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

2015-08-15 00:53:41周杰贵
新课程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天鹅文体情感

周杰贵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新营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

周杰贵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新营中学)

情感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内到外、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记忆过程。情感教育须长期坚持,要对学生的心理、思想不断施以影响才能产生有效结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从教学仪态、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等多方面渗透情感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的。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教学过程

一、语文教师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输灌,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行诸于外。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文本和教师的情感因素。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其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师的倾情投入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我认为首先应做好两个方面:(1)教学引入的设计要新颖独特,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景,通过感人的情景使学生“动情”,进而使其引情而入。(2)课堂小结要以情感人,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天鹅的故事》讲了两个关于天鹅的故事,在学习了第一个故事——爱情故事后,我是这样小结的:“这两只天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这两只天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雄天鹅一直守候在雌天鹅身旁,暴风雨袭来时,它张开翅膀为雌天鹅取暖,它们在一起,依偎在一起,它们愿意守候在一起,死在一起,死也不能把它们分开。它们用生命谱写了一首生死不渝的爱情之歌,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呢?寒冷夺取了它们的生命,它们是不幸的,但它们又是幸福的,它们永远可以幸福地相拥相依在一起。如果有另一个世界,让我们祝愿这对天鹅在另一个世界永远比翼齐飞。”学生看着两只天鹅比翼双飞的画面,听着教师的倾情小结,完全沉浸在动人的故事中,被它们用生命谱写的这一首生死不渝的爱情之歌深深感动。这样只要把好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和小结这一前一后两道关口,情感教育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外,教师还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控课堂情绪氛围,这样方有可能使学生随课文的情境变化而或喜或怒,或哀或憤,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比如,在《羚羊木雕》一文中,最后当主人公沉浸在失落悲伤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以求达到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准确、形象生动、饶有兴趣。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相对广博的知识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情感活动。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要“有的放矢”,教学中注意渲染与教学相关的气氛,引发学生的主观体验,产生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情溢其外而理在其中,主要应根据作品本身的风格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掌握。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手段;无论是朗读,还是分析都应该一切以文本为中心。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都各自具有本身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其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适当引导学生体会分析其意境与韵味,主要是多读,而且要放声读,通过朗读感受领悟其意境和韵味;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点,也要强调多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与鉴赏。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运用同一种手段。同一种文体的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不同,风格不同,也要区别对待,比如同样是诗歌,光未然的《黄河颂》和余光中的《乡愁》感情色彩不同,《黄河颂》的朗读要有饱满的爱国激情,激昂慷慨,《乡愁》的朗读则要满含思乡深情,萎婉中带着淡淡的愁思……用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还有很多途径,情感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但无论怎样,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情感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最知心的情感朋友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多探索情感教育的方法。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天鹅文体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一张图看天鹅奖
情感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热跑”天鹅
环球人物(2018年16期)2018-08-22 03:28:44
天鹅之死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