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南 东方 572600)
在普通的石化企业中,锅炉用水量会占到企业中总用水量的四成以上,而可以加以处理回收的凝结水会占到锅炉用水量的四分之三。凝结水含盐量低,温度高,品质高,倘若不充分使用排出的凝结水,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严重的污染环境,所以,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利用一种重要的节能节水措施,但是,在回收处理凝结水的过程中所需的处理费用很高,而且工艺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结合炼油厂的现状,选择合理的回收方式。
普遍来讲,按照凝结水的回收跟大气的相通程度,可以把凝结水回收系统主要划分成两类:分别是开式与闭式。而按照凝结水的利用特点,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方式,主要包括:换热利用、还原利用与闪蒸利用。
1.1 开式凝结水回收系统
开式回收系统就是在回收与充分利用凝结水的时候,回收管路的一边是敞开于大气的,往往是当中的集水箱跟大气相通。这个系统简单方便、初始阶段花费较小,但是经济效益比较差,并且凝结水是跟大气直接相通的,大大提高了凝结水中的溶氧浓度,会在很大程度上腐蚀设备和管线。这种系统比较适合用在低压凝结水回收于二次蒸汽量不多的系统中。
一旦这种系统得到了使用,要有效控制冒汽量,最终有效降低热污染与能量的损失。
1.2 闭式凝结水回收系统
这个回收系统是指凝结水集水箱和全部管路均为稳定压力的形势下,系统都是处在一个封闭状态。凝结水中的很多能量都被回收了,只有少量热量消失在凝结水管网中;因为系统是封闭的,才能有效确保水质,保证设备和管线不会受到腐蚀。闭式系统跟开式系统比较,在很大程度上较少了二次蒸汽量和凝结水管网管径。闭式系统是现阶段回收凝结水的较好方式,使用起来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设备的使用寿命比较久,但系统所需的初始开支比较大。普遍来说,当凝结水压力超过0.3MPa,而且凝结水水质并无受到严重污染,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闭式回收系统,如果压力在0.3MPa以下,闭式回收就会花费较多的费用,这时则应该换用开式回收方式。
2.1 必须选择合适的凝结水回收系统,并且确保能控制好凝结水回收系统中的适当相关量,尤其要确保准确的凝结水量、凝结水压力与温度。凝结水中的压力与温度是做好凝结水回收的重点。使用怎样的方法和设备来布置回收系统中的管网,看是否有必要采用二次蒸汽,都必须根据当时的凝结水压力和温度来定,目前在选择凝结水系统的时候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利用物理法除油除铁去除杂质,另外一种是先除油去除杂质然后用化学水处理法去除水中离子。前者要求凝结水来水品质高否则利用率较低只能作为循环水补水而不能做为除盐水使用,而除盐水的价值是远远高于循环水补水的价值的,后者的工艺则可以直接生产出高品质的除盐水,相对来说利用率较高,但是工艺比较复杂。
2.2 在安装工艺管线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2.2.1 凝结水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汽轮机凝结水与工艺凝结水,可以有效减少回收费用。如果检验发现汽轮机凝结水的指标符合相关要求,则可让其直接进到除氧器中,以便当成产汽设备的给水,剩下多余的可以送至除盐水站,将至变成合格除盐水。针对那些可能受到污染的凝结水,一定要进行相关处理,在确保达到了回收指标后,才能送至凝结水站再度利用。
2.2.2 高压凝结水到低压凝结水排向的过程中,会闪蒸出蒸汽,最终导致出现汽阻,因此,凝结水管道要结合各个蒸汽压力等级进行设置,如果局部只存在少量高压蒸汽凝结水,不能借此构成独立管网,并且两级蒸汽压力差比较小,可直接接入下一级凝结水管道;要不然就必须通过闪蒸罐回收二次汽后,再跟低一级凝结水管道相接。
2.2.3 应在装置的内部使用凝结水,剩下的多余部分,或者需要处理的多送到界区公用管网。对于可以在装置中通过凝结水加热工艺除盐水的,则应该首先考虑在装置内换热,在温度得到有效降低后再将其接入凝结水回收管网,以便有效降低管网中的二次汽,更换的输送凝结水;要不然就要全部输送到凝结水站或原水换热中,将凝结水的温度降至低于60℃,才能符合凝结水设备的进水温度要求,只有将原水加热到温度35℃左右,才能方便水处理工艺中的除盐步骤,当除盐水的温度得到了真正的提升,便可有效降低除氧器中加热蒸汽用量。
现阶段,很多项目都是把凝结水全部送到凝结水站换热,这样往往会发生冷源不足的现象,需要耗费很多循环水才能做到凝结水的真正冷却。所以,当务之急,必须探索出新的方法加大装置内凝结水的热利用效率。好在现凝结水工艺中基本上都匹配了余热回收系统,目前主要用于换热的冷源有装置的低温热水,低温除盐水等等。
2.3 凝结水回收系统中的疏水器是相当重要的设备,正确的选型和安装,是确保凝结水回收系统能否有效回收处理的关键所在。
[1]杨秋新.炼油厂蒸汽凝结水的精处理与回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1):12-14.
[2]鲍云娇.石化行业几种蒸汽凝结水常用净化技术[J].福建化工.2005,(2):37-39.
[3]孝玉芳.世界聚乙烯生产工艺开发[J].国外塑料.2005,23(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