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2015-08-15 00:51范迎春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宗教改革路德教皇

范迎春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发生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开创了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之路。作为这场伟大宗教运动的发轫者及领导者马丁·路德,他所起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尽管后人对他的评价中有不少贬义成分,说他在宗教改革的后期和诸侯、教皇同流合污,“完全站到与群众对立的立场……不仅背叛了下层群众,而且也出卖了本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①然而他对西方乃至整个近代社会的贡献确是不容置疑的。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

16世纪初,西欧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处于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时期,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方兴未艾。随着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斗争中登上了政治舞台。但由于当时的资产阶级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只有以本国的封建政权为后盾,才有成功之可能,这就决定了这次的改革并不彻底。同时,完成这一革命任务又必须从神学入手,因为 “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由宗教培养起来的群众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②这就决定了这场革命运动必然以宗教改革的形式出现。

德国成为这场运动的首先爆发地,也是与它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分不开的。当时的英、法等国由于其经济的发展,王权的加强,都逐渐摆脱了教皇的控制,而德国经济落后,政治分裂,成为教皇肆意剥削与压迫的对象。天主教会控制着德意志近1/2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教会的主教由罗马任命,德意志人民要向罗马教廷缴纳大量的苛捐杂税。与此同时,教皇和高级神职人员的腐化,也加深了群众对天主教会的厌恶与痛恨。特别是罗马教皇在德意志滥发赎罪券,坑害群众,骗取钱财,引起了各爱国阶层的普遍反感与愤怒,从而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意志爆发。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作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首倡者——马丁·路德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根据他的自传说 “父亲是个贫穷的矿工;母亲为了养活我们这些孩子们,只好经常地背负木柴。双亲都不遗余力地工作”。他还说 “我也做过乞丐,挨家挨户乞讨过面包”。③正是这段早期的贫穷生活导致了他对罗马教廷腐败的极度痛恨。此外,马丁·路德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深受奥古斯丁神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出一种信仰至上和神秘主义的倾向。教皇利奥十世在德国各地兜售“赎罪券”,激起了本就对教廷腐败不满的路德的怒火,他于1517年10月31日在维登堡教堂的大门上贴出了 《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 《九十五条论纲》,公开揭露和批判罗马教廷滥售赎罪券的卑劣行径,揭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此后,路德又相继发表了宗教改革的三大论著《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确立了他的宗教改革的领袖地位。对于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因信称义”说

这是路德宗教改革理论的核心。“因信称义”这一术语并非路德首创,它最早出自 《新约全书》,如 《罗马人书》中就有 “义人必因信得生”④、“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⑤、“凡信他的都得到义”⑥的经文。但是,路德对此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 “灵魂称义不因任何行为,仅由于信仰”⑦。即只是由于信仰就可以成为无罪的、得救的、自由的、高尚的、得永生之人。此信条是针对天主教一贯主张的 “圣礼得救”和 “善功赎罪”的教义提出的,认为人们不必通过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仅凭信仰就可以与上帝直接交通,从而建立了人与上帝的新型关系,彻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圣性。他大胆宣称: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靠终生信仰上帝,这才是基督教的正道。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个沉重的打击,也是摆脱中世纪基督教思想束缚的重要标志。

(二)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

路德主张 “基督教在世界上除基督为头外,没有别的头”⑧,“教皇和主教都不是基督的代表,也永远不能代表基督”⑨,唯有圣经才是上帝的启示,是救世的福音,因而是信仰的最高准则。他明确地指出 “凡不以圣经为可靠启示、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⑩这是对教皇作为教会最高权威、基督在人世间代表的公开否定。由此,教皇丧失了对世俗政权和民众的领导权、教规立法权和圣经解释权、赎罪赦免权以及司法审判权的理论依据。

(三)建立民族、平等、廉洁的教会

路德以圣经的权威从理论上否定了中世纪教皇的绝对权威和教阶制,但他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教会,而是要改革教会,组建符合新生市民阶级要求的教会。路德反对罗马教皇控制德国教会,力主断绝同罗马教廷的所有联系,建立德意志本民族的教会。他规定圣餐仪式的献词不再用拉丁语来朗读,而是用德语来诵念。⑪作为市民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路德反对中世纪的教阶制,主张 “我们凡为基督徒的就都是祭司,都是君王”⑫, “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以及属灵和属世的之间,确无差别”⑬。这种 “平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与罗马天主教的 “教士特权论”相对立,反映了市民阶级的平等要求。

由于亲眼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他决心改变传统的礼仪和制度,从而建立一个廉洁的教会。他反对罗马教会制定的繁杂豪华的礼仪,认为上帝的教会只有两项圣礼即洗礼和圣餐,同时简化仪式、废除弥撒繁琐程序和教堂的豪华陈设。除圣诞节、复活节等重大节日外,对一些必不可少的节日合并于周末,不再单独进行。路德还大胆地提出政教分离的设想,罗马教廷只管信仰上的事,至于财产、金钱、生命等事务应由政府处理,皇权应该名副其实。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为西方近代社会追求自由、平等、追求个人精神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路德宗教改革核心就是 “唯信称义”,也就是说人的灵魂要想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直宣称人都是有罪的,上帝不直接与有罪之人交往,教士拥有耶稣基督通过门徒彼得授予的神权,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必须通过教士的中介作用人才能获得拯救。路德的 “唯信称义”说则取消了 “教士与常人的分别”⑭。他说 “我们凡为基督徒的就都是祭司,都是君王”,“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以及属灵和属世的之间,确无差别”。⑮也就是说只要受洗入教,心存信仰,人人都是教士,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都享有与主教同等的权力。他甚至认为,宗教大会也不是只有教皇才能召开,任何信徒都可以召集宗教大会,人只要有信仰,无需任何人代为祈祷或作为中介主持圣礼,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一个基督徒因着信仰,就凡事自由”⑯。此外,路德还指出,信仰的唯一途径就是 《圣经》。教徒个人自己有权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理解 《圣经》,任何人,无论教士、还是教皇,都无权把自己对 《圣经》的理解强加给别人。就此而言,路德第一次使宗教成为个人的事,成为人们精神的自由。路德的宗教学说虽然是以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为前提的,但其中蕴含着强烈的自由、平等与独立的主体人格意识,它使个人的身份由中世纪的基督徒、臣民转变成近代的自由人,开启了近代思想中对人的发现,它也成为我们理解诸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这些近代观念的基础。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也是在宗教问题上得到一个几乎彻底的胜利。”⑰

(二)首开西方近代社会政教分离思想的先声

政教分离的原则,起源于基督教中耶稣对弟子的教诲,成形于新教的 “因信称义”教义。在基督教史上,最先提出政教分离原则的是耶稣。据 《圣经》记载,在回答法利赛人提出的是否应该向皇帝纳税的时候,耶稣回答说,“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⑱。在这里,凯撒代表世俗政府,上帝代表宗教,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政府的归政府,上帝的归上帝”。这句话,被后来的新教徒认为是政教分离原则的教义依据。

早期的基督教徒曾忠实地执行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但到了罗马帝国的晚期,从皇帝君士坦丁开始,基督教成了罗马的国教,开始了与政权的结合。中世纪之后,天主教的教义中因为包含有 “因行为称义”的思想,以及因为欧洲的王权的宗教结合的需要,基督教开始了与政权的密切愈合,王权的代表者往往就是教权的首领,执掌和管理着教会,或者教会被赋予了相当程度的世俗权力,成为近似于政教合一的宗教。

天主教成为政教合一的宗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天主教的教义中包含有 “人因行为称义”的思想。人能 “因为行为而称义”,意思是人通过善行可以在上帝面前称义,即通过各种宗教仪式、善行、赎罪行为等等来获得救赎。因为相信 “因行为称义”,相信行为的正当是得救的手段,因此,天主教倾向于严厉地约束信徒的行为。同样,因为 “因行为称义”的教义,教会也渴望能够在社会上约束世俗百姓的行为,以使世人能通过善行获得的救赎,以建立世上的基督教王国。这种渴望经常变成对权力的渴望,因为只有政权才具有约束百姓行为的权利。这是教会与政权结合的思想基础,也是教权当初渴望与政权结合的动机。

路德的 “人因信称义”的教义,使得他所提倡的教义不倾向于约束人的世俗行为。因为在他看来,善行来自于信仰,来自于上帝,是圣灵在人的内心做工的结果。人去约束的人行为是没有用的,天主教的实践证明是约束不了的,只有依靠上帝,只有上帝才能真正让人行善。保罗说,“哪里有圣灵,哪里就有自由”,指的就是基督徒摆脱宗教律法约束的自由。路德所提倡的新教因为不倾向约束人的行为,也就缺乏与政府结合的欲望,缺乏获得世俗权力的欲望。

同时,因信称义的教义导致的一个直接结论,就是,既然信仰是上帝赐与的,是上帝亲自做功的结果,那么,信仰在本质上是信徒与上帝之间的事,与政府没有任何关系。1523年3月,路德在 《论世俗政权:对世俗政权服从的限度》一文中对教会与世俗政权的权限和区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 “必须将亚当的子孙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上帝之国,第二类属于世界之国”,即教会统治的世界和世俗政权统治的世界。他又说,二者既要严格分清,又可以同时并存,两者的区别在于,“属世界的政府所有的法律,只及于生命财产和世界上外表之事。至于灵魂,只受上帝统治。”⑲他主张教俗两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马丁·路德的这种政教分离的思想不仅强化了国王们的统治权力,而且使国家开始摆脱宗教事物,成为只为政治服务的组织,无疑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三)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在中世纪天主教的教义里,人由于受俗世事物及生活的诱惑,才犯下了 “原罪”,人要重新得救,就必须摆脱俗世生活的影响,过虔诚、禁欲的生活。这种漠视现世生活,视物质与肉体享乐为罪恶的禁欲主义很明显与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现世生活,追求物质经济利益的价值观格格不入,结果,市民阶级对宗教日益淡漠。为了能使基督教重新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使基督教继续生存下去,路德于是就对天主教传统的教义和修行方式进行了批判,肯定了世俗生活的价值。在路德看来,修道士的生活不仅毫无价值,不能成为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由,而且修道士放弃现世的生活义务,是自私的、逃避世俗责任的表现。与此相反,履行世俗的职业劳动在路德眼里则是胞爱的外在表现,是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者关于 “职业”的理论被韦伯称为所谓的 “资本主义精神”。在马克斯·韦伯看来, “这样,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⑳这种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尽职尽责的态度毫无疑问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一切无疑最初是由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引起的,因此可以说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注释:

①朱寰: 《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5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5页。

③耿淡如、黄瑞章:《世界中世纪原始资料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56-157页。

④ 《新约全书·罗马人书》第1章第17节。

⑤ 《新约全书·罗马人书》第10章第10节。

⑥ 《新约全书·罗马人书》第10章第4节。

⑦⑩⑫⑬⑮ 《马丁·路德著作集》第2卷,费城出版社,1915年,第292、314、156、156页

⑧⑨ 《马丁·路德著作集》第1卷,费城出版社,1915年,第352、357页。

⑪ [联邦德国]汉斯·李叶: 《路德传》,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55页。

⑭黑格尔: 《历史哲学》,台北大林出版社,1983年,第662页。

⑯ 《路德选集》 (上册),香港辅桥出版社,1957年,第32页。

⑰⑲[英]伯特兰·罗素:《社会改造原理》,张师竹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4、459页。

⑱ 《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2章第21节。

⑳[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李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页。

猜你喜欢
宗教改革路德教皇
A Brief History of Rome
亲吻修女前,教皇提出警告
马丁·路德成名多亏险遭雷劈?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英国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DIY小卡片“玩”转思想史教学难点——以人教版“宗教改革”一课为例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启蒙文化
教皇演讲遭蜘蛛“骚扰”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