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婉雯 温文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家属对患者的诊疗配合及促进康复起重要作用,急诊留观老年患者多由配偶或子女陪护,当家庭突然遭受负性事件打击,家属面对老人起病急、原因复杂、变化快、病情严重,威胁生命等现状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1]。不同入院次数留观老年患者家属在医院环境、工作人员、就诊和治疗程序等往往有不同需求,目前因急诊工作特殊性,医护人员更多的是关注患者的抢救和诊疗工作,和家属进行有效交流沟通时间少,家属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从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有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医疗纠纷。为此我院于2014 年12 月至2015 年2 月调查100 例急诊留观老年患者家属的需求,为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100 名急诊老年患者的家属,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慢性病老年人。②愿意参加本研究。家属纳入标准:①陪同老年患者急诊留观且情绪稳定②理解并能对问卷内容做出判断③愿意参加本研究调查。按照有无陪护经历分为初诊组和复诊组各50 例,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情况、与患者关系、入院前是否与患者同住等背景信息是无差异的,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医疗费用用上是存在统计学意义的。(P ﹤0.05)
研究者在我院急诊科向留观老年患者家属发放问卷,让初诊和复诊的老年患者家属自行填写20 分钟,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100 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急诊留观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下降,伴有慢性病,一般不容易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来,起病隐匿,症状表现多不典型[2]。病情进展快,一旦发病常为急性发作,甚至是多种疾病同时发现。老年人疾病又有其特殊性,发病后经常会发生意识上的改变。而照顾老年患者的家属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此次调查的平均年龄在(38.70 ±10.70)岁。大部分处于中年到老年阶段,工作、社会压力较大,大部分家属都是有长期照顾的负担,需要给与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因此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建立信任关系,主动和家属沟通,倾听家属的想法,给与照顾者情感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1]。这样更能说明现代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发展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对象不仅是患者,也包括健康人,且强调护理的服务对象应是一个具有生理及社会心理需要的整体[3-4]。
老年患者一旦入院,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据Rosen[5]的家庭系统论,家属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实体,家庭的任何一个个体发生健康或生活的改变将影响其他的家庭成员"家属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情绪状态等可以帮助患者获得医疗手段以外的、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有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反之就会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家属是老年患者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了解急诊老年患者家属的需求,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维持家属的身心健康,应重视发现和满足急诊老年患者家属的需求[6]。
初诊和复诊患者家属的需求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急诊留观室的特殊性:病人流动性大、留观病短、病情易反复、医生相对不固定及急诊留观环境、人员复杂等特点,导致病人有急躁、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7-8]。家属的各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不足,工作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家属进行的健康宣教,另一方面也由于部分医务人员的知识缺乏,无法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医院应该采取相对应的对策:一是应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及职业感。二是应加大对人才的引进,适当的减轻护士工作量。三是应加强护士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初诊和复诊患者家属的需求范围是存在差异性的,但是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需求上两者的意见是一致的,都居于第一位的,与患者病情有关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需求仍是最重要的需求,这与很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9,10]。但是复诊患者家属在这方面的需求比初诊入观的老年患者家属的需求略高,分析原因为,复诊老年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所了解,而且病情相对于初次入院老年患者更为严重些许。更加焦虑,想急于知道各项检查结果,病情的进展。而初次入院患者由于首次患病且病情相对于复诊患者轻点,恢复能力比再次入院患者快,家属担心程度比复诊患者家属低等[11],老年人起病急,家属在无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老年人生命忽然受到威胁,医务人员首先要解除患者病痛和挽救患者生命,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提示让急诊老年患者得到优先救治,准确及时地抢救患者是对家属的最大安慰[12]。
2.2.1 初诊患者家属需求分析
初诊患者比复诊患者更关注医院环境和陪护照顾技术方面,在医院环境方面,分析原因是,初诊患者家属由于初次入院对环境又是陌生的,往往需要有人去给他们做相关介绍指导。但由于急诊急、忙、杂的特殊性。很少会有专人会给初次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做环境方面的介绍,有部分病人家属由于无法及时取药,而导致患者用药不按时,从而延误治疗的最好时机。为此医院应采取相关措施:一是应有专门的人员带首次入院的患者去缴费。二是在急诊收费窗口及取药窗口应加大显眼的标识,让初诊患者家属可以即时找到,防止急诊老年患者家属因环境陌生而加剧其焦虑和不安的心理。三是医院应设立导诊台,每天有专门负责导诊的护士,且导诊的护士应该有一定的年资。可以为患者介绍环境的同时也能安抚患者不安和过分焦虑的心情。
在陪护照顾技术上在应加强对初次入院患者家属的宣教。在陪护照顾技术上的方法上,护理人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初次入院患者,应与之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运用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通过讲解和示范。医院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一是医院在就诊大厅中应设立相关资料的小册子,供患者取阅,也可用大厅的屏幕播放相关的陪护技术的视频。二是可以让复诊患者家属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解答一些初诊患者的疑问,这样不仅增加了初诊患者的信心,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2.2.2 复诊患者家属需求分析
初诊和复诊老年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诊断及病情、医疗费用、疾病相关知识、家属住院陪护方面是存在差异的(P ﹤0.05),但是复诊老年患者家属更关注患者病情和医疗费用。分析原因为复诊老年患者家属长期照顾患者,且长期背负较高的医疗费用,对这方面的需求会明显高于初诊的老年患者家属。其次由于患者一旦出现疾病,家属都会立即转往大医院,争取得到最好的治疗,这无疑增加了患者家属的负担,尤其是那些自费的患者家属要长期背负高昂的费用,这些患者家属更需要医务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怀,但在自我舒适度方面是不存在差异(P >0.05)。结果是家属对自身的舒适度要求较低,主要是可能因为老年患者家属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到照顾患者上去了。从陪护时间上看,这些家属都是主要的照顾者,更是家里的中流砥柱[11]。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应该提醒家属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要注意劳逸结合,当身体不适时,即时就医,照顾时间不宜过长,最好采取轮流照顾的方式,减轻照顾的压力。
两组陪护家属都希望有医院的医生来给他们进行相关指导,这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是相符合的,在医院最相信的人总是是医生,家属们总是认为医生是万能的,为此医生应在查房过程中给予患者及家属指导。阅读资料也成为家属的不可少的获取信息指导的工具。这要求急诊应制定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知识的小册子,分发给不同疾病的家属。通过小册子提高病人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了解疾病的症状,从而使减轻家属的焦虑,能鼓舞和安慰病人使其增强病人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通过这些措施使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相处融洽,增加病人及病人家属其对医疗护理措施的信任度。
对于护士的希望获得指导的需求不够高,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护士工作忙,予指导时间少。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家属提的问题,护士无法直接回答和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因此,护士应该要强化健康宣教的意识,同时医院也应该定时开展相关的培训课,让护理人员多方面提升。
复诊患者家属除了想从医护人员处获得信息和技能指导外,也对患者家属、医院陪护、病友家属的需求也高,说明复诊急观老年患者家属是多方面的获取疾病相关信息,可以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是患者的疾病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甚至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初诊和复诊留观老年患者家属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要求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操作能力,在工作中给予老年患者家属更多鼓励和支持,做好疾病治疗、健康教育,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
[1] 高玲,薄惠云,徐奕旻.多次急诊就诊老年患者的家属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6):37 -38.
[2] 高仲阳.老年人患病特点及用药安全[J].天津药学,2001,13(12):68 -70.
[3] 黄莹.社会支持对糖尿病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 19(73):53.
[4] 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5 -7.
[5] RosenEJ. Familiesfacingdeath. Lexington[M],LexingtonBooks,1990:334 -338.
[6] 卢静梅.急诊危重患者家属需求现状调查分析[D]. 长沙:中南大学,2008 .
[7] 王梓凌.急诊观察室病人的心理需求调查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1):47 -49.
[8] 袁静,潘玲燕,潘文静,等. 急诊观察室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7):1577 -1578.
[9] 李芝,郅青霞,陈小红.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47 -104.
[10] Lee1 YM,Chien WT,MackenzieAnnE.Needsoff amilieswitharelativeinaeritiealcareunit Hong Kong[J]. JoalofClinicalNursing,200O,(9):46-54.
[11] 祝秋萍,周海芸,陈慧娟. 不同入院次数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差异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17):63 -64.
[12] 黄春玉,曾霞,陈碧秀.车祸伤患者家属需求调查与应对[J].天津护理,2006,14(8):158.
[13] 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