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中乡土生态文化的作用、传承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5-08-15 00:47孙琳琼
社科纵横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乡土京津冀生态

孙琳琼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

乡土生态文化在传统乡土社会中是重要的文化标识,它熔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作为历史凝结成人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就像流动的血脉,熔铸在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面。作为一种潜在的规则调节人们的生活,表征着京津冀区域的历史、生长、生成与创造;作为乡土社会的稳定剂和粘和剂,其存续的过程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构建乡土社会秩序、塑造核心文化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型期的社会发展意义更为突出。

一、乡土生态文化与乡土社会的文化生态格局

乡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人根据生态需要,以最优化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所反映出来的观念的总和,具有自发性与自然性的基本特征。从狭义上理解,它存在于乡村,但从广义上理解,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它广泛存在于城乡之中。如传统孝道文化、建筑文化、墓葬文化、民间礼仪、石刻标语、绘画、雕刻等。乡土生态语境,满足了当时条件下的乡土社会的领悟能力,前人行动的榜样力量,给后人展示了承前启后的文化传承愿景。有利于禁规植根于乡土社会人心,具有人格化的道德约束;塑造整个乡土社会的文化形象,形成人人自觉维护和坚守的文化氛围。

在乡土文化的整体内涵中,乡土生态文化则更侧重于培育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乡土生态环境。它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建筑风貌、世代承袭的习俗、淳朴的人文环境、社区人居环境等,见诸于社区实物,各种文化活动的理念和文献记录,体现着人与社会和谐的传统乡村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态文化。

“乡土文化”或“五谷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这种说法意旨着中国人与土地之间特殊的亲缘关系。在美国农业科学家F.H.King眼中,中国人更像是整体生态平衡中的一环,体现为人与“土地”的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由此形成的宇宙观和生命意识在塑造乡土社会的宗法伦理秩序的同时,也培植了乡土社会的生态图景,表征着乡土社会的生态属性。乡土生态文化作为日常生活领域的文化样态,是以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为特征的自在的活动方式和以传统习俗、经验和常识为要素的经验主义活动图式的领域,这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习惯凭借着经验、传统、常识和习惯而自在自发地生存与活动。与文化的非日常生活领域,即由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和科学哲学等精神生产领域所构成的文化活动领域之间相区别,又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乡土社会的文化格局。

二、乡土生态文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

京津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同属海河水系,同呼吸、共命运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在自然生态等方面形成了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京津冀北部的燕山地区和西部太行山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这些区域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乡土生态文化保存了文化的根基,表征着京津冀区域的历史、生长、生成与创造。保护、传承和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持正在转型发展中的乡土生态文化的生态特质、民族属性和社会价值,不仅是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京津冀生态文明协同建设的智慧之源。

(一)表征京津冀区域特色文化

在京津冀文化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我们需要实现顶层文化设计与底层文化认同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挖掘和把握同质性的、作为社会稳定剂和粘合剂的文化样态,这些同质性的文化样态往往更容易为人民所接受、认可,也表征着区域文化特质。他们总是历史性地保存在乡土生态文化之中,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沉淀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历史长河积蓄了雄厚而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积淀,造就了燕赵大地文化的同一性特质,文化多元且极具包容。在今天的京津冀乡村植被栽种、房屋设计等很多乡土看似寻常的举措,却表征着那个时代群体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乡土生态培育与保护的现实需要。事实上成为社区家族间相互推动的默契,身体力行的生态思想与行动准则。进而推及普遍意义上的乡土生态文化的构建与传承,客观上培育和保护了乡土生态的良性发展。这些乡土生态文化元素从各个层面传递着本原文化的生命力,是设计师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原点,有利于为当代城市打开绿色与健康城市生存打开新形式。

(二)浓缩着京津冀区历史上生态文明的智慧

事实上,京津冀文化体系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农事的庆典、山林的祭祀、乡规民约、农耕技术都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虽已无法满足工业化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要求,并逐渐在现代生产领域被淘汰,但这些工具和技术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以及人奇妙运用自然规律的智慧。它们存续下来并在乡土社会中世代相传,启迪着我们发现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乡土生态文化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类与环境、文化的融汇与和谐相处,因而,乡村生态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类的合理生存。对乡村生态文化的审美活动归根到底是建立在有关乡村生态空间整体的综合性快感基础上的综合审美,是一种生活化和生命化的审美实践,这一实践最终也就呈现为以延续、提升人的生活、生命活动为主要目标的体验、沉浸、玩味、欣赏人的生活与生命等一系列审美过程。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根基所在

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虽逐渐在现代生产领域被淘汰,但其中所蕴含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技巧以及人奇妙运用自然规律的智慧却得以存续。这些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在今天能够被才成功传续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亲疏,也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质量。这是因为,人类的乡村文明阶段更多地体现了以人对自然的顺从与崇拜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交往,以血缘共同体生活为背景的儒家思想更加强化了这种和谐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所追求的人和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的基础不是工业,而是农村,是广大的乡土社会。因此,今天我们确实应该在传统的乡土生态文化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事实上,保护和传承乡土生态文化遗产的更为深层的内涵和意义在于存留当下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存留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驱力

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尊重和善用乡土文化,重视发挥乡土文化的生态调节功。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城市的扩张,融合了不同背景的人,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信仰和行为方式。它促使人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而时空的物质化和资本化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家可归”感。面对工业文明的进程、现代性的扩张,回到乡土成为人们普遍的一种选择。人们转而向传统文化去寻求心灵的安慰。以农家乐、农家院为代表的乡土生态文化体验模式在城市中越来越受欢迎。人们在其中不仅仅体会城市喧嚣之外的宁静和平和,感受到回归土地、手工劳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对各类型乡土原生态文化形态的参观和体验中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文化不单纯需要实现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要在对现代性辩证否定的基础上,立足于一个更高的层次,提倡一种人类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文化观。正是这样一种文化观、价值观才是推动社会和经济真正发展的内驱力。

三、乡土生态文化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或挑战

以淳朴、和善、亲情和伦常为核心的乡土生态文化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涌进城市,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生态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生态文化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和载体。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面临着现实困境和挑战。

(一)城镇化进程对乡土生态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观念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畸形的变化,对于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求和本土文化的自我贬低导致本民族文化受到忽视,传承过程受到了阻碍。而乡土生态文化在这一浪潮中也遭遇同样的困境,加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生活气息、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农村,首先导致农村人民的本土价值观受到影响。人们逐渐脱离了以前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逐渐与城市的生活轨道相一致,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认为乡土生态文化所蕴含的历史内容是落后的,从而产生了对本土文化的随意抛弃。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的”。[2]而在整个社会进程中,这种乡土性被逐渐的弱化。其次,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古建筑被拆毁,农村中建立起了许多高楼大厦,与城市面貌整齐划一,而乡土面貌不复存在。

城镇化建设对乡土生态文化是精神与物质上的冲击,为了体现城乡一体化的效果与进程,其中许多冲击是无法避免的。乡土生态文化的精神与实质逐渐被掏空,许多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正像马歇尔伯曼说的那样,现代社会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世界[3],这无疑是一个心酸而必然的选择。

(二)市场经济的利益化对乡土生态文化的吞噬

为了推进城镇化的经济建设,许多乡土生态文化被打上了商业的烙印,挖掘乡土生态文化的商业价值并予以包装,好多名胜古迹、乡土风情又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看似是对乡土生态文化的重视与重新塑造,实则背后充斥着对利益的追求。政府对乡土生态文化的物质打造超出了精神打造,对乡土生态文化畸形的物质利益追求,精神层面的缺失和物质层面的过多投入,导致乡土生态文化的实质与内涵的逐渐流失,人们无法正确地传承。传统的乡土生态文化在市场化的浪潮下逐渐被边缘化,许多旅游景点失去了传播其历史文化的价值,历史文化也不再像我们所看到那样,为了吸引旅客的眼球,好多历史事迹、名人故居等凭空捏造、无中生有,由此产生的后果无法给我们还原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无法使乡土生态文化得以真实的传承。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求利益最大化对乡土生态文化吞噬的后果。

(三)乡土生态保护制度与文化氛围的缺失

在对易县乡土生态文做现状分析时就得出结论,政府在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上还远远不够,人们了解乡土生态文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而政府在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主要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政府的政策与措施则会影响着乡土生态文化的发展方向。由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地方的乡土生态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相关政策的不完事,使许多古建筑、历史遗迹被乱改乱造。没有一个强制性的保护政策,人们就难以形成对乡土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乡土生态文化的流失,与政府的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是由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整个社会都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媒体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这些媒介在传播乡土生态文化上却没有起到重要作用。如今的媒体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几乎与乡土生态文化传承没有太大关系,乡土生态文化的概念及其内容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整个社会都被一种商业化的气息所充斥着,我们没有给予乡土生态文化一个好的保护。一个缺少文化宣传的社会,乡土生态文化难以得到传承。

(四)乡土生态文化传承人的断层

工业化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冲击着乡村生活。对于乡村一代说,传统农耕制度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迫于生计,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渐丧失了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城镇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另一方面也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对传统的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主体、传承环境以及传承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是老一辈人的逝去,使得知道古文化的人越来越少。除了那些名胜古迹的物质遗产,还有好多像民风民俗、民间传说、区域生活特色等非物质文化,是需要老一辈人口耳相传的,而老一辈人的逝世,再加上没有及时的进行文化的传承,使好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无从考证;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许多素质较高的人离开乡村的同时并没有将乡土生态文化传承下来带往城市,从而乡土生态文化呈现空心状态;最后一个方面则是留守在乡村,成为文化传承主要群体的青少年无心传承,受多元化的文化影响,许多新鲜事物吸引着他们,使得他们不愿意继承无法带来物质财富的传统文化。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乡土生态文化传承对策建议

我们应树立遵循“保持乡土文化的真实性、生态性”的基本原则和“关注共同长远利益,建立协同发展机制”的基本理念,尊重乡村文化的自然属性亦即生态属性,提高对乡土生态文化的重视程度,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交流中扩大对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播。使我们对乡土文化的态度由远观变为切身行动。

(一)政府主力,多管齐下

政府要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以保护乡土生态文化为前提,宣传倡导乡土文化理念,普及乡土生态文化知识,引导村民正确认识自身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通过积极地政策调整加大对乡土生态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倾斜,加快乡村文化机构建设和改革的步伐。实施带动战略,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坚持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鼓励民间文化交流,致力于改变当前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的现状,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协调的环境,为村民的文化活动和地区文化交流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平台。

(二)人才助力,智力支撑

发展好乡土生态文化,拥有一流的文化传承者和管理者是必要条件。一要因地制宜,制定有关优惠政策,营造全新环境,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探索生产要素参与的分配形式的实现;二要创新人才机制,努力引进有真才实学、对路适用的外地或城市优秀人才下乡,避免传承者断代的现象发生;三是建立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文化人才培训体系。重点培养一批文化带头人,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三)学习经验,转变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明确尊重和提高对乡土生态文化的重视,并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在对现代性辩证否定的基础上,立足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提倡一种人类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文化观。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当代西方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运动及文化思潮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积极倡导的有机整体、内在联系、开放包容、动态生成、积极中庸、生态建设、持续发展、和谐共生等建设性后现代思维对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社会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这是因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主要基于对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的缺陷和问题的反思,他们已然经历了追求发展进程中的种种缺失和遗憾,

(四)地方携力,协同发展

一方面,既要立足地区内各区域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俗,也要加强各组织团体的联系,共同探讨发展对策,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点带面,提升地区乡土生态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地区间实现乡土生态文化协同发展,增进经验交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等创新成果,防止走弯路、走错路,造成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激发地区内各阶层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构建具有本省乃至中国特色的乡土生态文化形成合力。

乡村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本和自信之根,更表征着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乡土生态文化存续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更启迪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未来。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持续的文化资源,还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乡土生态文化的传承既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完成的全新课题。

[1]孙庆忠.农业文化的生态属性与乡土社会的文化格局[J].农业考古,2009-8-30.

[2]韩毓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J].神州,2014-03-25.

[3]邓碧泉.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保护农村文化[J].求是,2008-03-19.

[4]张振鹏.新型城镇化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8.

[5]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9-05-05.

猜你喜欢
乡土京津冀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乡土中国
芬芳乡土行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