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亚坤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产业竞争力是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获取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作为苏州支柱产业的物流业,其竞争力研究更具深远意义。
本文通过对苏州市范围内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国有控股物流企业、集团型企业苏州分支机构、本土民营物流企业、外商独资或者中外合资物流企业等第二方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含快递业)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苏州物流业竞争力的现状以及制约苏州物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路径。
2.1.1 地理位置。苏州处于长江三角洲金三角区位,区内有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沪苏杭高速、沿江高速、苏沪高速,是中国高速公路网最密集地区,高等级公路已经达世界先进水平。苏州是长三角“十”字型城市带的节点处,苏州物流业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
2.1.2 人力资源。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全市各类物流业从业人员100 万左右,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65%,本科生占30%,硕士以上占不到5%,博士以上几乎没有,整体学历层次偏低。调查同时发现,操作层面员工流失率高,30-40 岁的年轻劳动力极其紧缺。另外,80 后、90 后年代特征明显,员工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自由度的要求比较高,工作中不能吃苦,努力程度不够。所以,企业通常会出现结构性人力资源紧缺,基层作业人员“员工荒”现象较为普遍;高级供应链管理人才并不缺乏,但是活跃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并不多,极大地影响了苏州物流产业档次的提升。
2.1.3 资金来源。资金是企业的动脉,资金的宽余程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调研的苏州物流企业中,70%的企业表示有比较固定的融资渠道,30%的企业表示资金紧张,其中极少部分企业表示根本没有融资渠道。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跨国性或者全国性的集团企业在融资渠道方面基本没有问题,而部分民营小企业由于信用能力以及政策的影响,融资困难,生存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2.1.4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程度。由于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高,物流公司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方面投入也越来越大。如某物流企业服务客户的产品70%以上是电子产品,公司需配备20 多辆装备气囊、防震卸货系统的飞翼汽车,同时购置德国奔驰汽车专门做长途运输,另外购置高品质车头,在全国区域公司实行联合甩挂,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水平。在信息化手段运用方面,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有相关的系统管理软件,如GPS 跟踪系统软件、仓库管理软件等,近50%的物流企业还自行开发了ERP 系统,信息化水平程度较高。
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3 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总产值13 015.7 亿元。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增长迅猛,实现产值1.3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45.4%。其中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3 878.5 亿元、2 761.1 亿元和2 835.5 亿元;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增长高于新兴产业产值平均增速,分别增长11.4%、10.1%、10.2%和12.6%;进出口总额3 093.48 亿美元。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必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苏州物流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2.3.1 营业收入。调查企业中20%的企业营业收入超过4 亿;30%的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 亿元;其余的企业营业收入1 000万以下,几乎都是民营物流企业。可以看出,不同类型企业间营业收入水平相差很大。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民营企业总体营业收入比较低。
2.3.2 质量控制体系与管理控制体系。大多数企业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内部管理体系,80%的企业通过了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了内部管理和审核体系。
2.3.3 增值服务。调查的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业务收益来源于自营业务,而且是主营业务,40%的企业物流增值服务收益比例达到10%。
2.4.1 多元化经营主体。据调查,苏州大中型的物流企业经营时间在15 年左右,这些企业伴随苏州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运营经验,也逐渐成为苏州物流行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代表了苏州物流业甚至中国物流业的先进水平,是苏州物流业整体竞争力的体现。从业务情况来看,80%的物流企业属于综合物流企业,从事包括运输、仓储、货代、报关等全部或者部分环节的物流业务,为了争取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周到全面的服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客户设计一体化的物流方案。
为了全面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转型升级,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物流企业,不断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已经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
2.4.2 集聚区情况。江苏省的3 个综合保税区、1 个保税港区均在苏州,苏州的保税物流在全省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也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太仓港正在积极申报保税港区,常熟国际物流产业园、吴江保税物流中心、吴中出口加工区也将全力争取叠加进口商品展销、展示、集散等功能,升级成为综合保税区。目前,物流集聚区设施完备,服务功能更齐全,基本能够满足入驻企业所需要的各项服务,内部管理也更规范,服务水平和服务档次不断提升。
以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为例。截止2014 年2 月,综保区累计入驻各类市场主体150 家,包括工业企业74家,贸易企业26 家,物流、金融等其他服务业企业50 家,累计项目总投资31.88 亿美元。其中保税加工项目主要来自台湾、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电子、精密机械、新材料、家用产品、汽车零部件等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的产业。
2.4.3 竞争情况。从苏州2013 年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看出,苏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江苏省22.5%;进出口总额占江苏省的56.2%;出口总额占江苏省的53.4%;进口总额占江苏省的60.2%。从以上各项指在江标苏省的占比情况看,苏州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省范围内有绝对的优势,也为苏州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十二五期间,整体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物流业总体规模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市社会物流总额继续保持年均增长近15%的水平,占全省物流总额的1/3。另外,物流运作效率明显提高,运作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3 个百分点。
苏州物流在全国以及江苏省范围内总体规模和竞争实力都非常强。全国84 家5A 级物流企业中苏州有3 家,188 家4A级物流企业中苏州有30家,而江苏省50 强企业中苏州有11 家。
良好的发展机遇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苏州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以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为龙头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成本明显下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服务亚太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地位。《江苏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把苏锡常地区定位为面向国内、服务全球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西翼次中心、制造业国际分拨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提出苏州应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保税物流,整合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提升国际物流发展水平,壮大第三方物流,提高全球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国务院赋予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优惠政策,形成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也使得苏州与周边城市争夺有限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多数企业都能提供仓储、运输、货代等综合物流服务,有比较明确的细分市场,服务高、中、低端不同层次的企业客户。通过不断创新,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来改造提升传统物流运作模式,探索实现海港—港、空港—虚拟港、陆港—公路港等物流一体化集成,发展供应链管理、工贸结合、物商互动等综合服务型物流新模式,不断涌现VMI 和DC 等先进物流业态。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规模、实力、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尤其中小民营物流企业数量多、分散、规模小、面临经营困难;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规模大、发展势头好、管理规范,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外资物流企业,其优良的企业文化不可比拟。
国有控股或国有全资子公司,有强大的资金保障、信用基础以及信息优势,政策把握度比较好,与相关部门沟通比较容易,融资渠道畅通,垫付资金能力强,通常能在大型项目招投标中获得绝对优势,同时利用资金优势还能从事一些诸如金融供应链等比较高端的业务。
集团型企业有总部强大的资金以及各项资源做保障,可以实现总部范围内各项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包括人员、车辆、资金等,充分利用总部全球或者全国的品牌优势,与总部之间既有业务的联系又有独立经营的自主权。
国有企业在经营中主要在是机制问题,采用的是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利润需上交总部,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包括价格、经营手段以及业务创新方面缺乏自主权,明显的权责不对等,目前有人员流失现象,改制的呼声也比较强烈。
广瑞物流是典型的中小民营物流企业代表,位于传化公路港园区内,以运输业务为主,有20 多名员工,用工制度并不完善,主要是成本压力较大,自有车辆少,其业务主要靠长期形成的客户资源,主要是凭价格优势和经验优势,服务水平与大企业差别大,并且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沟通相对困难,更没有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
调查发现,大部分物流企业还是集中在传统的仓储、运输、货代业务上,资源分散,全市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达14 000多家,其中名称中带“物流”的企业8 400 多家,名称中有“货代”字样的5 000 多家,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管理粗放,严重地影响到了苏州地区整体物流效率。
目前,苏州物流园区几十家,入驻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园区内运输、仓储、报关、加工、金融、信息等服务功能,园区内各项功能日趋完善,但是也存在功能交叉、资源不能完全共享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物流效率。
苏州第四方物流还未真正形成市场,有条件的企业只是为了竞争的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争取客源,利用现有人员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整体设计方案,而且没有成立专门的方案设计或者咨询部门,并非真正意义上供应链管理。
多数物流公司自有车辆占比都非常小,大多数依靠社会车辆,通过与社会车辆签订运输合同的方式与其形成比较固定的合作关系。同时,通过这些社会车辆解决公司的业务波动问题,尽量减少公司内部固定人员开支和车辆维护费用。但是种方式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大量的货损、丢失等问题,虽然保险公司赔偿一部分损失,但是协调沟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车辆运输管理中,搬运工和驾驶员的责任心、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对产品的了解程度等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实际运营中,这两类人员更多的是社会人员,非内部正式员工,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人员分散,管理困难,根本无法接受比较系统的企业文化以及业务培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水平。
在所调研的物流企业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企业几乎为零,硕士学位的企业人员比例小,大多数为本科或大专学历,而一线从事运输的司机、从事搬运的搬运工学历水平更低,流动率比较大。根据调查统计,苏州整个物流行业大专学历人员达60%-65%,本科占30%-35%,硕士以上只占5%左右,苏州物流人才整体学历水平非常低。
而苏州供应链管理高级人才并不缺乏,但是到第三方物流企业供职的却不多,可能的原因是高级供应链在苏州还没有真正的市场,供应链管理水平不高,这些人才即使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无用武之地。
企业间培训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差异性较大。大型国有企业或国资控股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企业非常重视培训,而且基本以内部培训为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一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只有入职时的简单培训,入职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主要靠经验式的管理,无法保持公司长期的竞争优势。
大多数企业虽然有比较长远的企业战略,但是还是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通常的做法是上大项目时,盲目招兵买马,一旦项目没有成功,招聘来的人又不能立即辞退,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浪费。
政府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负有非常重要的监管责任,尤其是对危险品运输和仓储监管。少数企业自律性很强,投入巨资建设消防系统,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和成本问题还达不到规定的消防安全要求。
另外一个问题是运输超载问题,这与运输货品本身价值有关系,少数企业根本不存在超载问题,如电子产品或其他价值比较高的产品,但是对一些大宗货品来说,超载现象极其严重。通常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遇到超载问题都是以罚款处理,其实是默认了超载行为,而严格按照规定不超载运输的企业运营成本过高,在竞争中生存不下去。外地进入苏州地区的车辆有超载现象很难处理,对苏州物流企业来说会形成一定的成本压力,通过罚款只能增加企业的负担,有的企业甚至把罚款计入成本中。从长远看,超载问题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影响了苏州物流企业长远竞争力,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遵守法规、有序发展。
营改增是基于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而提出并设计的政策手段。长期以来,中国服务业使用的是营业税的税制,由于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流转环节多了以后,税负会加重。从2012 年1 月1 日起,开始试行实施营改增,这样企业主要涉及两项应税服务:一是交通运输服务,按照11%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另外一项是物流运输辅助服务,按照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具体到各个物流子行业中,交通运输业中的陆路运输,由改革前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仓储、港口服务业由改革前的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但是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装卸搬运业由改革前的3%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
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从事仓储、货代等辅助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后,税负基本保持不变或有少量增加,但是对于运输企业来说,改革前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税负明显增加。营改增后运输途中加油站无法提供可以抵扣增值税的发票,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
2012 年8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标准工作部与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12 年新版《物流标准手册》,新版手册共收录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667项,并且在2011 版的基础上新增了国际货代、危险品物流以及纺织品、化工品、塑料制品等其他类物流标准。同时,国家还颁布实施了多项国家基础性物流标准,如《物流服务类标准》、《仓储、装卸、搬运类国家标准》、《物流信息化国家标准》。另外,国家还颁布了多项国家专项物流标准,如《农产品物流国家标准》、《汽车物流国家标准》、《冷链物流国家标准》、《化工物流国家标准》、《钢铁物流国家标准》、《家电物流国家标准》、《医药物流国家标准》、《出版物物流国家标准》、《口岸物流国家标准》等。
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还是凭经验进行管理。虽然有国家标准,但是运作和实施还是缺乏规范的标准管理。
4.1.1 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有效有序整合物流业,提升物流企业核心价值。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采取兼并重组、合作联盟等方式,充分挖掘物流整合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目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在产业内进行精细化分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紧密协作,提升物流质量和规模效益。另外,大力发展扶持市场高增长的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新兴物流市场和技术。
4.1.2 制定相关政策保证物流业有序发展。交通运输业是物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尤其大部分公路运输负责整个供应链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其服务质量、水平都非常关键,政府应该尽可能制定一些相关政策鼓励运输企业的发展。针对营改增运输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部分地区已经出台过渡性政策,天津市提出对税负增加较多的企业按照实际税负不超过3%为限,超过部分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江苏省也表示在交通运输物流业,将全部实行一般纳税人的简易征收办法,意味着交通运输物流业营改增的税率为3%。政府还需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对危险品运输、仓储以及车辆超载、超高、超长的监管力度,切实保证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苏州市物流协会的作用和任务是协助政府大力促进与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协助政府开展行业调查、决策咨询制定以及政府委托的其他工作,为当地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推进苏州物流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物流协会会员单位有400 多家,都是在苏州比较有影响的企业,也基本上代表了整个苏州物流发展的总体态势,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通过协会这个平台,学习优秀的跨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改善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制定发布相关的行业标准,并指导物流企业落实实施,真正起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会员之间包括院校与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从国内生产制造企业或者从国外引进供应链管理的精英人才,引进懂市场,懂管理,懂供应链,能熟练使用比较科学高端的供应链管理技术,能整合各个环节资源的人才,参与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不断提升苏州物流服务档次。成立专门的供应链服务咨询公司,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市场,逐渐将目前很多物流企业的方案设计咨询部门独立出来,提供更专业化的咨询服务,逐步与发达国家的物流服务水平接轨,提升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力。
企业都能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在发展拐点,不断创新,在新的领域采用新的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伴随苏州产业转型升级,原来在苏州发展的非常好的一部分电子企业目前70%的业务已经转移到内陆其他地区,物流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和业务范围将发生重大改变,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已经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在为长期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的同时,还能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点。
4.5.1 与院校合作共同培养优质员工。通过寻求与大专院校的长期合作保证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供应,尤其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开展项目化的合作,如专门针对操作层面的员工开展“金蓝领”计划等,专门培养一批踏实、肯干、热爱物流事业的年轻员工。
4.5.2 开展系统培训。做好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员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改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提高物流服务品质,增强竞争力。盛丰物流这方面成绩非常突出,司机有专门培训,而且与装卸工功能分开,虽其成本大大高于其他企业,但是服务品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4.5.3 强化内部考核和规范化管理。张家港澳洋顺昌物流有限公司实行的“结果考核”、德邦物流的“五五法则”和“PBC”考核体系以及优尼派特独特的企业文化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苏州物流企业要想实现跨越发展,提升竞争力,必须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4.5.4 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80 后、90 后将逐渐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有其不同特点,表现出喜欢独立、自由,富有创新精神,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等特征,但是同时也出现吃苦耐劳精神较差、不愿意从事作业层工作等现象,所以必须结合这个群体的特征灵活处理各种问题,营造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比如微信、QQ 等,努力提高个人以及组织绩效。
[1]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3 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丁俊发.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2012 年)[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3]李坚飞.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1):17-19.
[4]谢如鹤,邱祝强,陈宝星.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工业工程,2008,11(1):109-112.
[5]姚舜,温海,樊雪梅.区域物流竞争力系统理论模型构建[J].中国市场,2008,(2):18-19.
[6]胡伟.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安徽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