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托留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西戈壁镇中心学校)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拜山·托留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西戈壁镇中心学校)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涵盖了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素质教育提倡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策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并未受到重视,经常会看到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讲解过知识后就让学生进行自习,或者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在很多学生的印象当中,品德与社会课就是一堂说教课,没有实际意义,考试的时候只要背题就可以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一直强调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品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技能,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就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传统教学模式中缺乏沟通互动,所以课堂学习氛围低沉,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合作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讨论、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学习《社会呼唤诚信》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诚信是什么?诚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我们要如何才能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书中查找问题的答案,并且组建讨论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找到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师给回答最好的小组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较小,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来学习知识,这样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让家园更美好》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课堂搬到户外,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去看看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认识一些动物朋友,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打破传统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新方法和新理念,来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科目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拥有丰富知识和社会技能,具有高尚品质和情操的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黄福生.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学周刊,2014(29).
·编辑 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