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笋
(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许多高校的体育课程异彩纷呈,跆拳道教学在百花齐放中独树一帜,受到学生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方面获得了指导和教育作用,但同时我们从看到跆拳道的教学现状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到跆拳道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以便更好地体现出跆拳道的价值,使得跆拳道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受惠于学生。
调查发现,高校大多都开设跆拳道课程,但是教学场地条件还稍差,大部分高校没有固定的跆拳道场地,在操场上或塑胶地上课,极容易出现摔倒受伤的情况,安全系数较低,需要不断改善。而且跆拳道教学不仅需要训练的场地,还需要有专门的跆拳道服装、垫子、身体部位的护垫等其他硬件装备,拥有这样装备齐全的高校还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质量。
跆拳道课堂教学中,老师仅仅是在讲授一些格斗防卫的技能,教学内容浅显,没有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对于跆拳道一知半解,一个学期下来,只是记住了一些动作,对于跆拳道的发展历史、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体育精神不太了解。同时,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传统的讲解示范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程度,所讲授的内容要么浅显,要么和实际联系密切性不强,学生反映有些失望,没有学到自己预先想学到的知识。
只有加大对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视,加大对高校体育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让相关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针对跆拳道教学,学校应加大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及体育设施的投入,利用和改造已有的体育场地,规划出适合教学的场地,补充练习时所需要的安全设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安全的练习环境。
每一项运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外化的体育技能,还有其隐藏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也正因如此,体育运动才会成为亘古不变的话题,一代一代地传承,在这样的感召下,才有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奥运赛事。跆拳道作为一项运动也是如此,跆拳道精神是练习者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思考和领悟,最终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礼仪、廉耻、忍耐、克制、百折不屈的精神内涵。
高校的跆拳道教学是普通跆拳道,而非竞技跆拳道。教导学生能够在练习中除了掌握必要的跆拳道技能以外,更要学习有关跆拳道礼仪规范、体育精神、文化意义、哲学思想等内容,学会从跆拳道的文化角度去思考和感悟人生,这比仅仅掌握技能更能懂得跆拳道的价值所在。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实战战术技能,更要多多讲授一些文化内涵和体育精神,这样的教学才是有质量的。
跆拳道课程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和生活中实用的防身术,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代表着一种礼仪规范和体育中忍耐克制、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感悟文化、提升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练习它不仅有很强的实用性,还能塑造人的性格,影响人的思维和生活态度。因此,如何让跆拳道更深入地走入学生心灵中,提高高校的跆拳道教学质量应是我们努力研究的方向。只有这样,这项运动才会散发出更大的魅力,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加入跆拳道教学,形成强健的体魄,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励青年人奋发有为。
[1]张淼.跆拳道教学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05).
[2]俸洪斌.高校跆拳道教学思路的探讨[J].商情,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