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侠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737)
“通识教育”是在西方国家“自由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大致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综合性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必要知识。这是通识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已经接受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应该继续延伸至大学时期。它们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的优秀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例如语文、数学、计算原理及应用、文献检索等知识,以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严密、清晰的思维能力,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
实践性知识主要是指业务实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公民教育等,通过品德修养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认知分辨能力、批判能力、领悟鉴赏能力,使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上可见,通识教育内容广泛,安排起学生的课时来,自然也比较“占用”课时量。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认为通识教育用处不大,应重点强调专业教育。但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等种种问题的出现。
大学生就业难及师生和家长重视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坚信专业教育和未来的职业有直接的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唯一的要素。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是一入学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希望一毕业就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他们的专业意识很强,恨不得大一学了会计,大二就能实习,大三就有一定的经验,毕业后直接就熟练上岗了。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大都特别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努力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但是对通识课程则比较排斥,通识教育课堂上经常能看到手捧专业课本认真研读的学生。重视专业课固然没错,但如果一味重视专业课则会带来问题,“这样的好处是上手很快,但你会发现,两年后学到的也就只有上手快而已。”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如此说。我们可以引用钱教授的观点把它称之为“短期功利主义”,这种短期功利主义广泛的存在于学校和社会中。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组织策划能力、人文素质水平、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能力。教育理念是明确的,通过科学的教学实施规划,使学生了解这种教育理念,认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目的阐释宣传上都是不明确的,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往往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通过设置一些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等校选课和少量“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的方式进行通识教育的传授,使得通识教育的开展仅以零散课程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本身的特性、接受能力与学习爱好。
多年来,高职的“专才”式教育一直以实用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导向,因此,这种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到了用人单位那里,它们纷纷抱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知识面狭窄、独立性差、竞争力低、不具有创新思维的知识基础和工作习惯、个人素养有待提升等。由此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重视和反思。
然而通识教育不像专业教育有那么快速显著的成效,可能要在毕业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里,才能看到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但是,考生和家长在选择高职院校专业时,仍不能忽视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及质量。如果一所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有所缺失,考生要慎重选择。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表示,中国高校改革不仅要去行政化,更要从教育体制上入手,改变以往的窄口径专业教育,不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培养通用型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都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难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太多,远超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需求,窄口径的大学专业教育,也让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路变得更窄,想要专业对口地就业,就成为一件难事。因为定了的专业很难改变,一路走到社会,才发现工作可选择的范围很小。
而通识教育在与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提供有关知识广度的教育。这种宽广的知识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社会和世界,了解人类知识整体的全貌而不是细节。基于此学生才能有大的知识背景以了解自己在大学选择的专业,进而在毕业后选择自己的职业,使得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社会需要很好地匹配,更容易随时改变自己,适应新的专业。说不定把视野放宽一点,还能够收获很多的机会。
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同时知识老化周期也在缩短。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实现翻番在19世纪需要50年,20世纪70年代缩短到5年。知识折旧定律认为,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的。这些数据表明,短暂的三年高职学习显然无法涵盖未来才会生产出来的新知识,而人的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未来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学只重视专业教育是不够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大学如果把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那些很快就面临过时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也显然是得不偿失的。通识教育可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应用效果,但其是在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打基础,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教授所说“这不是为了当下,是为了二十年后独特而自由的自己,为了二十年后自信、从容而幸福的生活!”
其次,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每个人很难一辈子固守一个地区,在一个单位里从事一种专业。有资料表明,一个美国人平均一生要变换14次工作,换4种职业;一个英国人平均一生差不多有12次工作变动;一个澳大利亚人平均一生要换5次工作,每次工作变动必然需要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提高。而现在,我国的年青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1次工作,一生中至少要换7次工作。因此,就业者不仅要为某一具体职业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在一生中进行多次工作的变换做好准备。通识教育可以提供给学生应对职业和世界变化的知识基础。高职院校学生不能仅仅只关注专业性,因为专业并不一定会伴随其终生。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而且自己也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所从事职业的兴趣,想转而从事另一种行业。当我们面临这种种客观主观的形势变化时,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如果没有通识教育所打开的眼界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就会很难应对这种变化,有可能落伍或者失业。如果在高职教育中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这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大缺失。短期来看,一些专业可能是热门的,但20年、30年以后则不确定。如果有通识教育的准备,学生在未来会较好地应对变化,并且有可能引导变化,这就是通识教育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最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心理品质和就业技能接受检验的过程。而这些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品质和知识技能品质的总和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基础。它们是大学生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基础,而那些就业成功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整体素质好的学生。大学生在校期间仅仅接受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知识、能力和品格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从广阔的角度思考和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这些都是企业、社会所特别看重和需要的。而通识教育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情感、道德与意志、人格与学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通识教育不仅关心如何做事,还关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克服专门教育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贫乏和人格的孱弱、分裂,从而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写的人”。
总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道德、情感以及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具备这些特质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无疑会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开展通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全面”的人,客观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推动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识教育,不是将其与专业教育相对立。今天的高职教育应该是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同时,始终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两种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不能将两者割裂。即“专业优势,通识视野”,这样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1]王鲜萍.从大学生就业难看大学通识教育的适用价值[J].教育探索,2009,(9).
[2]孙建伟,王梦亭,单振辉.试析通识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
[3]柏嫱.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就业竞争力提升探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
[4]钱小龙,汪霞.加拿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