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新安边作业区,陕西 榆林 710012)
因为在开采石油的过程当中,地质情况是首先需要考察的内容,因为不同的地质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当中,会由于地质情况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采油率。有关部门在石油开采的过程当中经常会考察地质的特征和规律,特征和规律这两个词看似差不多,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我国在石油勘查以及开采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较国外的一些技术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为了能够使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查技术有着飞跃性的进展,就需要在不断的努力当中发现并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掉毛病。下面将会针对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进行展开性的进行具体论述[1]。进而从中探索出勘查石油技术的最好的方式和方法。
作为一种常规能源,石油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为了提高对石油勘探开采效率,加强对石油地质结构演化史、积淀演化史以及石油成藏史进行研究,深入了解石油的移动方式、方向,对于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石油地质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是寻找石油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石油运行规律的探索研究对于石油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前几年的石油开采和信息发掘的过程当中,我国有关部门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地质是随时都在进行着微妙的变化。早在很多年前我国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进行了探索,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在42井发现了块状厚层含油砂岩,这一发现非常的重大,随后对于砂体成因类型以及对地震勘查技术已经恒为了勘探工作的主要目标。我国在完成了对渤海湾盆地的勘查之后又对一些其他的相似地区也进行了勘查,也就是关于沉积的认识特征不同,虽然时间段不同,但是先后也有着很多类似的发现,这一情况的发现充分的说明了对石油地质规律的探索[2]。
对于不同的地质往往有着不同的内部构造,我国勘查队通过自身不断的勘查和努力最终发现了构造特征与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国石油勘察队在对断裂背斜构造成因进行总结的时候,分析了不同时期地质状态的不同于构成,其中主要分为四种状态,首先是边界断层形成背斜,还有拱张形成背斜以及逆牵形成背斜和断层走华分量形成花状结构等。综上的这些分析都是不同时期对于地质特征和规律进行的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地质勘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着创新和研究。从起初人们对于岩层表面的研究深入到内部的研究,这种由外之内的研究将会有助于未来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和壮大[3]。
在石油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随着对勘探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对砂体成因认识的不断深化,勘探工作不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沉积特征的不断总结分析,反映出人们的认识从单纯的构造分析逐步过渡到体系分析,从总结沉积的构造特征发展为研究、分析沉积的形态特征,最后不断探索、分析、归纳其成因的规律。
在石油地质勘查的过程当中,油藏的分布规律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研究的重点内容,一旦有关部门掌握了油藏的分布规律就会在开采石油的过程当中节省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和物力,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和价值的。例如在我国的吉林地区,人们对于石油分布特征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当中,从起初对于石油发展的分布特征为换状、复试相聚分布等,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人们对于油藏的认识从外在的特征分析演变至内在的规律分析,从控制因素分析演变为因素联系分析。在传统的油藏理论当中,人们对于油藏的认识正在逐渐的演变着。
在不断的勘探开发中,人们对油藏特征与规律不断了解,特别是对环状分布、相势分布、复式积聚分布等特征的了解,人们的认识逐步从过去的样式分析转移为成因分析,从控制要素分析逐步转移到各要素的联系分析,从描述油藏特征发展为研究内在规律等方面。因此,我们在研究石油的油藏规律中,不断加强对新兴石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运用,深入研究油藏的分布规律,不断探索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成因,并进行科学的分析。
对于地质规律进行研究的时候,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技巧,这样才能够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有着更快的发现和进步,要想对石油地质勘查有着更快更新的发现,就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其进行勘查。除此之外,合理的对一些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进行分析,也会很大程度的提升研究的价值。在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于研究的顺序有一个基本的思路,笔者建议首先从几何学开始,在研究运动学以及动力学,这种研究的方法较为科学,是非常可取的。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单凭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很多时候需要将一些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因素进行结合,从中提取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从而通过正确的判断和认定来举一反三的进行推理,最终一定会有所突破[4]。
有关工作者在确定了正确的研究思路之后,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工作方法来完成研究的内容。在石油勘查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受到很多不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往往会阻碍石油勘查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了免受不定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这就对于石油勘查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在面对着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需要工作管理者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的措施,用完整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在规律研究的工作当中,通常会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为了能够在保证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减少经费的支出,就需要更多的经验,通过参考、借鉴实际案例来对不同地质单元、层次的石油进行本质的研究,进而从中发现一些有用而定数据资料[5]。
作为一种常规能源,在太阳能、核能、风能等各种新兴能源的冲击下,加强对石油能源的勘探开发,提升石油的综合利用效率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当前对石油勘探开发的认识,笔者简单的介绍了一些我国石油地质研究中特征与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工作不仅仅对于工作人员的个人身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还对工作人员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综合各种情况才会顺利的完成石油地质的勘查工作。只有对规律进行突破性的认识,才会在地质工作者的研究下,系统的规律认识性将展现出来,从而用正确的思路去指导。
[1]同长辉,王安,严淑梅,等.砂砾岩扇体成藏过程的定量化分析——以东营凹陷胜坨油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17(01):9-11.
[2]沈朴,张善文,林会喜,等.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综述厂[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17(04):4-8.
[3]宋国奇.浅谈油气地质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04):01-05.
[4]曹振秋.测试技术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14(07).
[5]侯贵廷,衣学磊,钱祥林,赵维明.超长电磁波遥测技术在渤海深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1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