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龙英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三中学三明市365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为教师进一步与学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学生学习方式、习惯以及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等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框架和学生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此看来,本文对初中实施教学中师生交流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若想更好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当今时代的气息。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信息、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同时能够把历史的大量文字转换成图片或视频,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牢记。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亲眼见识到青铜文明时代的灿烂景象,我在课前搜集关于青铜文明时代的铜器等各种东西,制作成幻灯片,在讲述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播放,让学生在文字了解的基础上,亲眼观看实物,这样学生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文字介绍上,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么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进行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达到构建师生交流模式的教学目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要建立在学生参与教学的基础之上,所以说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如此。
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解决、共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是平等的,而不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多,那么学生就会把教师当做学习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就会更多,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方式等进行指导。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这节课时,在课前我们可以准备几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讲解本节课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如:(1)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2)内忧外患指什么?(3)洋务派主要指哪些人?等等这些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有利于构建师生交流模式,以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历史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与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师生交流模式的构建,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历史教学中师生交流模式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在课前、教学过程中都要加以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师生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尤其是要充分;利用新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时代在进步。总之构建师生交流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竞争,也为我国培养社会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周道贵;带着镣铐跳舞——从我市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谈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2012(08)
[2]江苏东台市四灶镇中学苗效敏;“读、讲、议、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巧用[N];学知报,2010
[3]河北保定高阳邢南中学杜翠格;关于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的思考[N];学知报,2010
[4]常青;刘爱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及实践——把分层施教、合作学习引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