论与政治认同研究的汇流。20世纪90年代,公民身份逐渐泛化为个体、群体与共同体的主体性关系。所有个体或群体都以公民的名义或角色来表达自我的主体性。低层次的共同体都被提升到政治共同体的层面上来理解。[30]亚国家与超国家的共同体的出现导致国家的政治认同危机。相关的研究文献包括盖布瑞勒(Gamberale)和卡罗(Carlo)的《欧洲公民身份和政治认同》[31],米勒(Miller)和戴维德(David)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32],施创(Schauer)和弗里德里克(Frederick)的《共同体,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的追寻》[33],狄兰迪(Delanty)和吉拉德(Gerard)的《公民身份的模式:欧洲认同和公民身份的界定》[34],勒宁(Lehning)和潘丝(Percy)的《欧洲公民身份:迈向欧洲认同》[35]。此外,随着公民身份内涵的延伸和泛化,出现了环境公民身份、性别公民身份、宗教公民身份、世界公民身份、民族公民身份等概念,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产生强烈冲击。美国的利特尔顿指出:“许多人奢望通过不断强调所认同的特殊社会群体来实现他们的政治愿景。他们不是把自己视为主权民族国家的公民,更不用说世界公民,而是首先视之为种族、族群、语言、宗教或性群体的成员”,因此“人们不是努力去追求人性的共同利益—权利的平等、物质需求的满足、个体尊严的普遍尊重,而是宣扬他们自己群体的权利”。[36]哈贝马斯则从经验主义视角明确阐述了公民身份与国家政治认同的紧张关系:(1)德国统一、东欧国家剧变、欧洲东北部与东南部的种族与宗派冲突,使民族国家的未来成为问题;(2)欧盟成员国日趋统一,处于欧洲中心的民族国家需要重新界定;(3)从东部和南部贫困地区涌向西部发达地区的大量难民、移民产生了共同体的公民身份问题。

4.政治实践视角。政治实践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依据,认为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围绕一定利益及价值诉求的政治实践活动。将政治认同视为政治活动,将实践性作为政治认同的本质规定性,强调认同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侧重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政治认同问题并探讨政治认同的实践机制。典型文章代表如方旭光的《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37]、《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38]、《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生活》[39],张国平的博士论文《当代政治认同研究》。政治实践视角的观点深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识论的影响,研究成果大多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五、政治认同研究的现状评析

1.就研究内容而言。当前西方学术界一方面关注发达国家“国家空心化”出现的超国家和亚国家共同体的蓬勃发展对于传统的国家政治认同的挑战,如民族、宗教、性别、区域、全球等新兴共同体的认同,这也是西方政治认同研究的最新趋势;另一方面关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中普遍的政治认同危机,如内战、政变、示威等涉及权威合法性的问题。就前者而言,由于国家政治发展阶段的差异,西方学者从各种公民身份视角分析政治认同,超越了国家政治认同,是在国家政治认同建构完成后的新兴认同,与发展中国家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使命明显不符;就后者而言,西方学者关注后发现代化国家出现的政治合法性和政治认同危机,更多的是基于西方的自由优先的价值预设和宪政民主的理论假设,主张发展中国家以自由化、民主化、公民参与、普遍选举等获得政治认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复杂性。中国学术界主要涉足西方政治认同理论的译介,或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政治认同的涵义、类型、来源、危机、变迁等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政治认同理论分析某一群体的政治认同现状。总体而言,呈现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两极化倾向,对于中观视域下长时段、大空间政治认同则缺乏关注。

2.就研究视角而言。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视角介入政治认同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侧重于对个体的主观感受的调查研究和定量分析,哲学视角侧重从现代性背景下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变迁阐述政治认同问题。而历史学、政治学视角的观察相对缺乏。政治认同研究呈现有点、有面而无线的态势。点状研究重果不重因,具有主观性、暂时性、偶然性,描述有余而解释不足;面状研究重因不重果,强调普适性和模糊性,抽象有余而概括不足。线状研究的缺乏意味着对于特定时空背景下政治认同产生、发展的因果规律的认识不够准确,对于国家政治认同建构的指导意义相对不足。

[1][29][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3]黄相怀.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学解读[J].科学社会主义,2003,(2):13.

[4]高 飞.查尔斯·泰勒的政治认同观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5][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6]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7][19]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8][26][28]吕元礼.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5).

[9]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J].复旦学报,1996,(4).

[10]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学刊,2006,(9):98.

[11]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1.

[12]John Locke.O f Identity and Diversity[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39.

[13][美]约翰·佩里.人格认同和人格概念[J].韩震,译.世界哲学,2004(6).

[14][20]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5]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6]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

[17]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8][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

[21]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

[22]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23]王宗礼.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64.

[24][美]白鲁恂·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81.

[25]韩 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J].新视野,2005,(5).

[27]沈远新.论转型期的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及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00,(3).

[30][加]威尔·金里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M].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1]Gamberale,Carlo.European Citizenship and Politicial Identity[J].Space and Polity,1997,(1).

[32]Miller,David.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M].Cambridge,England:Polity Press,2000.

[33]Schauer,Frederick.Community,Citizenship,and the Search for National Identity[J].Michigan Law Review,1986.

[34]Delanty,Gerard.Model of Citizenship:Defining European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J].Citizenship Studies,1997,(3).

[35]Lehning,Percy B.European Citizenship:Toward a European Identity[J].Law and Philosophy,2001,(3).

[36]Littleton,James.Clash of Identities:Essays on Media,Manipulation,and Politics of the self.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6.

[37]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38]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大学,2006,(9).

[39]方旭光.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生活[J].学习论坛,2012,(7).

猜你喜欢
合法性学者危机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学者介绍
管子学刊(2022年2期)2022-05-10 04:13:10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管子学刊(2022年1期)2022-02-17 13:29:10
Westward Movement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停电“危机”
学者介绍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