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妮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系统。在这两个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词汇是意义重叠和对等的,大部分词汇是词义相互交叉的,也有不少表达是迥然不同的。在英语口语训练中,很多学生都有背词汇表的习惯,但他们只是孤立地记住了某一个单词的含义,而忽略了其适用的语法、句型结构、使用场合以及正确的发音。因此,学生往往在英语口语用词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要么是误用了某个发音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要么就是错用意思相近但使用场合不当的词汇。
英语词汇的认知并非难事,准确而恰当的运用(即词能达意)才是词汇学习的难点所在。只有攻克这个难点,词汇的记忆才能长久,词汇的运用才灵活自如。
对于学生而言,对单词信息(包括音、形、义、词性和用法)的准确感知是词汇灵活运用的前提。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首先要重视每个词的词性及其各种派生词(附加词缀)和复合词的学习。词性不同,其对应的句子组合结构也不同。汉语中几乎没有词缀变化或词尾曲折变化形式,如“学习”一词不论用作动词还是名词都是以同一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常常只重视与中文对应的意义,而缺乏语法意识,忽视了对词性和派生词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因此在运用时常常出现因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而导致的语法结构错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汉语语言习惯的负迁移所累。例如:
(1)My mother illed yesterday.
My mother was/got ill yesterday.(ill 是形容词,不能错用为动词)
(2)They look confidence.
They look confident.(confidence 是名词,不能错用为形容词)
They are full of confidence.
(3)He works very hardly.
He works very hard.(hardly 是副词,意思是“几乎不”,而hard本身既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副词,意为“努力地”,不能混用。)
因此,在进行英语词汇学习时,必须熟记单词的词性和派生词,熟练掌握它们的用法和语法结构,以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
要说地道的英语,就要用地道的表达法。通常,英国人和美国人对英语讲得好的外国人的评价不是“Your English is colloquial.”,而是“You speak idiomatic English.”。所谓idiom(习语),指“any form of expression, identifiable as peculiar to a language”。因此,除了词汇外,还必须学习英语的习语。例如:汉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英语说“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要说“你讲的故事根本站不住脚”,最好用hold water 这一习语:“The story you told doesn’t hold water at all.”; 而要说“班门弄斧”,英语则要用“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这个习语。
要体会英汉表达的不同之处,关键是要了解两种语言中交叉性的东西。每学一个词,不能只是简单地记住词义,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特定的、具体的使用场合。例如,dinner 与“主餐”之间就存在着交叉关系。再如,英美人士谈起宠物、国家、地球和船舶等事物时都是有“性别”之分的:
Well,the Titanic was the world’s largest transatlantic passenger ship at the time; sadly,she sank on her maiden voyage.
因此,当谈到这些事物时,能自觉地区分“性别”,就说明你讲的是Idiomatic English。
此外,由于口语的话题往往会涉及许多大家都感兴趣的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必须经常阅读英语报纸和刊物。只有这样才能吸收许多鲜活的地道表达法,才能在与人交谈时跟上时代的节拍。当然,要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英语报纸和刊物。
学会使用英文释义就是要多用解释性的词汇来描述未知的、生疏的词汇,即遇到词汇障碍时,能找到其他词汇或描述性用语予以解释。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提高表达的流利性,而且用词更自然易懂。许多人把口语不好归咎于词汇量太小,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有几千词就够“炊”了。例如,《美国之音特别节目》所用词汇就非常有限。假如把一位未受教育的澳大利亚老太太十天内所说过的话记录下来,其词汇量也许不超过1000,但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她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善于运用各种代词照应和词汇衔接进行替代,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可以使语义前后连贯,又能表现用词丰富的目的。例如,人称照应可以通过使用人称代词(如I,you,he,she,they,him,her,them 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如your,his,her,their等)和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his,hers,theirs 等)来实现;指示代词(如this,that,these,those 等)、定冠词the 以及指示副词(如here,there,now,then)则可用于指示照应关系。
英语口语中非常注重食物之间的相互比较,而任何比较最少都会涉及两个人或两种事物,所以学生应充分利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以及其他一些有比较意义的词语,如same,so,as equal,such,similar (ly),different (ly),other,otherwise 和likewise等,来表示比较照应关系。一般来说,表示异同、相似、差别、量与质的优劣等的词语都具有照应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某个话题核心词汇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概括词等语义衔接词汇来表达相关概念,从而既体现用词的丰富性,又避免重复、呆板。例如,在谈到“人”的概念时就可以借助humanity,human,human being,man,person,people,woman,creature,mankind 和living being 等具有复现关系的词汇来表达,也可用we,they,she,he,their 和our 等来表示人称照应关系。
Underhill,Nic.口语测评药方[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