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阅读

2015-08-15 00:53:42李姗姗
新课程(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里科夫职高课文

李姗姗

(安徽省蚌埠职业教育中心(技师学院))

职高语文课在职高全部文化课中的比重是非常高的,但是许多的职高生却表现出漠视语文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无所谓,上课不认真,觉得上课听讲不是那么重要;对待作业的态度更加恶劣,从不按时完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动力自然也就不强烈,学习主动性肯定会不明显,学习过程一定不会持续。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和思路有待革新。

一、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愉快教学环境中,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过程,他们有互动,他们互相尊重、相互倾听,学生对老师不再存有害怕的心理,这时候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扬和称赞主动进行知识的研究与探索,使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下慢慢地进步。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一定会增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也会高涨。另外,笔者认为教师的情绪也是会感染学生的,假如一位教师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这种表情就会感染学生,他们就会放松心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句幽默的语言或者一篇美文都是会打动学生的,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的,那么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候学生会自觉地用接近作者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去阅读、去体会。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合欢树》,老师采用的导入内容既能调节学生情绪,又可以和课文内容紧紧相连,大家去体验课文情感时就会准确,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在满心的愉快中度过每一堂课,反之则事与愿违。

二、以《套中人》为例尝试愉快阅读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的深刻性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去体会,我通过以诵读法为主,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创新教学我从这四步走,自读、品读、解读、互读。

自读就是尊重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熟悉情节,走进人物、了解人物。打开课文我请学生自己先读一遍课文,有一个最初的感受,把握小说的情节,做到可以复述。

品读就是品味细节,与人物同呼吸共思考,也就是在自读基础上的“再读”,学生再读课文时候就不可以粗枝大叶地读了,就要细细品味,像品一壶好茶,由舌尖到味蕾。

解读就是对人物所在的社会背景及人性的深层进行思考和叩问。到这个层次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需要突显,用一系列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从文中和文字深刻的含义中找到答案,对别里科夫悲剧命运的缘由展开解读。

互读就是审视“套中人”,利用现实知识结构与人物进行碰撞,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这个环节我采用小组讨论,小组互读方式,你读你的,读出思考;我读我的,读出见解。比如:别里科夫在当时社会是否是少数?学生众说纷纭,还有同学把他和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阿Q、祥林嫂作比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重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研究教材时我和学生一起探讨而且进行大胆地取舍,阅读现当代散文、小说、科技说明文时候在课文空白处做批注,阅读文言文、古诗词时候请学生自行探讨用笔记下,毕竟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教与学是互相并存的。

猜你喜欢
里科夫职高课文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40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2:57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13:12:44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