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淮安市223001)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lters)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思想,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和落实。1997年,叶澜先生从改革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号召。2006年1月份江苏省部分参与教育实验的中小学也将生命教育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并使用全国首本生命教育读本作为教材。同时,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通过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可以提升其内涵,促进其工作品质的飞跃。班主任工作在本质上可以归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渗透也使班主任工作具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主题,从而存在崇高的意义。
第一,生存技能教育就是首要的生命教育,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安全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同时,结合我国近几年出现的地震事故,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增强期防灾自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带领学生定期进行防震演习,并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而且加强了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上的教育指导。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多发,指导学生认识并抵制有害食品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的学生中,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具有深远意义。
第二感恩教育。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感恩是真正的美德”。感恩教育可以称为爱的教育,因此是生命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笔者通过班会活动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比如在3月8日妇女节中就鼓励学生回家做家务,在父亲节对爸爸说一声谢谢等。此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鼓励学生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并说服家长配合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奉献。
第三,人际关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沟通能力也是比较重要的生存能力,对学生的人格、个性起到决定作用。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生命教育中也需要开展人际关系教育。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少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造成其在与其他学生相处时相对自私或者霸道。为了促进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在班级内开展了“夸夸身边的同学”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赞美和欣赏他人。对于学生间出现的纠纷矛盾,班主任应当在其平静的基础上,耐心倾听和引导,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团结,与人为善,进而提升其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命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关注,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整符合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出现成长的烦恼,也即童年期向青春期的过度时期。为此,班主任需要联合学生家长,为学生普及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指导男生勇于承担,女生则应当自尊、善良,而且在男女交往中有礼有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五,社会责任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笔者鼓励学生清理家庭中的垃圾,在节假日学习做饭,通过做饭养成自立的习惯。在管理班级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锻炼学生策划活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责任教育,推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加深,进而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一,生命教育渗透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思想品德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是奠定学生人文关怀的基础学科。应注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生命与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和闲暇生活,在保持良好心境的同时,学会善待自己,关心、理解、尊重他人。
第二,生命教育渗透下的语文教学。语文是一个国家精神、思想和人文底蕴的缩影。现行的苏教版语文素材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要紧密结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潜心挖掘真、善、美和爱的种子等“人”的终极价值,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事与物共融的同时达到将知识与文化的积淀转变为生命体悟的过程,从而提升对生命的敬畏感。
第三,生命教育渗透下的数学教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训练,都是随着学生生命的成长,所必须积淀的关键技能。数学教学可结合“生活中的数学”,渗透人口、能源、环境、生态等的教育,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拔节的生命律动,从中体会文明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与自然、社会共融。
[1]赵凯.班主任必读[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
[2]张艳红.教育本真与生命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