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珍
(福建省惠安东桥中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讨论、分析、探究中成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下面就结合我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点比较重要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学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刺激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等诸多优良特点。同时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增进学生感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将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差异、兴趣爱好混合分成4~6 人一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小组长、组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小组成员总体水平一致,具有同样的竞争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按小组进行,不论是座位还是作业,都按小组进行组织、评比,强化竞争意识。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能力对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一些探索。
同桌结对,方便交流。如我在教仁爱版Project English 中Unit 6 Topic1 中介词in,on,behind,under,near,next to,in front of 时。我就让同桌小组成员自带实物教具,一个足球和一个盒子,在英语课堂上先让结对子成员带实物学生上台表演,一人把足球放在盒子的不同位置,另一人用英语说出介词词组in the box,on the box,behind the box,under the box,near the box,next to the box,in front of the box...我在一边观察一边指导,并适时给予表演者鼓励与支持,以此来操练并掌握这些介词的用法。
角色表演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符合他们的表现心理。在仁爱版Project English 中,我结合课文中Listen,read and say,Read and act 和Work in pairs 的内容创设情境,如打电话、问路和指路等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模仿录音中语音、语调,自己创造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自备道具、自编、自演,这样,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兴趣盎然中锻炼能力,学到知识,同时拓宽了课文内容。
教师应明确要求合作学习的任务。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是什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创设一定的任务情境时,必须通过观察交流等很好地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经验以及兴趣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设计学习内容。如在教仁爱版Project English 中Unit 6 Topic1 Section C 1a Read and understand 时,因这一阅读内容有点枯燥无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把my home 的挂图于黑板上,然后布置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在2 分钟内把my home 中的garden,a large living room,a dining room,a kitchen,a bathroom,two bedrooms and a small study 的位置找出来。并用英语单词标在课本的my home 的位置上,学生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小组分工合作,一下子把my home 的位置标了出来,这使得他们对阅读理解内容理解深刻、学而不忘。这时,我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主动融入活动中去观察学情、搜集信息、随机诱导,成为“小组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同时我利用现学知识,灵活机智地处理知识深与浅的关系,诱导学生思维再次活跃,推向学习的高潮。
学生竞争意识强,好胜心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竞赛,把小组竞赛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在课堂上引入评分机制:小组回答问题对的基本分10 分,合作得好加1 分,答案新颖、有创新性加1 分。同时,采用评价结果为best,better,well 三种情况可以采用加星的方式进行。
如,在教Listen,read and say 时,让每组学生主动选派学生上台表演,让没有参加表演的学生参与公正、客观评价,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踊跃上台表演,下面学生认真观看、评价,给出公正评价。然后,教师给予讲评,并且做出鼓励和支持,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