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波(黑龙江大庆市油田第三采油厂第五油矿采油七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在聚驱采出井刚进入低含水阶段时,实施压裂后,含水保持平稳或继续呈下降趋势,产油量大幅度上升,采油速度加快,但由于压裂形成的高渗透条带为剩余油聚集创造了条件,含水低值可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含水回升趋势有所加快,聚驱采收率基本保持不变。在这个阶段压裂时,需重点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井区剩余油相对较少时,聚驱受效形成的油墙较薄,压裂造缝易穿过油墙,导致聚合物溶液突进,影响聚驱效果。因此,在区块剩余油较少时,应慎重选择在含水低值期压裂。
内插式下偏杠铃节能装置由连接法兰、杠铃平衡体以及电机三大部分组成。
2.1 连接法兰。把杠铃配重体与抽油机尾部连接在一起,起连接作用,法兰与抽油机尾部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它与杠铃配重体通过法兰上的12个螺母连接。
2.2 杠铃体配重。杠铃体配重由支架和杠铃体组成。如果杠铃片六片完全加上,形成的平衡重可达1500kg。另外,杠铃片还可以根据平衡情况进行添加或减少,使平衡达到最佳状况。
2.3 由于节能改造后的抽油机实耗功率下降,有的电机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状态,配置小功率电机,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3.1 常规抽油机的优缺点:
3.1.1 结构简单;
3.1.2 能耗大;
3.1.3 调平衡时受到平衡调到家限度;
3.1.4 直接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更换,费用高、投资大;
3.1.5 易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减少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3.2 抽油机与下偏杠铃抽油机的优缺点比较
3.2.1 降低能耗;
3.2.2 可以根据平衡情况进行添加或减少杠铃片,使平衡达到最佳状况;但也有的抽油机安装后不平衡,已将杠铃片拆至最低仍不平衡,最终拆卸;
3.2.3 加装下偏杠铃费用低、投资小;
3.2.4 改善了受力状况,延长了使用寿命。
4.1 下偏杠铃实现的方法
将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改成下偏杠铃抽油机,是在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的游梁尾部增加一个下偏杠铃,实际聚驱开发中,油层动用状况不均衡是影响聚驱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采取压裂改造措施,最大程度改善油层动用状况,促使聚合物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聚驱采收率,可以最终达到提高聚驱开发效益的目的。在具体的压裂选井选层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块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以上选井选层原则,才能确保聚驱压裂初期效果和较长的有效期,降低减速器的峰值扭矩,实现节能。
4.2 下偏杠铃工作原理
目前常规抽油机和偏置式抽油机均采用曲柄平衡,由于主力油层层段较短、聚驱开发周期时间较短,在有限的压裂措施改造过程中,合理组合压裂层段,最大程度地提高潜力层段动用程度,对于保证压裂措施取得好的效果和效益非常重要。压裂工艺设计中,为了实现地质设计,我们分别采用了三种压裂方式:一是正常情况下,采用普通压裂工艺;二是一个压裂层段内需要压开多道缝时,采用多裂缝压裂工艺;三是当压裂层段各层小于1.5m时,采用薄隔层压裂工艺。从实际应用状况看,三种工艺管柱都适用于聚驱压裂,减小电动机的输入功率,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4.3 下偏杠铃节能原理
4.3.1 在不同聚驱受效阶段应用压裂改造技术,压裂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压裂的最佳时机应选则在含水低值期。
4.3.2 选井选层技术是聚驱压裂的关键技术。在压裂选井选层过程中,加强综合分析,精心研究聚驱过程中剩余油饱和度场、聚合物场的变化规律,精细分析储层动用状况和潜力,是实现聚驱压裂措施“增油、防聚”目标的基础。
4.3.3 为保证压裂后井下工艺能达到“提液、防砂”的要求,聚驱压裂工艺配套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优化。
4.3.4 完善的单砂体注采关系,可保证聚驱多向受效,可保证压裂后提液幅度较大,稳产时间较长,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效果。
2014年9月,采油七队共安装了14口内插式下偏杠铃。抽油机型号均为CYJl0-3-53HB。安装后的井及时录取电流,出现反电流的井,维修班及时进行了调平衡。但有两口井维修班多次调整平衡仍是反电流(无泵况问题),平衡已调到家,已联系厂家待拆卸杠铃片来调整平衡。本矿通过记录数据可以看出:平均综合节电率为14.83%,单井日平均节电32kwh,平均单井系统效率提高4.10%。单井措施效果明显,实现年节电11680kwh,电价按0.631 8元/kwh计算,获效益7379.4元。下偏杠铃节能改造单价是2.99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8个月。
6.1 在游梁式抽油机的尾部加装复合平衡重,改善了平衡状况和受力状况,使抽油机运行更加平稳,可有效延长抽油机的使用寿命。
6.2 通过对游梁式抽油机下偏杠铃的节能分析得出:平均单井节电效果达14.83%。单井日平均节电32kwh,平均单井系统效率提高4.10%。节能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倪国军.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改造[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1.20-21.
[2]王秀芝.抽油机井节能潜力分析及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