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十五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董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十五小学)
阅读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小学阅读教学是为学生将来的阅读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阶段,所以,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要保证阅读的有效性,要多种教学手段并用。阅读教学的开展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就要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新思路。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情境
阅读是学生知识输出的重要过程,所以,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要想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就要重视阅读教学方法。阅读要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要让学生局限在课堂中,而要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运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对其他阅读问题进行研究。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让阅读方法更加灵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文字的阅读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商品的使用说明、书籍的浏览、广告的观看都是阅读。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主要和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还有就是对于知识的储备和阅读技巧的掌握。通过阅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如果开展阅读的时候不能对知识进行合理地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发展也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含义的。能力的培养要先依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培养,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但要以教材为主,还要对课外的阅读内容进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读书,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在课下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展,还能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掌握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平时教学课程开展的时候,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多个知识点的运用,学会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老师可以开设“阅读角”,在阅读角里面放一些学生平时喜欢的书籍,让学生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书籍来阅读。当阅读结束以后,老师要让每个学生把自己阅读到的东西进行复述,还可以添加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的很多小学课本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富有童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表演来对课本的内容进行诠释和理解。当课程在进行的过程中,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会把学生带入到课堂的情境教学过程中,随着人物的情感变动不断地进行变动。当讲到快乐的地方,老师和学生都能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微笑;当讲到愤怒的地方,老师的情绪高昂,自然就会有学生也跟随老师的情感进行变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来模仿老师的情绪起伏变化,来对文章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化难为易地开展教学,这样就会让整个文章的重点突出,能够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
比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时,可以让孩子预先熟悉小夜莺和军官的对话,我们知道孩子的表现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所以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老师要抓住主要的对话内容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这样才能真正地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通过感悟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这只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对学生开展知识能力的引导,并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这样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才能够充分地运用方法来展开学习。比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学生因为对课本的细节内容把握得不准确,所以,阅读能力提升得很慢,老师可以运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比如,在修建京张铁路的时候,詹天佑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当学生不能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回答,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到问题出现在哪个段落,学生在进行段落寻找的时候可以对整个文章进行略读。老师可以教学生寻找关键词的方法,就是寻找文章中重复率比较高的词汇,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段,联系上下句的方法让整个文章的阅读结构更加清晰。技巧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也有显著变化。
阅读是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让语文素养不断提升,老师要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学习方法,给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传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不但有量的积累,还要有质的飞越。
高立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2:13-1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