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游
(成都十二中)
高中物理,曾一度被女学生推选为最难、最无聊的科目之首,其实高中物理是一门简单易掌握的学科,主要是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本文就来浅谈一下,如何实现高中物理课堂的“质”与“效”并存。
创建一个好的班级,必须创造好的班级环境,营造一种诙谐幽默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增进学习物理的情感,可以用一些物理知识在课堂上恰当地开玩笑,如,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例,“有一天,牛顿被一个苹果砸中了,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他被两个、三个和更多的苹果砸中,他会发现什么?”答案是“他会头晕,然后变傻”。以物理知识变成笑话,可以从“效”上,增强学生的认识,一堂课后,学生也记住万有引力定律了。
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视实践的课程,因为高中物理主要是研究物体的宏观和微观运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书本理论知识后,要加强导入实践课程,如,研究《质点的运动》时,由一个物体的直线运动,分化出这个物体的每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有平均速度、中间时刻速度、末速度、中间位置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等,以此利用公式(以v0为正方向,a 与v0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求出物体的各个速度。通过实践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平均速度、中间时刻速度、末速度、中间位置速度、位移和加速度的计算,实现有“质”教学。
上面提到过,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物体的宏观或者微观运动过程,在宏观上,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运动,但在微观上,人类的肉眼无法看到,所以培养开阔的脑部思维想象力很重要,如,研究分子运动的相互作用力时,学生只能通过想象,大量的分子在环境中做着不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r<r0,f 引<f斥,我们称F分子力为斥力,当r>r0,f引>f斥,我们称F分子力为引力。想象创造美好,通过合理的想象,形成直观明确的脑部图像,更加有利于“质”与“效”的并存发展。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质”与“效”的配合,教学永无止境,高中物理也永无止境。
[1]张颖.新课程高中物理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05).
[2]周仕德.课程衔接:亟待研究的课程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