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华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语文教科书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接触的最重要的读物,它的力量能够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思想和行动。从1950年《草原上的新主人》,到新世纪《托起草原》,内蒙古题材课文一直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课文既有蒙古族作家创作的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内地作家创作的描写内蒙古地域风情的作品,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内蒙古的重要媒介。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内蒙古题材课文概况
解放前,我国中小学语文学科的名字分别为“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名为“语文”。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在“临时课本”的基础上,改编出版了全国统一的《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课本。《草原上的新主人》被选入了《初中语文》(第二册24课)。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组建了从事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出版的专业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作为统编教材全国通用,影响巨大。《满眼春色的草原》被选入了1959年版《高中语文》(第二册11课)。《草原上的新主人》描写了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解放后的愉快生活,“吉尔格拉带着感激的神情说:‘从前要是给牧主放一千只羊,一年只挣十只资畜,现在一个月就能挣六只了。从前我啥也没有,现在有了两匹马,二十六头牛,三十多只羊。吃穿都不用愁了。’”《满眼春色的草原》是著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描写了牧民拉卜丹成长为一个坚强革命战士的经历,拉卜丹“那几句汉话,比任何奖章、证据都更能具体、生动的说明他过去光荣的经历:与八路军、汉族人民,为保卫草原,并肩作战过,流过血!”
2.《草原上的新主人》、《满眼春色的草原》入选教科书的价值
国家不仅对现存各种学科知识进行价值选择,将符合其价值取向的学科知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从而确定各种教学科目及其具体内容,而且还向课程内容“注入”特定的价值信息,从而使课程内容具有相应的观念倾向。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7页。当内蒙古作品进入语文教科书后,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教育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民族政策。
解放初期的语文课本一般都比较重视思想性,有较强的政策观念,注意与斗争实际、群众生活相结合。②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69页。《草原上的新主人》记叙了政府实施种种措施保证草原牧民安定生活:每年派家畜防疫队给牲畜打预防针、治病;号召搭畜棚,积干草来克服暴风雪;每一个旗政府都设一个医院,每个“巴嘎”都派一个卫生委员,除了治病,还进行卫生宣传的工作;组织了合作社,牧民们可以在合作社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旗政府和苏木政府所在的地方都设立了学校,儿童都能上学了。《满眼春色的草原》中的拉卜丹,在解放后成为人民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显然,通过此类课文的学习,能让青少年学生了解政府的民族政策、人民代表制度等。语文课本《编辑大意》强调:“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教科书中更显得重要。”内蒙古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就是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吉尔嘎拉说:“毛主席领导得好!人民政府是咱们自己的了,所以能替咱们办事。”“毛主席领导下,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蒙古人民做了自己的主人,不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牧主的欺压了。”(《草原上的新主人》)“我跟那些汉族同志们一同受考验,真是一生的光荣。”“在最严重的关头,毛主席的象给了我们力量,坚定了我们的意志!”(《满眼春色的草原》)。
(2)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语文教材被誉为“生活的教科书”。它远远超越了学生直接经验的生活,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中可以鸟瞰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人文景观。③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第290页。中国幅员辽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地师生很少有机会走遍全国各地,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是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媒介。《草原上的新主人》在课文“注释”中对“蒙古包”、“套马杆子”、“勒勒车”等生活用品,“苏木”、“巴嘎达”等蒙古话,“盟”、“旗”、“巴嘎”等行政单位都做了解释,大大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知识。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其群体内部具有共同的语言、信仰等。民族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它与教育的关系,是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部分。④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4页。《满眼春色的草原》中提到了著名说唱诗人毛依罕,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等人,让读者加深了蒙古族的了解。
1.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内蒙古题材课文概况
“大跃进”运动结束后,我国进入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语文教学改革也在稳步前进。玛拉沁夫的《路》被选入了1960年版《高中语文》(第五册20课)。《路》记述了包钢建设时期,蒙古族塔尔娃老太太支援祖国建设的故事。为了和破坏建设的土匪作斗争,塔尔娃老太太把唯一的儿子送去骑兵部队;儿子牺牲后,她依然保持着积极支援祖国建设的热情。
2.《路》入选教科书的价值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蒙古开始兴建草原上最大的钢铁基地——包钢。玛拉沁夫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包钢建设,写出了一批反映包钢建设的作品。①沙驼:《民族新生活的颂歌——评玛拉沁夫短篇小说创作》,《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3期。他于195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路》,就是这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塔尔娃老太太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这些老一代的牧民都是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获得了新的生命,焕发了青春。②屈正平:《论玛拉沁夫的短篇小说》,《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塔尔娃老太太“按照每天早晨的惯例,将桶内的鲜牛奶,用食指和中指向四方撒点了几下,嘴里轻轻地祷念道:‘祝包钢的人们健康幸福!’”“每天来往过路的工人们,总是到好客的塔尔娃老太太家里喝茶、歇脚的。”后来,“汽车司机们煞费心机地做了一块木牌,白漆红字,用蒙汗两种文字写着:‘塔尔娃大道’。他们把这块木牌拿来钉在她门前公路上。又做了一块木牌,上写几个大字:‘向塔尔娃大娘致敬!’”从文中可以发现,草原上的各族人民由于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他们之间建立了诚挚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助、相互信赖的新型关系。这些主题非常适合于中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1.改革开放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书中的内蒙古题材课文概况
“文化大革命”中,语文课一度成了“政治课”、“革命文艺课”。拨乱反正之后,语文教学也逐渐步入正常轨道。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及职教序列的语文教材。《内蒙访古》是翦伯赞根据自己访问内蒙古的见闻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共六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
2.《内蒙访古》入选教科书的价值
(1)了解历史,珍爱民族团结
翦伯赞是卓越的历史学家,他在文中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充实了访问记的内容,别具特色。“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直到十三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作者在文中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聚焦于珍视民族团结的主题,表达了珍爱民族团结的感情。“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2)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写作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学生人文素质和语言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带入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掌握表达这些新感受和新体验的语言和语言形式,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③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7页。《内蒙访古》“课文提示”要求“抓住本文夹叙夹议的特点”;“思考和练习”中强调“学习本文的语言”。这些都表明,该文娴熟的写作技巧也是被选入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范本”,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详细总结了该文的写作特点,如拟制小标题,提领内容;综合运用多种笔法,有描写,有拟人、比喻、引用(文献资料)等等。①徐小红:《从写作的视角观照〈内蒙访古〉》,《中学语文》,2011年第33期。
1.新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内蒙古题材课文概况
进入21世纪,“一纲多本”,即一个教学大纲,多种版本的教材供不同地区使用,是教科书的突出特点。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都有内蒙古题材课文,如:《托起草原》(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静默草原》(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托起草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展现了优美草原风光,“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得名于自天而降的两泓清水,呼伦湖与贝尔湖,浇灌哺育着40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静默草原》是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创作的散文,作者抒发了对草原的独特感受及对生命富有哲理的思考。
2.《静默草原》、《托起草原》入选教科书的教育价值
当前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②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2页。教科书中的内蒙古课文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凸显人文,注重情感
《静默草原》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头向后眺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又和“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的心理习惯相对照,指出“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鲍尔吉·原野散文短小精美,内蕴丰厚,体现着既细腻又奔放、既朴素又华美、既单纯又厚重、既轻柔又刚健的多元并置、对立统一的美学风格。③姜桂华:《生态危机时代人道主义的新表情——鲍尔吉·原野散文写物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10 年第5期。
(2)走近自然,放松心灵
《托起草原》一文把现代都市和大自然中的草原做了对比关照:“在城市,五光十色的广告牌闪得人们视觉麻木,万紫千红的温室花展耀得人们无所适从。”“在呼伦贝尔,你的心会被那些平日经常忽视的白芍药、红百合、紫飞燕、黄野菊紧紧抓住,流连驻足,萌生情趣,采摘几枝,轻嗅几次,丝丝幽香,一汪灵气。”总之,大草原上那舞姿曼妙的青草,悠闲自在的一群群棕色的马、黑色的牛、白色的羊,还有天上玉莲般的多多白云,构成了一幅诗意盎然的精美画卷。在这里,可以让你忘记都市的烦扰,感受心灵的静谧。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都有内蒙古题材课文。语文学科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方面,都发挥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当今的语文教学应充分意识到内蒙古题材课文的独特价值,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边疆,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景物。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把更多的优秀的、新近发表的内蒙古题材当代文学作品选入到语文教科书中,从而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了解到内蒙古的发展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