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承景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对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改革的理论探讨
钟承景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深入,各大职业院校纷纷建立起校级质量工程。但在建设初期,特别是新办的院校,既缺乏内涵积累,又缺乏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经验。作为质量工程项目的牵头部门教务处,如何去调整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进行项目管理的改革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质量工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理念
“质量工程”的全称为“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质量与质量工程项目改革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质量工程的核心在于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培育、精品资源共享等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学院的办学实力与办学特色,建立一个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教学环境。在质量工程国家、省、校三级的“纵向”体系,单以省级项目的开展,要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显然是不足的,而作为质量工程体系中的基础层校级质量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质量工程建设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作为建设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管理环节,还存在许多通病,严重影响了“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效益。首先,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求量不求质。有的院校存在管理混乱的情况,为了应对检查,对申报项目把关不严,审核程序简化,对立项项目监督不到位,质量工程项目评价体系缺失。这样就出现了评审结果不公平,立项项目数量多、质量差的情况。其次,人员配置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有的院校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少,一人兼多职,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直接影响管理水平。有的院校管理人员结构单一,质量工程管理涉及制度管理、评审管理、监督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管理人员结构多元化才能促进项目管理工作。再者,管理手段落后,未建立质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很多院校依旧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扩展,质量工程项目也应该启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还可以减少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促使项目起到引领、示范、辐射的功能。最后,经费投入不平衡,有的项目经费投入过高,有的经费投入过低,导致恶性竞争。目前,有些职业院校因为本身办学经费紧张,所以在质量工程项目方面投入的经费有限,虽然有的院校为了鼓励、促进质量工程项目的开展,增加了经费的投入,但是面对不同类型项目的资助存在严重的差异,从而导致一些资助经费过高的项目受到追捧,而资助经费低的项目无人申报。甚至有人为了一些利益做出违反规则的事情,导致了恶性竞争的出现。
目前本人所在院校是一所2009年成立的新办院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刚刚过3个年头,对于学院质量工程从无到有,由规模建设到内涵式建设的发展历程,体会特别深刻,对于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上的问题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1.项目群结构问题
质量工程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培育、精品资源共享等几个方面。全面进行建设是很有挑战性的事业,但是不能脱离学院发展现状去全面开展质量工程,不分轻重缓急的结果是一股热情扑上去,什么也没有完成。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培育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而精品资源共享对于校本教材建设有促进作用,质量工程项目之间不是相互孤立,有些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所以质量工程项目群建设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去有所侧重按步骤去开展各个方面的项目建设,去构建一个结构稳定、相互促进、突出特色的质量工程项目群。总的来说,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缺乏学院总体规划。
2.管理模式的问题
质量工程项目管理跟科研项目管理有很多相像之处,但是质量工程项目与学院科研项目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所以管理上不一而论。照搬现有的科研管理模式去管理质量工程,那是对质量工程缺乏深刻认识。
首先,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是学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发展模式,质量工程项目可以看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始建设。而应用性科研项目是对教学思想的一种指导探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总结或者创新的方法。其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果是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应用型科研项目的成果是教学理论上指导思想。再者,质量工程项目需要学院进行规划统筹建设,而科研项目并没有特别严格约束范围。其实,质量工程项目出现建设上混乱、没有方向性、重复建设等等问题就是因为对质量工程项目缺乏规划思想,盲目照搬科研项目管理方式。
1.加强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目的在于无纸化办公,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沟通。必须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对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团队管理的、质量监控的平台基础。强化信息化一方面是将事务性工作流程化(将团队管理模式融入信息系统来),减少等待时间,另外一方面使各个项目建设过程一目了然,随时可以对项目建设进行干预,既可以规范项目建设中的行为,又可以共享这些资源,形成一种开放式监督,甚至学生和校内外专家、同行的教师都可以参与进来。可以说在目前的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是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的开始,只有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进行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上内涵式的建设。
2.团队管理模式
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学生、教师、各级领导、质量工程指导委员会这些质量工程项目的主体。从各级主体对项目的参与度可以看成项目建设情况好坏的风向标,这个是由质量工程的本质所决定的,所以团队管理就是践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本质的体现。另外,照搬科研管理放养式模式,是没有充分调动整个主体的积极性,将这些主体孤立起来,导致项目建设是个人教师在建、个别领导在建,学生完全不知道在建的项目建设状态,这与质量工程本质不符,已经脱离建设的客体。
建立团队化管理思路是:以质量工程信息化为基础,将以上主体包含进来,建立起各级信息通道,建立以指导、评价为主的质量监控管理构架。
难点、重点在于:(1)如何调动各级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各级参与度。(2)如何让各个质量工程项目在规定时间、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
3.完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现在我们从事务流程与参与者的角度来梳理管理流程,从而进一步说明完善机制的要点所在。流程如下:进行校级质量工程整体规划、下发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计划、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经费管理、中期检查、验收、质量工程建设的年度总结报告和个别优秀项目推广。
整个流程中有三个要点:(1)质量工程的规划和年度总结报告是相关联的,是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最终结果的对照。机制建设要点在对项目建设的整体要求上必须明确细致、做到有针对性、参照内容尽可能数据化有利于比较。(2)质量工程申报、中期检查、验收是属于项目建设环节也是质量监控环节,如何引入学生、同行教师、各级领导、质量工程指导委员会的等建设主体的指导、监督、评审、验收,形成开放式管理的避免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指导,导致建设迟滞、闭门造车的现象。(3)优秀项目推广过程。除了对优秀质量工程项目向上推优和进行校级奖励之外,还应该存在后续建设问题——项目推广,项目推广和项目建设工作内容不同,但后者意义更大。但是这两者存在一个矛盾,优秀项目建设者,往往不是一个优秀推销员。只是将项目建设申报书、中期检查、结题报告共享在网页,推广效果太差,需要引入外界宣传力量,做好项目推广工作。
总之,质量工程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模式,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回答:建设什么、如何建设、管理什么、如何管理这些问题方式方法。它的任务和目标是明确定位学院质量工程发展方向;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为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平台,帮助各个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以高质量、高效率方式去完成项目的建设;对完成的质量工程项目进行项目推广,最终使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1]胡静.关于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2).
[2]熊春华,严发萍,吴俊英,等.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构建[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07).
[3]黄玲青.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3(01).
·编辑 薄跃华
该文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高职院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XM2013301)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