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琴
(安塞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陕西 安塞 717400)
地处西北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安塞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2950 km2,人口21万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年平均降水量501mm,降水多集中在7月~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4.3%。降水量的大小、变化趋势和年内分布对当时水资源的影响极大。县境内主要有延河、无定河和清涧河三大河流水系,其中延河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9%。全县水资源总量1.3亿m3,其中可利用量0.53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41%,主要以地表水为主。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为502m3,加上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现状开发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围绕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安塞县以县城供水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为龙头,使得全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一是经过中、省、市水利专家的实地勘察,确定了“6+1+1”的县城供水方案,即在马家沟修建1座小型水库,对其上游6座骨干坝实施改造,在县城附近新建1处应急水源工程,投资总额达1.36亿元。目前,县城供水通过马家沟水库、王窑水库、徐家沟应急引水工程和5万m3调蓄池联合调度,年调节供水306.5万m3,长期困扰县城居民供水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是加大工业用水建设。投资2339万元,建设净化水厂1处,对方家河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铺设方家河水库至水厂供水管道4.9km。净化水厂位于沿河湾镇砖窑沟村,距沿河湾镇2km,建成后净化水能力为3000 m3/d,设计标准到达工业园区及沿河湾镇2020年发展规划,满足3万人用水需求。
三是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近年来,安塞县新建和扩(改)建饮水工程1200处,解决了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人饮工程的实施,农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基本上实现了饮水安全目标。
截至目前,安塞县境内有大型水库1座(王窑水库,由延安市水务局管理)、小型水库2座(马家沟和方家河),应急引水工程2处(徐家沟低坝应急引水、沿河湾砖窑沟弓坝应急饮水)、大型调蓄水池2座(马家沟调蓄池)、各类饮水工程945处。2013年全县用水总量为1597万m3,其中工业用水量为721万m3。人均用水量为89.4m3/a,乡镇之间用水效率差异较大。
虽然安塞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但在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近20年来,虽然安塞县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取得显著成绩,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仍占全县总面积的78.6%。特别是县城饮用水水源地马家沟、徐家沟和方家河小流域,水土保护工程措施少,一遇降雨,泥水席卷而下,严重影响城区供水水质。同时,马家沟小流域居住群众较多,共有居住群众744户2245人,分别存在生活污水、垃圾、家庭养殖、农药、化肥等污染,使得供水源地存在生活和养殖污染。
安塞县建成的县城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污水5000m3,远期规划为每天1万m3,由于污水处理成本较高,污水处理产值效益小,使得污水处理入不付支造成污水处理厂经常出现歇工现象。而农村生活污水,又没有办法进行处理,都是直接排入河道,严重影响了河流生态环境,全县Ⅲ类(含)以上水质河流仅占31%,水功能区达标仅为25%。
安塞县地处延河干流上游,受自然条件的地貌特征影响,化子坪乡以上河水矿化度和硬度较高。延河干流龙安断面以上分布的石油井数量约占全县境内油井数的74%,受石油开采污染的叠加影响,延河干流龙安断面以上的溶解性固体、氯化物、硫酸盐、硬度等呈增加趋势。同时,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开采区的地下水水位出现下降,部分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农村饮水问题出现反弹,控制能源开发污染是安塞县防治水污染的关键。
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水利、环保、卫生、城建等多个部门,由于条块分割和各自管辖的侧重点不同,使得水污染与水资源保护工作看似都在管又都没管到位这也让有关人员和单位在破坏水环境中有空子可钻,因此,环保、水利、城建、卫生、畜牧等相关部门之间水污染防治的协调配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水土保持建设对于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护环境、拦蓄泥沙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安塞县要从源头上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建设。近期,要以康李、康岔、马圈子沟3条重点小流域坝系和马家沟、杨桐、老庄沟3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加大水土保持和坝系建设。通过淤地坝和梯改坡工程建设,结合人工造林、种草和生态修复技术等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实施,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可分别减少年土壤流失量1443.14万t和1865.58万t,分别拦蓄地表径流量 5050.99万 m3、6529.53万m3,分别增加地下水资源量606.12万m3、783.54万m3,达到保护水生态环境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同时,结合陕北移民搬迁工程,对重点水源地保护区的群众进行有序搬迁。近期对马家沟六座拦泥坝影响区170户700人以货币补偿方式进行搬迁。对马家沟小流域剩余的744户2245人建议县政府纳入长期搬迁规划,尽早使得搬离。
污水处理是城市发展必须进行的一项城市建设,政府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因此,安塞县除在水资源费中增加污水处理资金的收取外,县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对污水处理厂按照处理的污水量,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以确保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转。同时,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从源头开始大力治理各类水污染,深入水污染产生的每个环节开展治理和预防,依法强化水污染防治。要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加强监管,对于偷排或者不达标排水现象都要给予严惩,重点加强生活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监管。通过各种综合措施,争取在2020年内恢复延河水系的基本功能。
要加强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督管理,科学审批取水地点及用水量,规模以上用水工程要求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对水污染严重企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产;要落实专人巡查,对水源区污染物、漂浮物等定期进行打捞集中处理,严厉查处各种污染饮用水源的环境违法行为。定期开展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尽早发现,及时整改,严防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严格审批河道新建、改建、扩建的排污口,审批前要求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环保局和住建局的批复文件;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确保用水总量2020年不超过2378万m3,2030年不超过2835万m3。在限制纳污控制目标方面,到2015年底,争取延河龙安、杨家沟断面水质达到Ⅲ类。马家沟水库水质达到Ⅲ类,4月~9月营养化指数≤50。
为了保障县城居民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应搞好水源地保护规划,制定切合安塞实际情况的水资源保护办法,对水源地实行分类保护。在安塞县马家沟水源地及徐家沟水源地,将保护区划分一级保护区8个,保护面积2.05km2,二级保护区8个,保护面积57.12 km2。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立钢筋混凝土金属防护网68027m,在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设立界碑、界桩等,实行垃圾集中回收并处理。对沿河湾镇方家河水源地,规划设立钢筋混凝土金属防护网4600m,设立界碑、界桩等。
针对石油污染突发事件频发情况,为了处理好水污染事件,减少和消除水污染事件带来的危害,保障群众饮水正常有序。结合实际,应制定水污染应急预案,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水污染处理机制,落实抢险人员和各种应急准备措施,有效提高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保护水的意识。建立水务、环保、城建、卫生等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互相配合,密切协作,从工作上堵作漏洞,从机制上提升管护能力。同时,要加强联合执法,加大水污染打击治理力度,确保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顺利推进。
安塞县目前有各类农村饮水工程945处,其中乡镇集中供水站13处,由各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维护。为了保护农村水资源,首先要对蓄水池进行封闭,防止动物等外界的干扰和污染,同时,在集中供水设施50m~100m范围内禁止垃圾屋、厕所、家庭养殖等污染设施的建设,在地下水的分水岭范围内禁止开采、破坏、污染地下水的项目建设,防止出现地下水渗透性污染。每月要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化验,可以将水样送到县卫生局进行安全检验,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随着安塞社会经济发展,安塞县水资源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重要。而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是提高水资源效率、保障安塞工农业和饮用水安全的基本保障。安塞县要立足实际,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从六个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