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探析学生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的角色
张玲玲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需要强调学生和教师的教学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主动交流是保证授课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相关信息,现在新的途径是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发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交流;途径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有意识去完成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自觉地把握好一些方法和技巧,学生在学校里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最具有效果的方法是自身的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其中学习目标制定和运用的方法影响其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教师简单地讲授一些知识,而是学生自发地去掌握它,它们之间是一种良性的辅助互动的关系,在学校里需要学生能够自发地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初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
1.教师要初步进行自身教学角色的转变
(1)由知识的“发起者”向“信息的接受者”转变。意思就是说,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讲的不都是真理。学生同样也是传递知识的那一面。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教与学也是一个相互转变的过程,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感觉自己的教师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知识灌输者,而要让学生感觉自己和教师是一种朋友的关系。在教学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双方是可以建立在一对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习的。
(2)由知识的引导者向知识的分享者转变。现代社会是需要有知识的权威者存在,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教师每次都以这样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也要有一种学生的心态去学习,就是说要同自己的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
2.运用问题式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层面以及学科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疑问体系,教师的讲课过程是一个慢慢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尝试去认识它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原有课标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注意进行整合剖析,尽量做到“学有所得,教有所依”的模式,两者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1)在每一节课每一章节的教学设计上,基础教学要予以重视,确保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发散思维。(2)延伸问题的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并非固定的,学习的过程自然而然就充满乐趣。(3)创新性的问题一般是相对于发散思维较强的学生而制定的,正所谓举一反三,正是创新的体现,学生对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再到延伸正是学习的过程,而教师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思考摩擦力,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解内容之前,先让学生思考摩擦力是什么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同学们玩的轮滑,它是应用球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吗?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思考,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将会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解,也就会找到学习的乐趣,也充分体现了自己在物理课堂中的地位。
3.运用跨课堂的实践来进行教学活动
正所谓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对现实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是其探索科学过程中发现的,这也是教学的目的,作为教师需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为解决各种困难提供新的途径和现实解决方法,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实践的意识。
4.灵活地运用练习课程
练习的题目需要有针对性,比如题目的难度以及倾向点,根据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的重难点来布置题目。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同样是学习的主要扮演者,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学生做练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其信息的反馈需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来体现出来。学生反馈的信息出现偏差或错误时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纠正,给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兼顾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不能随意提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提问的效果才会更好,教学目的更容易达到。不要轻易影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程度,循序渐进方能看到效果。
给学生一些题目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从而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创新,布置题目要适量,而且每一次练习都要有结果有总结。要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心态去联系相关题目,教师只是在启迪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建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主动的,心态是良好的;每一次练习是有所收获的,在给学生布置练习时最好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置练习题目的难度和类型,有针对性效果就会更好,另外在学生练习结束时要及时获得练习的信息,查缺补漏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尽可能让学生同步发展。
李德阳.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