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刚
(凤县水利局 陕西 凤县 721700)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文明。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凤县水利工作者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打造嘉陵江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月亮湾省级水保科技示范园区等一系列水事活动,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现已“一江碧水惠凤州,万卷诗画扑面来”。为现代水利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为县域经济发展转型树立了新的典范。
长期以来,凤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主要依赖涉矿工业企业。但矿产资源储量有限,一业独大的劣势明显,对环境破坏严重,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已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同时也不符合建设“美丽凤县”的具体要求,凤县的发展道路如何走?凤县的明天在哪里?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言献策。2006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开始了水利事业的二次创业。
嘉陵江源水利风景区按照实施水工程、建设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培育水生态、发展水文化的理念,现已建成以嘉陵江水系为主线,以县城凤凰湖为中心,以嘉陵江源头景区、岭南植物公园、通天河森林公园、古凤州消灾寺景区、嘉陵江西庄段景区、县城凤凰湖景区、灵官峡漂流自然风光区为支撑的大格局。同时,又相继实施了县城“一江两岸”综合治理工程、亚洲第一高喷泉等精品项目,初步实现水景观亮丽呈现,人水相融相依,达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成功打造出了“水韵江南,七彩凤县”的旅游品牌,实现了城市、水、环境和旅游的统一协调发展。
陈雷部长曾在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中指出,水利风景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铺垫了重要基石,更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结合我县实际,通过反复调研、多方论证,在嘉陵江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基础上精心打造的“秦岭花谷,氧吧凤县”项目,将风景区建成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生态优美、产业繁荣的旅游休闲通道和生态景观长廊,将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推向又一个高潮。
秦岭花谷总投资1.4亿元,通过对嘉陵江支流沿线4镇17村的道路林带、铁路坡面、农田水系、村庄社区、游园景点等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和农业产业综合开发,重点建设10个生态休闲明星村、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和5个农业综合产业观赏园,计划绿化面积8699.38亩,栽植各类苗木158万株。
“秦岭花谷,氧吧凤县”项目既是突破凤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瓶颈的法宝,又是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既为人们提供了绝佳的宜居环境,又开创了休闲观光和旅游度假的空间,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拉动了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凤县旅游新名片。
古语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清、水秀地干净是我们对水利景区和生态文明的最直接和最深刻的印象,但我们不满足于此,我们深思:凤县水利的未来在哪里?凤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出彩在哪里?凤县借水而兴,因水闻名,必须深挖水文化的独特魅力,终于找到了答案—建设生态文明,走现代水利之路。工程建设中,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巧妙构思,兼顾水利和景观作用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彰显水景观对促进人水和谐的文化功能,实现人、水、景和谐相处。
水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思想的重要源头,水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理应上升到显著位置。这就是我县大型水利项目凤县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的创作初衷和现实需要,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就是宣传作用,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的民族之一,自春秋时期,凤县即为氐羌聚居地,后和当地汉族融合,逐渐形成现在凤县的大部分原住民,因此,凤县素有“羌族故里”之称。为了集中保护、传承、展示凤县羌文化,带动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我县确立了以水利旅游为龙头,大力弘扬古羌文化,加快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的发展思路。
现已建成以嘉陵江为主轴,沿江两岸建设有沿江古建群、金沙古城、古陵江寺、嘉陵江第一漂流、羌族风情园、羌文化演艺中心、石头羌寨、羌文化展览馆等多个羌文化特色鲜明的景观景点,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羌文化主题园区,也是游客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的绝佳之地。
目前示范区已申报国家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丰富的传统文化,浓郁的人文气息,有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羌文化保护传承基地。
文化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教育示范功能。凤县,作为一个老长治县,在流域治理、水保生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过积极的贡献。近些年随着农村人口结构、产业调整的变化,现代水保工程该怎么搞?水保的未来在哪里?又是一个个摆在水利人面前的难题。—个具有典型示范、科技推广、宣传教育的月亮湾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运而生。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治水保土一直是世界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就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我省水土保持工作今后的“三大重点”之一,是新时期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园区现已初步形成,通过参观径流观测小区、文化长廊等水保科研设施,让群众真正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真情守候、爱我水土、保护家园、从我做起”,通过参观学习我县水保成果和经验,让全社会人参与到这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浪潮中来,努力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者、倡导者和水保生态建设的践行者。
近年来,凤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思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坚持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从县情出发,推进生态绿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节能等生态治理工程,形成了一个由生态创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由经济发展得到的资金提升生态创建成果的良性循环。
一是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中心,大力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截止2013年底,累计完成绿化面积21.34万亩、道路水系绿化544km,栽植各类苗木205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2.66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33.6%,林覆盖率达到79.9%。
二是与林业部门结合,实施生态绿化美化工程。相继实施了“双岭双路”百里生态长廊工程、环县城绿色屏障工程、百千万大树大绿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绿化美化工程,建成了以百里水景、百里林带、百里花卉、百里特色民居为主的“百里立体山水画廊”。尤其是2012年启动的“秦岭花谷”建设工程,成为我县文化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
三是与农业部门结合,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中心城镇修建了垃圾处理填埋场和封闭式垃圾台。在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建设生态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房、小型垃圾中转站,建立了农村保洁员队伍,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户保洁、组收集、村运转、镇处理”的工作机制。2011年以来,又创新性地在公路沿线村镇试点建设了垃圾兑换超市,并开始逐步在全县推广,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四是与城建部门结合,实施生态节能县城山体亮化工程。为了达到既要环保节能,又要不失亮化增彩效果的要求,凤县多方论证,大胆创新,采用了先进的太阳能新技术,让太阳给我们打工,对县城周边山体进行亮化。这种星星灯都是太阳能光电转换提供能量,全自动控制、全自动运行,又永不枯竭,节能又环保。
近年来,凤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全国最美小城等荣誉称号。这是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肯定,更是对水利人作为生态建设先驱者的最好回报。
“美丽中国”是我们在十八大中听到的最温暖、形象而又富于诗意的理念,内涵丰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建设美丽中国,需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我们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走人水和谐、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在现有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绿色出行”的意识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滴水、每一方土,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共同谱写“美丽凤县”新的明天……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