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

2015-08-15 00:48:04陈尚达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皖西应用性新闻学

陈尚达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指新世纪初以来,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态势而生,办学定位在依托和服务地方、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定位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强调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也体现出与“985”和“211”等老牌研究型高校的分层次发展,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1]。同时,地方高校的应用性转型也带来4个“不适应”问题,即“脱胎于传统本科的学科专业设置模式不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科定势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不适应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以及传统封闭化的教学管理体制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要求”[2]。因此,应用型转型给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与重大挑战。打破人才培养上的学科思维定势,通过开放式办学寻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努力开辟出着力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综合改革的重大转型发展课题。本文以皖西学院为例,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基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大多是新办专业,并且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而成。实践教学方面,新闻学专业多已形成由基础实践(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实践(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践(创新能力训练)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建设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实习基地。

皖西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自2006年开始招生,至今毕业5届学生,现有专兼职教师18人,在校学生数217人。依据皖西学院2009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总学分为160,在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培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个平台上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形成的“网状”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其中大类课程占37学分,汉语言文学类课程作为大文类课程开设的有7门共21学分,占大类课程的56.8%;专业方向课18学分,汉语言文学类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任选)开设的有5门共5学分,占27.8%。实践课程38.5学分,占总学分的23.9%。

为满足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皖西学院于2006年至2009年投资50多万元建设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非编机1台,索尼摄像机3台,卡带机2台,长焦机5台,佳能单反相机5台,简便调音台与新闻播报台各1个。2014年底,学校新投入50万完成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改造,并增加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另学校综合文科实训中心建有非编室1间,能容纳50人;拥有摄像机15台,单反相机20台,也可供新闻学专业学生使用。多年来,皖西学院为新闻学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包括市县级媒体如六安市广播电视台、皖西日报社和六安新闻网等10家,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

自2013年秋学期始,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积极推进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在内的专业综合改革,注重与皖西媒体单位开展合作交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努力促进教学、科研、实践、师资、人才、产业经济等各要素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3]。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目标

新媒体技术时代,各单位大都有自己的网站平台,新闻学专业人才就业空间不再局限于报社和广播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转型社会背景下两个舆论市场竞争与合作并举的新型发展态势,麦克卢汉曾经指出,“旧技术成为创造新技术的认知框架,所以一种新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旧媒介。”[4]的确,旧媒体内容都可以在新媒体空间呈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5]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学研究逐渐突破了立足于媒介内部如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以及内部管理的研究,即突破‘小新闻’的框架,将重心向媒介与信息、媒介与市场、媒介与受众的关系方面转移,探讨整个信息传播业与社会其他领域的结构性关系。新闻学开始走向大众传播学。”[6]

新闻学学科发展的重大转移促使新闻学专业建设做出相应调整,皖西学院新闻学专业办学定位在立足皖西,面向全省,服务于新闻采写编评一体化的语言文字能力及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新闻传媒单位。2012年暑期,通过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和建议、媒体调研和校际交流等方式,深入开展2012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合地方主流媒体、企事业单位网络等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新闻传媒类应用型专门人才。启动专业综合改革后,则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通过三年专业综合改革,将新闻学专业建设成为适应并引领皖西新闻媒体发展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和特色,并为省属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起示范带动作用。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在教学团队建设(职称结构改善和“双能型”教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媒合作新机制)、课程与教材建设(精品化与本土化追求)和实践教学改革(专业实训新常态)提出阶段性具体目标,切实推进新闻学专业在“地方性”上表现为深层次互动,在“应用性”研究上呈现立体化态势,努力促使地方新闻传媒资源成为新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支撑。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要求高校与地方实现高度一体化构筑,在服务与引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打造与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美蓝图与新思路。为促使课程、师生和本土这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得以真正改良,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即具有在与自身周边环境亲密互动中所形成的能采、善写、乐编、会评等诸多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可以从以下3条路径来尝试探索:

(一)高校自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课程与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本土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这个“顶层设计”工作,从能够接学生和地方双重发展这个“地气”出发来谋划课程结构体系重组与变革。按照皖西学院出台的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在坚持“五个不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制修订基本原则、“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网状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和实践课程四年不断线)基础上,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体系。2012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2009级方案相比,总学分不变,增加了新媒体类课程和独立实训课程,将新闻学专业的晚报新闻学方向改为网络传播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不变;2013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2012级基础上,总学分增加到170,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调整和变更,并以校级委托项目“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2013zb34)和“新闻学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2013zb74)推进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各自内部结构优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以及它们与通识课程、大文课程之间关联度思考。实践课程增加到45.5学分,占总学分的26.8%。2014级方案在对南京大学和巢湖学院相关专业调研基础上,总学分与2013级方案保持不变,但大幅度压缩作为大文课程的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将原来的7门21学分改为2门7学分,只开大学语文和现代汉语,增设新闻学专业导论、艺术概论和媒介批评等课程。剔除专业方向课中的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改设移动新媒体专题、数码图像编辑、新媒体写作等课程。

真正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关键还在于实施,具体体现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学校鼓励与扶持教师从事皖西传媒资源开发的教学研究,在讲授名牌教授编写的精品教材时,注意引用皖西新闻传媒案例进行诠释和解构,开设富有皖西特色的新闻学专业方向课程,并撰写体现皖西特色的新闻学专业教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传递走向问题探索,对新闻学知识进行重新语境化。重新语境化是指“一个人从习以为常走向质疑与探究”[7],从机械接受走向主动重构,显现出基于本土生活体验的专业课程学习自我感。重新语境化也就意味着知识符号的生活情境化与理解个性化。借助重新语境化,师生实现语境转换基础上的新闻学知识重新编码和再媒介化。实践课程教学注重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在做好规范化管理基础上,注重立足校园大学生活和六安社会生活开展专业技能训练。

(二)政府推进,校媒合作新常态化

重视与地方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校地在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上的携手共建和互助推进。实施专业综合改革以前也有经常性校媒合作,但主要限于高校学生到地方媒体从事专业实习,地方媒体聘请高校教师从事记者培训。新常态化要求从简单浅层次合作走向复杂深层次交流,将校媒合作融入应用性人才培养全过程。自2012年以来,加快推进“双能型”师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选派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成为我省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此项工作得到省教育厅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截至目前,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共选派6位教师到六安市广播电视台和六安新闻网各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2014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转发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14]60号)[8]在安徽省高教网发布,涉及到包括皖西学院在内的16所高校。2014年秋学期和2015年春学期,六安市广播电视台和皖西日报社多位高级记者和资深编辑受聘为皖西学院新闻学专业讲授媒体实践经验类课程。“双能型”教师培养和“千人计划”工程推动校媒合作出现新气象,构成美国埃茨克维茨教授提出的“三螺旋理论”,即高校、媒体和政府三者交叉渗透、螺旋纽结的网络关系[9]。

为推进专业综合改革,2014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辟一个校媒合作培养计划,占6学分。校媒合作培养,以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为中心,联合皖西媒体,共同谋划,携手合力,实现校媒互动和交流新常态化,建设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人才培育场,将学生打造成面向市场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传媒人才(有思想、懂技术、善管理、能经营)。利用大二和大四两个暑期,校媒合作为学生开设走近名记者、深度报道、报刊电子编辑和网络编辑等实训课程。定期邀请地方新闻媒体资深记者和编辑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以现身说法为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丰富职业经验和生动新闻故事,参与课程开发并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皖西学院文传学院还有“校友讲坛”学术报告活动,受邀的一些皖西媒体名流和骨干毕业于原六安师专中文系,系皖西学院文传学院的前身,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很好的鼓舞与示范作用。

(三)项目驱动,应用性研究立体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性人才培养,并不是一些人片面认为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狭义地规限到动手操作的技术层面,应用性研究能力理应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并从服务与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赢得发展优势,提炼办学特色。因此,地方性传媒资源和应用性研究能力构成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形成自身发展优势和办学特色的两个着力点。围绕地方性传媒资源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重要支撑。在这里,教师的应用性研究是主导和决定性的。不同级别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纵向科研项目与横向科研项目,都可以围绕地方性传媒资源发掘应用性选题,为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和学科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这样,高校与地方、院系与媒体、教师与专家、师生与地方、师生与师生之间,构成应用性研究的立体式交互,形成高校与地方的智慧“立交桥”。

近几年来,皖西学院新闻学专业多位教师围绕皖西报纸、安徽城镇居民和基层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和历史民俗文化,从语言学、传播学和媒介学等不同视角开展研究,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和皖西学院应用项目资助。201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媒介工作站”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大学校园新闻传播工作。有诸多项目支持和推动,近几年来,新闻采访与编辑学老师带着学生从事大量的新闻采编工作,如拍摄专题片《千秋寿春城》和《尘肺之殇》,制作皖西学院校园风情片《灵魂的栖息地》和六安风情片《古城记忆》,定期出版班报等。教师引导学生就应用性选题开展新闻学专业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与社会调查等研究性学习活动,逐步实现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与统一,形成梅贻琦校长提到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0]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要求处理好三种关系

应用型转型不仅会促使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为他们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而且会推动新闻学专业教育模式发生整体变革。当然,应用型转型也会给地方高校带来诸多问题,如前已述及的4个“不适应”。应用型转型客观上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对专业建设包括师资队伍、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在内进行结构性重组,实现教育生态的整体改造。在这种重组和改造中,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要求必须努力处理好以下3种关系:

(一)处理好新闻学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关系

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是新建专业,专业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由于强调应用性,一些师生认为读多少新闻学理论著作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学会操作一些传媒技术,这显然是一种误解。读书作为人精神生长的重要方式,具有引领思想、指导实践、增强思维能力与改善话语模式等多重功能作用。就新媒体传播而言,新传播技术的特性及其操作是最不重要也不需要专业教学来承担的,而新媒体的逻辑与思维是最重要且最容易被忽视的。按照新媒体的思维和逻辑重新考察媒介的历史,重新思考媒介、传播和人类的关系,重新理解传播知识生产的规则和过程[11]。这就涉及到媒介传播理论或媒介文化理论建设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建设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但理论教学不能忽视。这意味着既要走出偏重理论化和概念化的教学误区,也要摆脱唯技术实践是举的教学动向。两者有机结合就是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与渗透,显现出新闻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和新闻学实践中的理论活化,关乎一种理论语境与实践语境之间自由转换的思维游戏。

(二)处理好新闻学专业教学科研转向与教师转型发展的关系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新闻学专业建设既要应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带来的教学科研转向。如不再简单沿用名牌教授基于新闻学知识浓缩与提炼的精品教材,而是注意吸纳地方新闻媒体案例作为课程教学资源。不再以书本苦读和课堂静坐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辅以校内新闻实训和地方新闻媒体实践。不再以新闻学学科问题为主线循序渐进去学,而是以本土新闻媒体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新闻知识与媒介技术应用。新闻学专业建设也要顺应媒介融合环境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以新闻编辑工作者为例,“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配置与内容重整,客观上要求编辑人员尽快完成两方面的转型:一是从单纯的‘新闻编制者’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提供者’,二是从单纯的‘新闻把关人’转向‘新闻解析者’与‘公共论坛主持人’。”[12]由于普遍存在的高校教师编制紧张的缘故,新闻学专业建设还要解决因学校应用型转型倒逼所导致的教师专业转型发展问题。应用型转型使得地方本科院校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规模压缩,转而增招应用性强的传媒类专业。这就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处境比较尴尬,教师转型发展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另外,各高校虽有人才政策支持引进新闻学专业教师,因系偏重传统学术型培养模式出身,对于强调应用性的新闻学专业发展新要求也还存在一个适应性过程。比较而言,教师转型发展更为紧迫与重要,追求“高大上”的学科研究传统,和专业学习史所形成的学术研究惯性和因袭权威教材教学心理等,都可能产生淡化甚至轻视地方性新闻传媒研究倾向。

(三)处理好新闻学学科建设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关系

前已提到,新闻学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大传播’的研究视野与目标要求新闻传播学从全球治理的高度出发来审视全球传播下中国的境遇以及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也要以传播的视角,针对全球问题如气候、环境、食品、医药、能源、和平、发展等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对策。一句话,新闻传播学应为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做出贡献。”[6]作为二级学科的新闻学自然要强调国际视野,但应用型转型要求新闻学也要有本土情怀,解决本土化问题要有全球化视野。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名牌大学教授编写的精品教材不一定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13],不过名牌大学教授编写的精品教材所内含的知识视野、思维方法和逻辑理路,对新闻学专业教师编写本土化教材和开展应用性研究,必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新媒体时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界限已逐渐变得模糊,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已经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大多是一种不可企及的想象。然而,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要求师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行动上的时间支撑和身心砥砺,是一个渐进性过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只有真正处理好上述3种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前述4个“不适应”问题。校媒合作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驱动构筑高校和地方的亲密互动关系。校媒合作和应用性研究,能够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生态得到切实改良。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从而真正实现学校和地方的互惠双赢。

[1]赵文青.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4(1):6-9.

[2]焦新.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12-31(2).

[3]方波,白政民,张元敏.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探索:以许昌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50-152.

[4](加)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济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宏观思考[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81605.html.

[6]李良荣,张华.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新取向[J].现代传播,2013(8):34-38.

[7](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8]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转发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有关工作的 通 知 [EB/OL].http://www.ahgj.gov.cn/72/view/2754.

[9]韦文联.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建设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5):43-52.

[10]梅贻琦.大学一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4-47.

[11]黄旦.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学[J].新闻大学,2014(6):1-8.

[12]蔡雯.创新、拓展与重构:新闻编辑业务改革三十年[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82066.html.

[13]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猜你喜欢
皖西应用性新闻学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电子测试(2018年1期)2018-04-18 11:52:54
回马枪
幸福家庭(2017年2期)2017-04-18 09:23:52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04:01:23
重视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应用性研究
回马枪
回马枪
短篇小说(2015年3期)2015-03-12 09:29:23
基本不等式在应用性问题中的三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