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鹏 薛凯元
(1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2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部,北京 100859)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兴起,各级电视媒体开始纷纷效仿制作谈话节目,这种节目形式新鲜、制作成本性价比高、制作流程相对简单,所以得到电视台和观众的认可,但在经历了《艺术人生》和《鲁豫有约》等等辉煌之后,谈话节目面临着节目形态落后、观众审美疲劳的态势,节目数量开始大幅缩减。但进入2013年以来,省级卫视在娱乐节目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下,纷纷将视野重新投回了谈话节目,这样做既可以避开娱乐节目同质化竞争的桎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自身频道的文化品位,避免过度娱乐化,扩大频道品牌影响力。
2013年至今,有多家主要省级卫视在晚间黄金时段推出了新的谈话节目,加之以前的一些已有知名度的谈话节目总共有十二档,并且绝大部分节目都是在黄金时段播出。在娱乐节目充斥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的当下,中间穿插播出电视谈话节目能够取得良好的差异化效果。其中很多节目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像江苏卫视《郭的秀》首期节目收视就达到1.23%(CSM32),另外像安徽卫视《爱传万家》、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等老牌谈话节目依然占据省级卫视部分的黄金时段。
近年来一些视频网站也纷纷上马谈话类的视频节目,由于谈话节目制作成本低、制作难度小的特点,它成为视频网站尝试节目自制模式的实验田,其中很多节目取得了超高的点击率,获得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像优酷出品的《晓说》于2012年3月上线播出,由音乐人高晓松担纲主持人,它的内容大多来自于高晓松对于热门话题的评论,名人谈热点是其吸引观众的一个看点,目前《晓说》每集平均播放量超过一百万。2012年《晓说》甚至得到了浙江卫视的青睐,并在黄金时间段播出。
与以往的电视谈话节目进行比较,很多省级卫视和视频网站改版升级后或新推出的电视谈话节目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创新元素和发展趋势。
(1)以标志性主持人树立节目风格。在以往谈话节目多如雨后春笋的时代,很多栏目组认为请到重量级明星嘉宾并能讲好故事就是谈话节目成功的关键,配以一个能够执行流程和问问题的主持人就可以了。但时至今日,我们发现一个优秀并且具有巨大个人魅力的主持人对于整个谈话节目的成功是何等重要,他不仅把握了节目主题的执行程度,更决定节目的整体风格和受众构成。像江苏卫视《郭的秀》、深圳卫视《夜问》的主持人郭德纲和乐嘉,以及首播即收获好评的《金星秀》主持人金星,虽然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但算是近年来电视银屏上的重量级明星,并且都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郭德纲的幽默诙谐、机智善辩,乐嘉的能言善辩、心理性格分析特长以及金星的坦率直爽、一针见血都为观众所熟知。
(2)节目融合“脱口秀”元素。2011年,随着《壹周立波秀》《今晚80后脱口秀》在各卫视的兴起,“脱口秀”这种节目形态逐渐被观众所接受,由于谈话节目与脱口秀节目在节目形态、内容上的相似性,2013年以来很多谈话节目也汲取了“脱口秀”的元素,在节目中加入嘉宾或主持人关于节目主题的“脱口秀”部分。例如,郭德纲在《郭的秀》中的开场环节和嘉宾在浙江卫视《与卓越同行》中“个人演讲环节”都属于这种借鉴。由于这些节目中无论主持人和嘉宾都有极强的表达能力和阐述能力,所以很自然地运用到节目中而不显得生硬和尴尬。有主题的“脱口秀”指向性明确,不仅开宗明义地将本期节目的主题交代出来,也能吸引观众迅速进入收看状态。
(3)确定以“主题”为主线的节目风格。传统谈话节目给我们的固有思路是明星嘉宾为节目主体,围绕嘉宾挫折困苦、喜怒哀乐的故事展开节目,俨然明星嘉宾的“人物传记”。而观察现在的谈话节目,很多都是围绕明确“主题”展开节目,不管来的嘉宾是谁,很少涉及与主题无关的话题,整个“谈话场”是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展开。这样的设计摆脱了以往每期嘉宾对观众吸引力度不同,而造成收视率的起伏,降低了风险,同时由于及时回应了热点话题,从而增加了谈话节目的新鲜感和时效性,也增加了制作人员对整期节目的把控力度。
(4)选题向年轻观众倾斜。前文提到了很多视频网站纷纷开始制作谈话节目,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选题、话题、主持人、嘉宾全部向年轻观众的口味倾斜,制作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节目风格,潘石屹、大鹏、郭德纲都是所谓的“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网络大咔”。在网络媒体竞争的压力下,电视台的谈话节目也在吸取和学习网络节目的特点。例如,借助网络传播工具来丰富节目内容,从选题、嘉宾、主持人等方面下手,将整个节目风格向年轻观众靠拢。
曾几何时,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等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谈话节目曾经创下了骄人的收视成绩和社会口碑,为谈话节目这一节目类型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由于固守成规,出现了节目形态单一、观众审美疲劳等问题,进而逐渐没落。
而随着近两年全国主要卫视和各大视频网站推出的优秀谈话节目重回观众视野,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了谈话节目的魅力。通过这些节目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对节目风格的重大影响,以及新鲜的节目元素和年轻化的节目风格的强化是包括谈话节目在内的许多电视节目创新发展可以考虑的方向。
兵无常形,水无常势。谈话节目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纵观国内外的电视台节目配置,虽一时式微,却未曾完全舍弃电视谈话节目,一旦找到合适的定位和路径,这种高度符合电视传播和接受特点的节目形态,凭借着其升级创新的灵活操作性已重新活跃在电视荧屏上。
[1] 潘牧天.对法院调解的再认识[J].求是学刊,2001(02).
[2] 王峰.论我国法院调解的促进和规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