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与对策——基于文化志愿服务的思考

2015-08-15 00:53王富军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农村

王富军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 福州 350300)

文化志愿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高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必须促进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推进农村文化服务发展。

一、当前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数量少,质量低。中国文化志愿服务还相对落后,文化志愿者队伍规模较小。以厦门市为例,2012年6月底,在公共文化部门注册的文化志愿者只有2435人[1](P81-86),2013年全部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1.2万多名[2],且服务多在城镇社区。而在美国,2004年有4.8%的21岁以上的人提供了文化艺术志愿服务或相关服务[3](P284)。当前,中国文化志愿者主要集中在城镇,到农村服务的较少。有些乡镇一年都没有外来文化志愿服务。

农村不多的文化志愿服务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些志愿者只是出于提高自己、扩展知识的目的参与,或是志愿服务带有行政色彩,由单位组织参与,流于形式,缺少积极主动性。由于沟通不足,有些服务不适应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农村本土文化志愿服务者数量较少,且以退休在家的非专业人员为主,能力有限。

2.现有志愿服务专业水平低。文化志愿服务专业要求高,本土文化志愿者是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主体,主要是退休人员,他们有时间,熟悉农村实际,有和村民沟通的有利条件,有些也有一定文艺特长,但仍相对缺少专业技能,不能解决非专业化问题。外来志愿服务专业水平较高,但数量太少。

3.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不够规范。农村相对偏远、分散,很多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缺乏科学管理,服务带有随意性,服务质量难以提高。时间上与农民群众空闲时间不一致,活动缺乏规范,有些还过于功利化。有些人甚至打着志愿服务旗号,行谋私之实。本土志愿者一般不参与,也很少有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志愿服务随意性大。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话语权不强。有研究发现,32%的人不参与志愿服务是因为对志愿服务项目了解不够,23%的人是因为自己不知如何参与[4](P282)。对某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近70%的学生不知道公共文化服务。很多学生承认,没有调查前不知道有公共文化服务,更不知道农村有公共文化服务。网上查阅后仍有不少学生不清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甚至把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事业也当作公共文化服务。这说明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话语权不强。

2.缺乏充分的信息沟通,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政色彩太浓。文化志愿服务只有针对群众文化需求实际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农村群众与城镇居民的文化需求不同。来自城镇的志愿者对农民群众的文化服务需求缺乏了解,包括服务种类、需求量、可接受或喜爱的服务内容与形式等,致使需求和供给容易出现错位。

有些政府部门传统行政思想还很重,往往以行政形式参与组织,行政安排志愿服务多,对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干预过多,行政色彩太浓。对有些志愿者来说正因为是自愿的才参与。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增强,有些人会抵触政府干预个人行为,会对政府行为产生逆反心理。

3.志愿组织不发达,志愿者招聘工作存在策略问题。好的志愿服务需要依托好的组织开展。当前,文化志愿组织还主要集中在城镇,农村缺少相应志愿组织,志愿服务缺少必要组织管理。志愿服务组织能够起到信息中介作用,把农村的文化需求信息传达至志愿者。研究显示,已参与志愿服务者邀请亲朋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功率最高,平均服务时间和责任心也都好于其他。接到邀请者与没接到者相比,参与可能性成倍增加,很多人只有在接到邀请时才参与。在某些国家有32%的不参与志愿服务者将原因归结为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4](P281-282)。这说明组织要求、志愿者的邀请与要求对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影响很大。当前,文化志愿组织在招聘志愿者策略安排上还过于粗放,导致农村文化志愿者数量少,文化志愿服务不足。

4.对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组织重要性认识不足。发达国家的文化志愿服务发达,其社区都有社会组织指导下成立的各种兴趣组织并开展活动是主要原因之一[5](P147)。高质量的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必须有大量农村文化志愿组织的存在与效用发挥。当前还存在组织成立门槛高,缺少专业指导,志愿组织主动性不足,责任意识不强,政府引导组织力度不强等问题,甚至害怕非营利组织发展壮大,导致农村文化志愿组织较少。

5.公共精神缺失,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社会氛围不浓。公民精神是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观因素,公共精神不足是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普及不够的原因之一[6](P7)。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时间较短,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有效开展志愿活动,志愿服务精神长期不够重视,致使与志愿服务相适应的公共精神发展不足、人们参与志愿服务意识弱、积极性不高,对志愿服务缺乏足够认识,社会志愿服务氛围不浓。

6.缺乏资金保障。志愿活动需要充足的经费保障,经费不足是当前农村文化志愿活动不足的又一原因。资金不足导致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缺乏激励和必要资金支持。当前,“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措施不到位,各地各单位开展工作缺少必要的支持”[7]。志愿者需要精神和物质激励。收获是劳动付出的结果,精神激励能够给人以心理安慰与满足;物质收益能够使其获得更强的成就感。当前,由于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不足,有些农村文化志愿者甚至缺少人身安全保障,这必然挫伤一些志愿者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宣传,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没有意识就没有行动,问题决定任务。要让百姓熟悉,就必须加强宣传。宣传才能使人们关心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参与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条件、方式、保障待遇等方面的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领导是榜样,代表整个组织[8](P36-37),志愿服务组织领导者必须做好表率,鼓励各领域领导、精英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方面做好榜样。加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QQ群、微信和网站建设,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为志愿者搭建服务平台。要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群众的公共精神。引导群众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日常工作生活。

2.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农村文化志愿组织专业化建设,建立结构合理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提供方便的服务平台。各类文化志愿组织要明确使命和目标,使其成为志愿者自觉行动的动力。使命确定要切合组织实际,目标要具有实现可能性,目标太高会失去激励作用。使命和目标都要简单明白,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记忆。志愿者组织建设要结合实际,借鉴志愿服务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文化、社会特点确定政策策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重点培育……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9]可借鉴英美等国做法,降低非政府组织成立门槛,将重点放在其过程的监督管理上[10](P64-75)。政府应该从志愿服务领域退出,减少对志愿服务的直接干预,保证志愿服务组织相对独立性,把更多服务空间和资源交给志愿服务组织,调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者积极性。政府主要负责指导和规范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志愿者的自主、自由,文化服务专业性较强,要特别尊重志愿者的自主权。

3.搭建参与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发达国家一般都重视公民志愿参与文化服务,加拿大还据此制定文化政策原则:“更加普遍和广泛的公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志愿和文化交流。”[11](P118)可以通过联系“杰出青年”评选、劳动模范评选等形式鼓励公民参与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相对于城镇,农村信息闭塞,文化服务需求信息无法顺利到达文化志愿者。对此,可借鉴厦门市思明区义工协会的成功实践[12],利用建立义工数据库等多种渠道提供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相关信息,使志愿者能方便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志愿服务形式。各种服务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数据库等方式建立志愿者与志愿服务信息互动机制:一是根据志愿服务人员的特长和意愿寻找对应的文化需要;二是根据文化服务需求信息寻找对应的志愿者。通过创建形式多样、时间灵活的活动,使各种志愿参与农村文化服务人员都有参与机会。

4.加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管理。一是加强文化志愿者招录和培训工作。要积极向招募对象发出邀请,有研究表明:“发出邀请的信息更容易得到受邀者的积极反馈。”被邀请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概率是没有受到邀请者的4倍,而32%的不参与者的原因是没有人要其参与[4](P282)。因此,除了加强宣传,要多渠道向目标对象发出邀请,争取一个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要通过共青团组织、妇联、工会和各种协会等动员人们参与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研究表明在风险大、压力大的环境下从事志愿服务的工作,熟人发起招募效果会更好[4](P292)。这表明农村文化志愿者的招聘由服务中的志愿者邀请熟悉的人更易成功。要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对志愿者信息进行登记,以备查寻。二是加强志愿者培训。培训内容要与农村特点相适应,与服务环境相适应,包括农村自然环境、文化特性、村民文化需求等知识。加强志愿服务规范化和专业化培训,提高志愿者责任意识。引导农村文化志愿者做好服务的困难性和艰苦性心理准备。有些志愿服务领域比之另一些领域更依赖少数高奉献志愿者投入,而文化、艺术等就属于这一类[4](P26)。要注意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志愿服务意愿和参与动因,建立稳定、奉献度高的志愿者队伍。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有些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过于形式化,重数量而忽视质量。要加强纪律建设,规范志愿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考核管理机制创新,保证服务质量。要加强志愿者信息甄别,保证农村文化志愿者质量。要从政府资助、财政税收和其他政策扶持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制定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策略,做好顶层设计。

5.提高经费保障力度,保障农村文化志愿者利益。个人利益长期没有得到关注和保障是中国公民精神缺失的原因之一[6](P9)。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农村比城镇更艰苦,文化志愿服务更需要资金保障,人身安全等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参与积极性。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资助。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公共财政资助是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2002年公共财政资助占非政府组织收入的比例如下:美国30.5%,荷兰59%,英国46.7%,而比利时则高达76.5%[10](P135)。中国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显然不足。二是鼓励社会捐赠支持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在发达国家,社会组织的近一半收入来自社会捐赠,2004-2005年,每个英国成年人捐赠约170.2英镑[10](P63),与之相比,中国社会捐赠还有很大空间。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资助农村文化志愿服务,保障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者利益。

6.加强农村文化服务调查和文化志愿服务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是搞好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基础,要加强农村文化服务调查,明确潜在农村文化志愿者状况,包括参与意愿、性别、专业特长、参与目的等信息。加强农村群众文化需求调研,明确农村居民文化服务需求内容与形式。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既要加强当前具体问题研究,也要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基础理论创新和知识建构研究,建立中国志愿服务话语体系。当前,应加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的动员、组织管理等体制机制研究,指导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国外文化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强对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农村不同文化服务领域、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机理。

四、结语

志愿服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多元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中国的文化志愿服务还很不发达,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更少,但随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文化服务必将快速发展。要加强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结合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大力宣传和实践志愿服务,以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1]高和荣.文化志愿服务者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厦门的研究[J].湖湘论坛,2012(6).

[2]林世雄,林泽贵.志愿服务,“种”下文化[N].福建日报,2014-01-02(02).

[3]黄锐.美国文化资助体系研究[C]//叶辛,蒯大申.2006~2007年:上海文化发展报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美]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M].魏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陈永森.和谐社会与公民的公共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2008(23).

[7]郭人旗.在全社会掀起文化志愿服务的热潮[N].中国文化报,2012-12-05(02).

[8][美]彼得·德鲁克 著.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吴振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03).

[1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外国非政府组织概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11]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12]钟文.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厦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纪实[N].光明日报,2013-12-16(03).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志愿者
我志愿……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