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文化与人类同生共存。文化之于大学,如精神、品格之于人类,其重要作用,自古就为大学所关注。纵观我国古代的太学、书院及近代的北大,横看西方知名学府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都体现出对校园文化的推崇,也折射出良好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所大学要发展,必须有文化定位和文化建设,这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管理者的共识。
要厘清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首先要弄懂何谓“文化”。从词源学的范畴分析,英文的“文化”一词是“culture”,拉丁文的词源原意是指农业技术。“culture”这个单词的演变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 “culture”并非指今天的“文化”而是专指“耕种”。后来,“culture”一词逐渐被引用和延伸到对人的培养的描写,便有了“教化”的延伸意义。最后,随着“culture”意蕴的进一步拓宽、抽象和概括,它被用来笼统地指称社会群体格式化的行为或行为组型 (a patterned way of doing things),即有了“文化”的意义。中文的“文化”的词源是“纹化”,是指在上古时期人们举行祭祀神灵、祖先的仪式的时候在身上绘制图案、条纹的过程,“文化”中的“文”,原本是动词,如“文之以礼乐”(《论语·宪问》),“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而“化”字本身也是一个动词,如“善世不伐,德博而化”(《易经·乾》),“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记·学记》)。“文”与“化”结合,从动态意义上说,可理解为“以文教化”“以文化人”“以文化民”“以文化物”。《周易·传易》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便有最早使用此意。汉代刘向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也是强调以文教化的作用。在演化为名词后,“文化”引申为涵盖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逐步发挥其传播作用,并发展出不同的文化载体,而“文化”本身则成为一种精神性、抽象性的存在,其所强调的理性、灵性与悟性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到,“文化”的传统概念主要是从外在技术、形式引申而来的;但其内涵从一开始就指向了人的情感和精神体验,通过外在形式反映出人的内心感受、自我反省以及灵魂的升华。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精神性、情感性的现象。
文化校园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传统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主要体现为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文化”之外的一种“附加的”的育人活动,把文化建设作为大学建设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来对待。近年来,不同层次的大学都在办学实践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观。作为一种基于“文化”本质内涵的文化,校园文化是与一般社会文化形式有所区别的更高层次的文化。针对以上传统的校园文化观,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其内涵,要明确校园文化应以大学精神为内核,融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把握与传承,兼具时代精神与创新理念,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与崇高追求,并能够对大学成员产生引领、熏陶、感染、激励的作用。
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相比,文化校园主张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其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要求校园的一草一木、大学的历史和现实、大学的每一建筑每一景观都要成为人文气息的载体,大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大学的课上课下、大学的每一活动每一机制都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自律、责任等现代人文素养,都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自由本质。所谓“文化校园”,实际是通过校园文化不断内化为师生行为素质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所形成的充满活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环境。从文化精神的层面上看,校园文化只是文化校园的局部,是文化校园的基础,是文化在大学校园中体现出来的表象特征。只有在一定文化精神指导下的校园文化,最终才能沉淀为文化校园的重要组成成分。
创建“文化校园”,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大学推进全方位育人工作的最佳平台。全方位育人强调拓展育人的多维空间,着力于大学生德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通过有形的或者无形的多种手段把德育渗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在培养内容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展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价值,认识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完整的人格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四全育人”工作体系上说,全方位育人是全员育人的媒介体现和有效补充。实施全方位育人,就要让大学校园的一切事物和活动成为育人的载体和媒介,充满灵性和悟性,鲜活生动起来。要真正达到“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的状态,就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实现由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的转变,建设一个和谐开放的文化育人环境。
从现实看,以传统校园文化观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虽然有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有形式新颖的文艺活动,有以社团组织为单位的学术活动,也有以宿舍园区为空间的文化超市,但主要表现为一种以有形文化层面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现象,而大学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和深层的文化精神更多地被校园局部文化活动所取代,存在理解上的局限性和习惯上的表面化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文化”被过度“物化”的问题,成为业绩的堆积,走向了文化的反面。这也是校园文化在如此重视、加强建设的情况下,却仍显乏力和缺失的重要原因。
从大学履行育人第一功能的角度来说,在现实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很多大学没有或缺少系统的文化建设规划设计,各种层次、各种内容的文化活动都处于自发、散打状态,未能形成育人合力;二是有的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未能体现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内涵,理念与精神支撑的缺失使得一些建设举措变成了形式上的实践,未能体现其育人内涵;三是有的大学把校园文化作为课外活动来理解,认为文体活动就是校园文化,任务化、程序化、评比化的活动居多,缺少具有艺术性、创新性、学术性的高层次活动,未能突出其育人导向;四是有的大学以行政主导和任务安排的活动占校园文化活动的绝大比例,大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所占比例较小,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产生其育人效应;五是有的把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定位在硬件建设上,大楼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各种雕塑景观小品充斥校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却只是成为装点大学门面的摆设,未能实现其育人价值。
凡此种种,都源于对校园文化的误解,源于对文化本质与作用的忽视。因此,突破传统既定的“校园文化”观,建立一种师生共融、主客体交融的“文化校园”的理念迫在眉睫。
当前,无论是大学校园内外,主要矛盾与三十年前已大不相。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与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必须实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才能真正发挥其对全方位育人的支撑作用,培养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1.在主体上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传统的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数量多但来源较为单一,其作用发挥较为薄弱。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应是多元化的。与文化校园这一客体对象相对的建设的承担者、执行者和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部的校园人,都应该成为文化的主体。在文化校园中,教师与学生是通过大学校园这一共同的中介客体,使师生的本质力量得到对象化。教师要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这不只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也是教师生命价值不断完善、超越和升华的过程。大学校园里的管理、服务人员,也必须把自身融入到这个文化共同体之中,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除此之外,文化校园的主体还应该包括与教学、学术、研究活动有关的一切校园文化环境,如建筑、道路、景观、草木等,都应赋予文化主体所具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大学文化的讲述者、展示者、承载者,实现主体的多元化,促进校园文化的丰富发展、大学精神薪火相传。
2.在理念上由“约束”向“自觉”转变。大学教育所要求的是具有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大环境、大氛围,从校园文化走向文化校园是大学走向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所谓约束,是指大学的文化活动,过多地依赖于上级有关部署、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等例行安排,并逐步演化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手段。所谓“自觉”,就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理念和精神的引导下,大学师生主动地、自主地开展文化活动,使校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发展局面。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术、科研、文学、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精品活动,利用有效载体,搭建有特色、有思想、高品位的锻炼舞台,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这个角度说,由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提升,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回应,也是大学文化本质和大学教育目标的回归。以大学精神为价值导向的文化型校园建设,实际上就是将大学精神不断内化为师生行为素质的动态生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充满活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教育环境。
3.在模式上由“单向”向“互动”转变。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校园建设,一方面是指在大学通过历史的传承、时代的创新和实践的凝练,形成影响学生成长的校园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同时,也要接受大学生人格特点、精神面貌、道德情感带给校园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无论是教学育人,还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其本质上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前提是既定规范的导引,而互动的最佳境界就是文化上的认同。作为文化校园核心的校园价值观是这种认同产生的关键所在。大学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师生,特别要处理好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这两个群体文化的共存、碰撞和交融是学校文化的主流。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要通过共同的活动、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体验逐步建立起一种和谐相处、彼此相长的交流、成长模式。大学正是因为有这种互动,才能摆脱“千校一面”的局面,使文化校园体现出“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展现出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大学各自独特的文化魅力。
4.在思路上由“传承”向“创新”转变。文化校园既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个文化基因传承、文化传统沉积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创新、丰富和发展。在传统校园文化建设中,蕴含着这样一种预设:似乎我们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方式的前提下,凭借增添一些额外的文化活动就能够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真正的人文教育,而实践效果告诉我们,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真正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是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各种探索与创新活动。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不是一朝一夕的具体工程,而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项变革,它需要系统的、持续的实践探索。要把教学中知识讲授真正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要把知识“传授”过程变成学生的思考创造;要把技能习得过程变成学生的创新实践;要使苍白反复的思想说教变为平等的心灵沟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我们看到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把大学生生活区建设成为“书院制”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平台,在传承与创新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各高校学习和借鉴。
5.在目标上由“功利”向“诗性”转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强调的大学之道也是基于大学最初的精神、理想而言,其灵魂在于德性、诗性与理性。大学教育作为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途径,主要应该是文化教育,以文化育人;教学生先会做人,再去做事;以做人为统帅,激励去做事;做事是体现,做人是升华。文化教育的文化,应包含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等四个方面,其中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方法是根本,精神是灵魂,要让学生的眼睛流露诗意,心中装着远方。而当今大学教育出现了一种极端现象,就是过于强调人才培养专业化、实用化,导致人才培养口径越来越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特别是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自然科学的价值突显,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重理轻文的道路。在钱学森之问的鞭策下,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缺少文化思想的引领已经出现科技创新乏力的问题。因此,大学要建立诗性教育目标,培养充满诗性的教师,开展充满诗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在传统人文教学课程中,引入中西文学经典作品讲读,既使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了具体可感的承载,也给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文学经典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灵魂,唤起大学生内心深处的诗性。只有跨越实用与诗性之间的荆棘林,现代大学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才能以其特有的文明化、艺术化、审美化特质,不断开创现代生活。
6.在打法上由“封闭”向“开放”转变。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在评价美国高等教育时说,在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美国的贡献“是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时至今日,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脱离社会的大学是不存在的。从局部看,社会各个小部分之间的文化是不断地相互交融与影响的。在大学校园里,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无论学生、教师,还是管理人员,他们本质上都是社会人,都与社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既可能是文化校园建设的资源,也可能是障碍。如果善加利用,障碍也可能变成资源;不加利用,资源也发挥不了作用。2012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积极倡导和推进大学开放办学。随着开放办学程度不断加深,大学校园越来越难以成为封闭的“象牙塔”,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都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冲击。抛弃过去的“封闭”的老套路,转而采取主动出击的“开放式”的新打法。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获得了新的传播平台,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大学要更新理念,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即时性,培养一支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一批贴近大学生学习、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微平台,增强大学文化的感染力、辐射力、渗透力和吸引力,促进文化校园的开放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校园不会为社会主流文化所边缘化,更能争取大学校园在引领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主动性,使大学校园始终屹立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最前沿。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
[3]张兴唐.教书育人 全方位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服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4]李晗龙,唐家玮,等.大学文化校园建设的理论探讨与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5]朱正湖.文化校园:和谐校园的序曲[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
[6]李勇,等.新媒体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4(5).
[7]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EB/OL].http://www.ety- monline.com/.2001 -10 -11[2011 -10 -15].
[8]陈超群.“文化化”的内涵与文化化社会的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2).
[9]王亚利,温晶晶.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
[10]孙庆斌.构建回归文化本质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之实践路向[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
[11]袁媛.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