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晶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商丘 47610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个别企业、个别部门、个别行业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中曾指出不平衡发展表现为从一个衰退的生产方式向一个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转变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东西方前资本主义社会、对外贸易、殖民主义、国际市场、国家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考察,为不平衡发展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能够繁荣发展起来,就是凭借其资本在全球范围摧毁一切地域限制,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形成各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关系到区域的差异增长,使得不平衡发展表现为多样性,而多样性既表现为横向的多样性,如同一区域内的差异;也表现为纵向的多样性,如不同区域的差异。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不平衡发展有不同维度的解读,卢森堡、列宁以及后来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学者都较好地继承了马克思这一思想,并作了进一步地阐发。布哈林、考茨基、卢森堡、列宁等人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理论指向,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不平衡发展的相关理论均做出了重要贡献。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是资本积累的外部条件,也是资本主义转移其内部社会危机的历史性后果。对资本积累和发展不平衡理论,卢森堡与列宁等经典作家认为资本主义的尖锐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政治、经济、地理布局在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列宁明确指出了不平衡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扩张等现象,并分析了地理因素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卢森堡指出资本主义的历史前提是空间结构的不平衡发展[1](P291-292)。其实,不平衡发展既是资本主义的历史前提,也是其历史结果。资本主义在不平衡的地理环境中生产,从自然的生产的不平衡到空间的生产的不平衡,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借助于地理环境的不平衡。
列宁关注并跟踪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变化,深入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提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据此得出“ 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的论断。根据列宁的这一学说,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的普遍规律,其实早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就是这样的。如意大利等地中海地区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后来却落后了,先后被葡萄牙、西班牙超过,17 世纪荷兰又超过葡萄牙、西班牙,成为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到了18 世纪中期,后来的英国居上,竟然成为最发达和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期,这种国与国之间发展速度的不平衡还不是很激烈,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往往还能保持先进地位达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从19 世纪70 年代开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由于率先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发挥出“ 后发优势”,后来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而且这种赶超的速度比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快得多,到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了。这是必然的规律,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导致政治乃至军事力量发展的不平衡。德国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有更多的资金来发展军事力量,对外扩大其政治影响;而且这种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都超过老牌的英法等国。但是,它们所占有的殖民地数量却远远少于老牌的英法等国,而这时“世界领土已经瓜分完毕”,再也找不到“ 无主地”可供占有。只有向老牌国家夺取,这就必然爆发“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列宁得出结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的根源,而战争又必然会加剧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危机,在矛盾最为尖锐复杂的帝国主义国家也就是“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环节”,无产阶级革命必然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是列宁对帝国主义各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政治、经济落后的民族可以在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规律中获得跳跃性发展,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中有时是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这一方面、这一特征或这一类特点特别突出,有时是另一方面、另一特征或另一类特点特别突出,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2](P791-792)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只是暂时的,是特殊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影响造成的。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则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机会。
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国际垄断资本经济关系上表现为帝国主义。列宁没有低估资本主义自我调节能力,并已预见到资本主义可能更快地发展。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时代的不平衡发展是跳跃式的,原来走在后面的国家会跳到前面去,而原来走在前面的国家会落到后面去,这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的。列宁很准确地预见到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是由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决定的不平衡发展造成的。
20 世纪后半期和21 世纪初帝国主义发展的新动态表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论述具有历史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然起作用。平衡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动态的平衡。布哈林认为,发展意味着一种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向地继承了列宁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对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不平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不平等的交换和核心外围统治相联系的。发达国家通过资本主义的全球流动和不平等的国际秩序,转移发展代价和生态危机,获得巨额利益,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的不平等,利用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地位和优势,强力输出其民主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形成新形式的霸权主义,否定其他国家发展模式、制度和道路的差异性。金融危机中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社会稳定基础的中产阶级开始出现波动和不稳定,其实列宁主义早已预见到,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彰显,增长和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正变得具有世界价值,正主宰着市场的全球化[3](P335)。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认为,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经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布不均的,经济增长常常是在具有优势的地区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本集中形成“发展极”并带动邻近地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通过在某些特定地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形成集聚经济效应。[4](P132,184-185)在经济增长中,某些主导部门、企业或行业有较强的创新及增长能力导致它们聚集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重新组合,改进资源配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快速自身增长并对邻近地区形成极强辐射效应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些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戴维·哈维把不平衡的地理发展作为自己关键性理论,认为不平衡的发展通常指历史性生成的工业、农业、矿产业、银行、商业、消费业、健康、劳动关系以及政治结构等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状况,指出不平衡的发展使工业、金融业和商业资本在某些领域比其他领域积累的速度更快,并由此能够结合成更大的集团、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力。哈维从经济的维度来说明不平衡发展的原因是工业资本在所有权和控制力方面的集中化和集结性趋势与空间上的集中化趋势相关联。詹姆斯·奥康纳从生态的维度来说明不平衡的发展:首先,不平衡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平衡发展的程度越高,工业、日常生活和城市污染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就会越高,被集中起来的废弃物转变成污染物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虽然工业及日常生活的废弃物不同于它们所造成的污染(废弃物由于污染程度较弱不一定会给自然及人类社会造成威胁),但是如果废弃物在空间上过于集中就会转变成污染。就地区范围而言,资本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则相对较弱。个体资本通过榨取农业的剩余价值来支持工业化、养活城市的人口以及为工业提供原料,结果是城市成了美丽花园,而农村却成了垃圾场。就全球范围而言,资本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工业强国,而非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业资源和矿产由于被掠夺,从而落下了“生态病”。奥康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不平衡的发展带来不平衡的污染。其次,不平衡的发展带来不同种类的资源衰竭。不平衡的发展造成土壤肥力的破坏、带来森林的砍伐、造成矿物燃料的快速开采。为了发展农牧业生产以及为发达地区提供原料,不平衡的发展取代了可持续性产出的森林业,造成全球大部分森林被砍伐。不平衡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态后果,既直接影响了自然生态——导致土壤恶化、水土流失、森林砍伐、矿产资源衰竭,也影响了原料供应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之,不平衡的发展导致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扩散。经济发展总是从一些国家或地区开始,然后扩散到其它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仅在国际间是不平衡的,而且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也是不平衡的。各个国家、地区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规律。现代化是欧美国家率先起步,而后形成了经济上不平衡的三个世界,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差别,也形成了一国内部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平衡发展与当今全球化紧密相联,从而成为全球化的维度之一,全球化就是一个不平衡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用于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平衡思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将马列主义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建设、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相结合,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毛泽东创造性地发现了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在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交换和地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中赢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毛泽东指出中国存在着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通过不平衡发展,革命才能胜利。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了中国革命的不平衡发展理论,阐明了革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确立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革命道路,这是对不平衡发展规律的最出色运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依据不平衡理论确立了革命的策略和发展道路,形成了哲学上的不平衡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平衡性,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不平衡和矛盾,创新和完善了不平衡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一样也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发展的,不平衡是普遍的客观规律,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不平衡不但没有削弱经济增长,反而能够通过矛盾运动达到平衡上升,促进经济再次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经常的,绝对的。[5](P352-353)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综合平衡一般都是建立在“短线平衡”的基础上,即平衡不是以“长线”(供大于求的)产品和产业来平衡,而是以“短线(短缺的)产品或产业来平衡。毛泽东对这种计划平衡方法提出不同的看法。早在1937年,毛泽东就从辩证法的角度提出,无论何种矛盾还是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有时看起来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而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6](P32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平衡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不适当、不一致、不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5](P215-216)在计划工作方面,两种工作方法表现为两种平衡方法。一种方法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不平衡,这种方法表现为不断地提高落后的指标和定额,适应先进的指标,向先进的定额看齐;另一种方法是采取消极的态度解决不平衡,而这种方法表现为压低先进的指标和定额,迁就落后的指标,向落后的定额看齐。积极平衡和消极平衡是计划工作中两种互相对立的方法,它是人们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方法的表现。[7]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不平衡发展的价值为人们所重新认识,依然有着生命力,当代中国的不平衡发展更为显著。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以大带小的原则,以特大城市为依托,改进资源配置,形成辐射作用大的经济增长中心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对不平衡发展规律的实际应用。邓小平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总结了中国改革和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进而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揭示。我国幅员辽阔,但区域之间存在着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差异,各地区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不可能同时实现现代化,只有让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裕起来,才能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现代化。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依靠辛勤劳动和正当经营先富起来,再带动全体共同富裕,就是利用了不平衡规律。邓小平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认为同步发展只能是共同贫穷,搞平均主义是不行的,关键是要科学地选择优先发展的地区,重点培植经济增长极。邓小平反对两极分化,主张实现共同富裕,但要注重对贫富地区之间差距的协调。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搞平均主义是没有希望的,只有承认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国家才有余力帮助落后地区发展。[8](P657)宏观上把我国区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实行梯度推移,待东部发展起来后再支持中西部大发展,即利用不平衡再达到相对平衡。邓小平指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而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通过协调推进不平衡向相对平衡不断转换。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揭示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产生示范力量,带动其他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利用东部地区经济较好的基础,创办经济特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东部沿海地区较快地先发展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来带动内地更好更快发展,内地要顾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和发展的大局,沿海要顾全帮助内地发展的大局。[9](P277-278)邓小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尊重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科学地选择优先发展地区、协调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培植经济增长极。因为不是任何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具备成为增长极的条件,所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不是所有地区统一时间、同一步伐、同等程度的发展,要尊重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有快有慢。我国地区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一些地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物产充足,经济发展速度就更快。反之亦然,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空间分布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同时,在改革开放初期实施了“ 东倾政策”,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开放后,我国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较大幅度地调整,打破了平衡发展的模式,建立起不平衡发展模式,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利用区位优势进行发展,并给予优惠政策: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使其先富起来,充分发挥其作为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和引擎效应,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带动内地更好更快地发展,然后转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谋求东西部之间的平衡发展。邓小平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抓住了这一发展机遇,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尤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很多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流动,区域经济发展绝对差距逐渐拉大,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的差距也迅速扩大。市场经济中也有不平衡发展规律,即市场的发展会促进那些具有资本优势和地理优势(如沿海)的地区率先崛起,而落后和次发达地区的资本、人才以及自然资源都会涌向发达地区,这就产生了区域发展上的“马太效应”。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实现区域的不平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不平衡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利用并最后消除不平衡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利用并最后消除不平衡发展,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交换和地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将“使用价值”和“生产”置于“交换价值”和“利润”之上。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内在包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既然解决我国东西部差距的问题不能重蹈平衡发展、共同贫穷的老路,要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问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制定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对策。
总之,事物的发展遵循着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这一规律,平衡以不平衡为前提,平衡是消灭不平衡的结果。只要我们按照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办事,不断地完善区域经济不平衡协调发展的有关战略措施,就不仅能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而且也一定能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以便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1][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北京:三联书店,1959.
[2]列宁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Henri Lefebvré.The Production of Space[M].Cambridge:Blackwell Ltd,1991.
[4][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毛泽东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N].人民日报(社论),1958-2-28.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