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云
(湖南省耒阳市畜牧水产局,湖南 耒阳421800)
近几年务工经济的兴起,南方丘陵地区除了屋前、马路边的成片、水利条件好的土地种了水稻、蔬菜外,其他交通不够方便或不便机械操作的地方大多荒废多年,杂草从生。这些荒废的土地对当前农村留守的老弱病残来说根本无力耕种。即便有劳力耕种,还得重新开荒,费时费力,耕作时都是纯手工劳动,除去种子、化肥、人工成本后基本无利可图。这些土地水源充足,优质肥沃,种植牧草发展养牛可以很好地把这些碎片化的土地由原来的耕地农业转变为现在的草地农业,实现当前农业的转型发展。持续多年90~110元/kg的牛肉价格及2014年实施的基础母牛扩群项目等方面的政策支持。2015年春节后,当地每隔几天都会有人兴建牛舍养牛。面对当前如此高的养牛热,本人结合丘陵地区当前养牛现状提几点建议,希望广大养牛户在从业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并对这次养殖转型平稳过渡有所帮助。
前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大多农民外出务工或创业都有不少积蓄。这几年政府连续三申五令地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大环境,与实际操作中选择部分县(市、区)实施相关养牛补贴政策的现实。造成部分农民对政策了解不透彻。牛舍刚建好或刚从外面调牛来,就四处打听有没有政策补助或银行贷款,政策依赖心理很强。有的农户是听说养牛很赚钱,就马上买牛回来了,自认为养牛很简单,只要有个人天天放出去吃草就行了。前几天我去的一个新增养牛户那,一幢50平米左右的旧猪舍关了有47头牛,里面黑压压的,人根本无法进去,不但氨气味冲鼻,就是牛在里面转个身都困难,已经没有空间让人到牛舍里去观察每头牛的状况。这些牛瘦骨嶙峋,20多头发病,且没有什么草料吃。这样盲目进入的养牛户怎么会有经济效益?一些养牛户投资前没有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否与养殖规模相匹配,进牛前没有考虑牛关哪,吃什么,如何养,卖给谁等问题的非理性投资较多。大多老养户也是效益观念淡薄,养牛从不算帐。依赖农业顺带发展养牛的思想较重,或者说养牛只不过是家里的老人和荒废的土地的“人”“物”利用。
刚入行的养牛人一想到养牛,按惯性思维就是北方牛多选择范围大,价格应该有优势。从山东、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引种较多。这些牛在北方以舍饲吃干料为主,转到南方放牧吃青草时就会水土不服,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还容易诱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从本人近几年的观察来看,到北方引种的牛一段时间内都有死亡,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几乎没有不发病的,引种后发病连续多天用药是家常便饭。北方牛体型高大,行动缓慢,而丘陵地区山高路窄土坎多,放牧时从土坎上山坡边摔下造成死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养户由于传统养牛思想及专业知识的落后,牛群近交退化严重,所产牛犊个小,体弱多病,两三年的黄牛割不出100斤肉,经济效益很低。
目前从事养牛业的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年纪偏大,有的是经济能人聘请聋哑等残疾人饲养。这些人对新技术、新观念、新信息接受慢,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管刮风下雪或外面山上有没有草,每天都会放牧,结合补饲农作物的副产品如红薯藤、花生藤、稻草等。这种规模牛场只是传统饲养方式的简单量变,饲养管理水平低。人工种植牧草较少且品种单一,牧草青贮技术没用大面积推广应用,冬季枯草季节时普遍存在饲草不足。
饲养水牛在丘陵地区有悠久的传统历史。以前仅耕田用,所以也习惯称为耕牛。现在很多养牛户饲养水牛用于产肉,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养水牛有传统历史,积累了一定经验,水牛对本地区的适应性强,容易饲养。二是水牛农忙时还可帮附近农民犁田挣点外块。一般连人去牛的话每亩180~220元左右,一头牛一年犁田可挣2 000元左右,相比养黄牛来说这是额外利润。三是水牛初生重,生长速度快。两岁的水牛与本地黄牛相比,无论净肉率还是屠宰率均高于本地黄牛。四是水牛肉的价格与黄牛肉相比差别不大,一些地方还有喜食水牛肉的习惯。
牛犊、架子牛、成年牛的交易与几十年前一样,由经纪人与养牛老板双方估价,无争议后成交。这种交易方式主观因素很大,全凭经验行事,很容易让经纪人压价或捡漏子。牛肉消费多集中在春节前后,凭养牛户的关系网,确定牛肉量后再决定屠宰。量多选头大的或两头牛,量少选头小的牛屠宰。
养牛户要多向专业人士、有影响力的牛场老板请教。到养牛赚钱的养牛场(不一定规模很大)参观学习,现场感受成功经验。再博取众长,结合自己牛场实际改善不足之处。新建牛场首先要把荒山荒田流转过来。避免原本碎片化一家一户的荒山荒田跟风养牛,引起用地争议,防止刚发展养牛就变成无序或过度饲养的现象。二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人工种植牧草,再引进种牛。三要适度规模。根据放牧面积、人工草地面积及自己的资金实力来确定饲养头数。避免生产发展后期出现草料不足,资金断裂现象。四要考虑环保,重视周边关系。牛粪、牛尿的排放处理不要影响周边村民的生活,更不能污染地下水。放牧时不要破坏周边的经济林和农户的菜园,以免影响周边关系。投资牛场一定要搞清楚“在哪养,养多少,怎么养,怎么卖,卖给谁,赚多少”这几个问题。心中始终要有本明白帐,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
地方品种如湘西黄牛、湘南黄牛体格较小,体质健壮,善于爬坡,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适宜放牧饲养。外来品种如安格斯、利木赞、西门塔尔等大型肉牛品种具有体型高大、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高、出肉多等特性。丘陵地区山路多,土坎多,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适宜放牧饲养。在饲养品种方面母牛要以湘西黄牛、湘南黄牛等南方本地品种为主,用红色安格斯公牛或利木赞公牛杂交。所产后代杂交优势明显,不但适应性好,而且生长速度快,出肉多,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公母体型相差太大,不便本交的可实现牛人工授精技术,并做好母牛档案和配种记录,盘清牛群亲缘关系,有条件的实行公母牛分群放牧,防止近交退化。
丘陵地区的饲草资源分布是碎片化的,大多不集中连片,数量上很难满足放牧需求。冬季青贮饲草的缺乏也成为丘陵地区发展养牛的一大瓶颈。“青贮饲草包”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饲草公司专门种植饲用玉米等饲草,收割机收割饲草的同时切碎进行青贮,就地打包制作“青贮饲草包”。“青贮饲草包”是一种新型饲草青贮方式,由专业饲草公司“种植—收割—青贮—打包”一站式操作。“青贮饲草包”除具有保存时间长,可随地放置的特点外,还具有可移动性和交易性。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流通交易。“青贮饲草包”的上市流通可让养牛业分工更细,养牛户专心养牛,种草公司专业种草,各司其职,各有所专,这对养牛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将具有创新性、跨越式的推动作用。
农产品没好价钱除了供大于求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产品的生产者没有品牌意识,没有产品文化。丘陵地区养牛最大特点是一年四季放牧饲养,吃的是天然牧草,喝的是山泉水,相比北方养牛来说是“天养”(天然养殖),是纯绿色产品。正因为这些特点,春节时不打水牛肉有时每斤60元还没牛肉卖,这些牛肉仅供牛场老板熟人社会“内销”。这些特点就是品牌卖点,如果还能讲述你养的牛背后的故事,形成一定氛围的牛文化。这个品牌就会做出来并固定下来,价格还会有上涨的空间。日本神户牛肉价格能如此高,不外乎如此。牛肉销售除利用专卖店、大型超市、酒店、农贸市场外,还可制成冰鲜牛肉利用互联网宣传、销售,每份250克或500克,网上订货后,同城2小时内送货上门,扩大产品销售渠道。依靠现代加工技术,制成风味牛肉、牛肉干等休闲食品,开袋即食,扩大产品影响力。
政府从宏观层面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的同时,要整合现有的产业政策如“菜蓝子工程”、“基础母牛扩群项目”、“肉牛冷配项目”、和“石漠化种草项目”等政策性项目。有目的地重点支持养牛业发展的软肋,防止这些碎片化的政策撒胡椒面式实施。加强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冷配技术的培训力度,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全面打造发展养牛的技术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