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社会失意感的产生和失意者的行为表现

2015-08-15 00:48:04储召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失意者公交车挫折

储召红,薛 敏

(皖西学院政法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最近几年,公交车上的纵火、爆炸、砍人等公共安全事件屡屡惊现。从2005年8月8日(福州公交车自杀性爆炸案)到2014年7月15日(广州公交车爆燃事件)之间的9年间,公交车公共安全案件共发生35起,造成近100人死亡,392人受伤[1]。其犯案动机为“个人厌世,报复社会”11例,高达31.4%[1]。这些犯案者都是典型的社会失意者,厦门公交车上纵火者陈水总,城市贫民,50多岁,数十年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杭州公交车纵火者包来旭,出身西北农村,30多岁,农民工;广州公交爆炸制造者欧长生,出身于湖南农村,25岁,农民工。一系列血淋淋事实告诫我们要关注这些社会失意者,做好相关工作,防止社会失意者的极端暴力行为。

目前,对“社会失意者”的心理学研究很少,本文就社会失意感的产生过程、原因和社会失意者的行为表现作一初步探讨。

一、社会失意感产生的过程

失意,学界没有明确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得志;不如意”[2](P1137)。本文也是基于这样定义来谈失意的。失意感产生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因为即便一个人已经做得很好,但总会发现身边有人比自己做得更好,这时,沮丧感、失意感随之产生,所以本文采用“社会失意”一词来探讨这一问题。社会失意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不得志、不如意、心理不平衡的人。

社会失意感的产生有个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1)个体的需要、动机与目标

需要是个体对一定对象的需求性和占有性,目标是行动的预期结果,动机是为满足某种需要、实现一定目标而行动的内部动力,个体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目标的相互作用,只有需要和目标相结合,才会有实际行动的动机。一个人没有强烈的需要,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他就没有强有力的动机。这样的人,没有志向没有追求,不会产生不得志不如意的失意感。

2)实现目标的实际行动

有了强烈的动机,一般就会有实现目标的实际行动。但在行动后没有达到目标,这时就会产生失意感。如果目标高远,动机强烈,只停留在想象上,没有实际行动,也不会产生失意感。

3)挫折情境

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又不能克服时,就出现了挫折情境。挫折情境出现,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行动者失意感随之产生。当然,如果实现目标一帆风顺,个体也无失意感。

4)对挫折情境的认知

个体认识到因行为受到阻碍,目标无法实现,因而感到不如意。如果客观上有阻碍存在,但主观上并无知觉,当然也就不会有失意感。

5)情绪表现

目标没有达到,个体心理上感到不平衡,并产生一系列消极的负性情绪,如愤怒、怨恨、自责等。如果目标没有达到,个体抱着无所谓态度,也不会有失意感。

二、影响社会失意感产生的因素

影响社会失意感产生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主体外因素和主体因素2类。

(一)主体外因素

这是由于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人们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社会失意感。一是自然环境,包括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严重的如无法预料的天灾地变,以及衰老、疾病、死亡;轻微的如下雨无法去郊游等自然因素。另一是社会环境,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到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人为因素的限制[3](P74-75)。如考试制度的关系,使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无法发挥其潜力;在工作单位里,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岗位不能使人充分发挥才能、管理方式不妥等,都可能成为社会失意感产生的原因。公交车上纵火等行为的社会失意者多数是生活上贫困潦倒者。就当前来说,社会失意产生的主体外因素有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生建设落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

(二)主体因素

这是由于个人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社会失意感。一是个体身心状况的缺陷。个体健康状况不佳或生理上有缺陷,不能胜任某种工作;个体知识不足或智力水平较差,在工作中遭到失败。这些身心状况的缺陷导致个体生活上的贫困。二是个体需要的冲突。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要,假如这些并存的需要互相对立或排斥,那么就无法同时获得满足,其中某一需要获得满足,其他需要满足就可能受到阻碍。在这些需要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无论怎样,都有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社会失意感都会产生。三是个体抱负水平高。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否体验到失意,同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同样的工作成绩和生活条件,抱负水平低的人,感到满意,但抱负水平高的人则觉得不如意。四是个体归因偏差。归因是个体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解释和推论过程,“人们的行为表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4](P158)一般人在归因中,“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4](P172)这就是归因的自我服务偏差。公交车上纵火等行为的社会失意者通常把自己生活不如意归因于社会不公。2005年8月8日,福州市一辆公共汽车发生爆炸,2人死亡,31人受伤,疑犯黄茂根在遗书中说是“黑暗的权贵当道把我逼成今天的结局”[1]。

社会失意感是主体因素与主体外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难免有失意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失意者却做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呢?这与失意者的主体因素密切相关。

三、社会失意者的行为表现

人在失意时,心理上极不平衡,人们都有维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失意者常常通过一系列行为来维持这种心理平衡。

(一)攻击

人在失意时,最常出现的是生气、愤怒等情绪,如果失控,在行动上往往表现为攻击。

一是直接攻击。攻击的对象是目标障碍的人或物的本身,如直接攻击障碍物,对人嘲笑谩骂,甚至动手打人。这是争强好胜的青少年或胆汁质的成年人失意时的主要反应方式。

二是转向攻击。如有的人因工作不如意,回到家里骂妻子、打孩子、摔东西,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便是转向攻击的表现。转向攻击发生在失意者无法直接攻击妨碍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或者没有明确的直接攻击对象,就把攻击行为转向某种代替物。这种攻击行为往往采取寻找“替罪羊”或“出气筒”,表现为“迁怒于人”。通常情况下,失意者会选择软弱的、没有反抗能力的人作为“替罪羊”,公交车纵火犯案者和砍人者多数采用这种攻击方式。

转向攻击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自我攻击。即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自我折磨或自我虐待。个人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或悲观失望,将造成不得志的原因全部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无能、不争气,感到羞愧和屈辱,将情绪一股脑儿向自己发泄,如敲打自己的头,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自杀。王永民,原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后被单位辞退,生活十分落魄,自焚而死[5]。

(二)冷漠

有时候,个体失意后表现出来的不是攻击,而是冷漠。冷漠,表面看上去似乎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表面冷漠退让,但当事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在不得志时出现冷漠,多半是由以往的经验造成的。如果个人曾用攻击对付挫折并得到满足,那么,此后他遭受挫折就会采取攻击的方式;而如果以往的经验告诉他攻击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更多的痛苦,此后,他就可能改以冷漠的方式来应付挫折。形成冷漠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挫折情境对个人的压力过分严重,使个人感到无助、绝望,因而失去信心和勇气[6](P84)。李年勇,2013年8月25日,在成都公交车用尖刀捅刺乘客,造成死亡、重伤、轻伤各5人。据李年勇的堂哥后来介绍,李年勇并不经常回老家住,就算回家也总是一个人在屋里住上10多天不出门[7]。

(三)倒退

有的成年人不得志时,也会像孩子一样无理取闹、哭闹不止或满地打滚,这就是倒退行为。通常,人的行为表现都带有一定的年龄特征,但倒退是指人们在不得志、不如意时所表现出来的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8](P315),以这种幼稚行为求得别人的同情和照顾。主要表现为情绪的任意发泄和行为的失控。如个别教师与学校领导有冲突而甩手不干工作;或因职称未如愿解决而哭闹、吵骂,甚至“请假”不上班;或因受到学生顶撞而大发雷霆、中途罢教等。

(四)固执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几个学生个别进入实验室,该室有4个门,其中3个门是锁住的,只有1个门可以打开,只要按顺序将各门试一下,便能很快找到出路。但当实验者用冷水、电击、强光、噪音等强烈刺激同时加之于受试者,使之趋于紧张状态时,好几个被试呈现慌乱现象,不知道按顺序找出路,到处乱跑,已经试过是被锁住的门,会重复地去尝试,这就是固执的表现。固执即“顽固地坚持某种不合理的意见或态度,盲目地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不能象常态下那样正确合理地作出判断。”[9](P86)常见的固执行为除上面的惊慌失措外,还有破罐破摔和强迫症表现。现实生活中,当人失意后,往往会抵制经济或技术上变革,他会执拗地认为老一套办法是最好的,甚至找出各种理由为他的抵制行为辩解[10](P130-131)。2013年6月7日,厦门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47人遇难,34人因伤住院,纵火犯案者陈水总因户籍年龄被弄错以致无法办理退休,反复上访[1]。

(五)反向

人们表现于外的行为或情感,与他们内心的感受完全相反,称之为反向行为[10](P131)。通过反向行为,以掩盖自己的本意,避免或减轻自尊心受损。例如,畏于权势去爱自己所恨的人,或因爱不成反生恨就是这种情况。恋爱不成功的失意者所引发的凶杀案,多数是这种反向行为所致。

(六)投射

一个人把自己的不良品质或失误强加于别人身上就是投射的表现[10](P131)。如自己无能,往往大谈别人的无能;作风不正派的人往往认为世上没有作风正派的人;自己憎恨别人却认为别人憎恨他。这种“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投射行为会减轻自己的内疚、不安和焦虑。社会失意者本人都有一系列问题,但他们大多缺乏反省意识和能力,把自身的问题看成别人问题或社会问题。

(七)逃避

如家里的事使自己“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赶快上班,这种回避、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扰的外部环境,即“眼不见心不烦”的行为就是逃避。通过躲开现实,放弃原来所追求的目标,撤退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这种行为有3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逃向另一现实,回避自己面临的挫折情境,这种方式对于解除焦虑困扰的作用只具有暂时的、过渡的性质,它只在于让情绪获得一定程度的平息,为冷静而理智地处理挫折后果创造心理条件,因为逃避本身并未解决问题。另一种是逃向幻想世界,即从挫折情境中撤退,逃向幻想的自由境界,走向想入非非。还有一种是逃向生理疾病。例如学生害怕考试失败,竟在考试当天发烧。个人借生理上某种机能的障碍以避免面对困难,这种疾病的产生往往是无意识的,与装病不同[6](P86)。社会失意者倾向于逃避现实,如前文提到的李年勇就是一个个案。

(八)压抑

压抑是指“当一个人失意之后,用意志力量压抑住愤怒、焦虑的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若的情绪状态。”[9](P317-318)压抑是回避自我内心危险和矛盾的手段。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减轻焦虑,获得暂时的安全感,但欲望并未消失,而是深入到个体的潜意识里,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压抑的结果,往往造成情绪的突然爆发或患病,社会失意者的极端暴力行为常常是压抑的情绪突然爆发的结果。

以上是人们在失意时消极行为的主要表现。事实上,社会失意者的行为表现多以综合的形式出现,诸多消极的行为常常导致社会失意者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活动。

[1]戴玉.公交车公共车安全事件调查[J].南方窗,2014(16):65-6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徐厚道.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admin.应加强对失意群体的研究与心理疏导[EB/OL].http://www.zhipr.org/jianxinyanjiu/2014-06-26/2717.html.

[6]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7]陈明玥.成都血案凶手身份曝光[EB/OL].http://sc.sina.com.cn/news/b/2013-08-27/0824116341.html.

[8]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9]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10]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失意者公交车挫折
你们认识吗
失意者之歌
挫折使我更坚强
当 心 (外一首)
中国诗歌(2017年12期)2017-11-15 04:04:05
公交车上
公交车奇妙日
幼儿画刊(2017年5期)2017-06-21 21:17:02
城里的公交车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6:57
高职高专:“失意者”翻身跃龙门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学习月刊(2015年17期)2015-07-09 05: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