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中三个主要人物人性的复苏

2015-08-15 00:43裴曼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珠儿梅斯红字

裴曼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霍桑是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重讲一遍的故事》、《红字》等。其中《红字》以十七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讲述在波士顿发生的一个恋爱悲剧。故事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在几年前曾与一个畸形的年老学者结合,但他们的结合是无爱的,年老的学者只是想借海丝特的年轻使自己恢复活力。婚后两人决定移居波士顿,在途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时,丈夫因有事留下,妻子先行来到波士顿,一住近两年。其间丈夫杳无音信。

在独居生活中,海丝特与当地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婴——珠儿。海丝特对爱情的追逐触犯了基督教“十戒”中的通奸罪,为清教教义所不容。她被投入监狱,法庭判她有罪,令她在刑台上站立三个小时当众受辱,并终身佩戴一个红色的字母“A”(英文通奸Adultery的第一个字母)作为惩戒。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海丝特的坚忍和执着的爱与年轻牧师的伪善和最后人性的复苏以及老罗杰·齐灵渥斯仇恨的丑恶心理与恐怖的复仇构成了作品的主要框架。三个主要人物在这场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性格最后也导致他们拥有不同的命运。但相同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都深深囿于被看成法律的清教教规。

1 海丝特·白兰——由被辱骂的到被尊重的

海丝特·白兰是美国小说中第一位真正的女英雄。她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甘心做不合理教规的奴隶。她在不幸福的时候会像个真正的人去反抗。既然与老学者的结合是没有爱情的,在遇到真正倾心的牧师的时候,海丝特勇敢地去爱了。新殖民地的人们把宗教和法律几乎完全视为一体,所以他们要用清教教义来惩罚这个败坏了道德的女子。海丝特的胸前永远要佩戴那个象征耻辱的鲜红的“A”字。清教徒给她设定的惩罚是严苛的、无止境的,连她的女儿也要受到牵连。珠儿没有朋友,被当做是邪恶的精灵。

海丝特一直生存在这样苦难的生活下,但她并没有对人生产生恨,相反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回报着社会。“她把全部多余的收入用于救济他人”,“本来她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手艺,但她却替穷人缝制粗布衣服”。小说的最后,海丝特生活中的含辛茹苦、自我献身和对她人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使那红字不再是引起世人蔑视和冷嘲的耻辱的烙印,却变成了一个使人为之悲伤,望之生畏,而又让人肃然起敬的标志。海丝特以她的人格魅力成为被最终被尊敬的人。此时,这个鲜红的A字渐渐演变成了Able(能干)、Admirable(可敬佩的)和Angel(天使)。

2 阿瑟·丁梅斯代尔——懦弱、伪善与最后的真诚

这个年轻的有潜力的牧师,享受无尽的尊敬与崇拜的牧师,理应和海丝特一起站在刑台之上,但是他没有勇气,他深受社会观念的影响,他认定自己是有罪的。丁梅斯代尔无疑是小说中悲剧意味最浓的一个人,他是真正意义上清教主义的牺牲品。他从内心相信那些有悖人理的宗教道德,当自己违反了这种道德的时候,他无法解救自己,无法原谅自己,长久地忍受痛苦。这种痛苦丝毫不亚于海丝特在人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如此,这个年轻的牧师也无法战胜自己,解救自己的悲剧。但在小说最后,丁梅斯代尔却做出了勇敢的选择,他站到了7年前海丝特怀抱珠儿最初忍受耻辱的刑台之上,勇敢地呼唤海丝特和自己女儿,向世人昭示了自己畏避7年的“罪过”。虽然在公开演说之后丁梅斯代尔的呼吸就停止了,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实现了人性的复苏。此时即使是死亡也会使人心安。

3 罗杰·齐灵渥斯——狂热的复仇与最后的善举

这是一个被复仇蒙蔽了眼睛的人。他来到这个新殖民地见到的第一件事情竟然就是妻子因为通奸罪站在受辱台上当众受辱,那一刻复仇的种子就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为了复仇他从一个儒雅的学者变成了一个在阴暗里笑得狂肆奸诈的医生,为了复仇,他隐姓埋名,过着几乎是苦行僧的生活;为了复仇,他无时无刻不在刺探丁梅斯代尔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对丁梅斯代尔进行精神折磨,想要使对手的灵魂灭亡。他竭力阻止丁梅斯代尔的昭告,然而在这种企图使别人灵魂灭亡的过程中,齐灵渥斯自己的灵魂却走向了真正的灭亡。但即使在这样一个就像恶魔一样的人身上,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他对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珠儿却是万般疼爱,并把自己在北美和英国的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财富留给了珠儿。这样的结局无疑给人一股温暖的力量,在齐灵渥斯丧失人性残酷的复仇的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人性在他身上的复归。

4 结语

《红字》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充满了悲剧意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人性被压抑,善良的、美好的东西被抨击、被禁止。但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忍受一切苦难之后终于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伪善的牧师最后终于敢面对自己的内心,邪恶的复仇者最后把所有的财产留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珠儿,他们所有人在经历了苦难、经历了悲剧、经历了人性被压抑之后,最终实现了人性的复苏。人性的复苏并战胜神性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正是这一必然的趋势给我们以生和存在的希望。

[1]《圣经》.新标准修订版.1989年.所有圣经引文出自该书.

[2]曹亚军.霍桑及其红字之二:海关及通奸罪的政治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69.

[3]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王溪译[M]. 北京: 商务引书馆,1995:266.

[4]纳撒尼尔·霍桑.红字.侍桁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14.

[5]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57.

猜你喜欢
珠儿梅斯红字
请四大天王来我家唱歌
《红字》珠儿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歌剧《阿依达》的故事(三)
雨珠儿
珠儿的梦想
智力跷跷板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