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峰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二中)
“优质课”,从字面上很好理解,百度百科也给了较全面的解释,上网随便一搜也能看到很多前辈、不同学科老师对优质课的理解。我想从我对优质课认识和理解的几个阶段一步步介绍和阐释我理解的优质课。
第一阶段:听说过优质课,觉得它离我很远
毕业后,我在一所普通中学教初中化学,刚走上工作岗位加上学校各方面条件很差,别说优质课了,基本的教学演示实验都是靠嘴和黑板来完成的。在那段时间我所知道的优质课就来源于一本《优质课教案》的书。这本书在我们教师间很流行,大多数老师用它来抄教案,我当时也不例外。我在一边抄一边看的过程中,总结出这些课之所以被称为优质课而编入书籍成为范本的原因有两点:(1)导入新颖、素材新颖;(2)有实验,关键是有学生实验。这就是当时我对优质课的理解。我将可以利用的例子、故事等素材尝试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但没有多媒体,没有实验,我的课堂还是我读书时的传统课堂。那时,我觉得优质课很高大上,遥不可及,它只停留在书本上。现在想来那时我对优质课的理解多么浅显、幼稚啊!这样的阶段持续了三年。
第二阶段:现场观摩优质课,为优质课的魅力所倾倒
我参加的第一次市级教研活动就是观摩了丁鑫老师的一节优质课。这节课给我的触动很大。整节课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这一理念。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关键是知识点的传授不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而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的。我事后很多次提到丁鑫老师这节课对我的影响,不是因为这节课多么的完美,而是这节课为我做了一个优质课的现场示范,从而打开了我对新课改革和优质课理解的新大门。在这节课后,我又有幸去外地观摩“偷师”了几节优质课。我发现这几节课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是他们学习中的引导者、启发者。我着实为这样的课堂而折服,我更加羡慕和喜欢那种师生像朋友一样在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欢乐氛围。
第三阶段:大胆尝试,实践中加深对优质课的理解
在观摩丁老师课之前,我在县教研室安排下上了一节交流课,当时那节课虽然也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但是从课后老师的点评和事后我自己的反思,我知道我的那节课离优质课还很远。但是我没有放弃尝试!在后来县里举办的优质课比赛中我积极参加并且敢于尝试。我把我之前对优质课的种种理解都运用到课堂中。当时我们县教研组长建议我不要安排学生实验了,因为我在学校从未开展过。但是我坚持安排学生实验。一方面我想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我也想大胆尝试开展学生实验,我急于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了解这种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感受。但是,毕竟我第一次尝试,当时那节课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原因有两个:(1)我想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这之中产生了很多冲淡课堂主题的分支;(2)我自己在设计各种活动时没有完全明确自己这节课真正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我像以往的传统教学一样想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到讲透,只不过我给每个知识点都设置了一定的素材和活动。但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事后其他老师的点评来看,我觉得我的尝试是很有价值的。同时我也明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不是优质课的全部。课堂氛围好、热闹不代表这就是一节优质课。老师在把课堂交给学生之前首先自己要清楚在这节课上要带领学生达到哪些目的,学到哪些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如果没有老师好的引导那么学生也只是盲目地在参与活动而不清楚参与活动的目的,也不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第四阶段:专家引领,反复磨课后我对优质课又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2007 年我有幸代表利辛县参加亳州市首届“教坛新星”评选和2010 年代表利辛县参加亳州市首届“骨干教师”评选,在这个过程中,利辛的专家团队帮我经历了六次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磨课。在专家老师的引领和一次次磨课中我理解了一节课被称为优质课,首先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具备高效但不紧张、有合作也有竞争、平等交流、把握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等特点。
(1)高效但不紧张是指老师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完成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但是却不感觉到累、紧张或者被动。
(2)有合作也有竞争是指同学们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同时产生一种主动学习不甘落后的学习主动力。
(3)平等交流不仅是学生和学生间,还有老师与学生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的表现,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形成交流的良好氛围。
(4)把握课堂的主要脉络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将一节课的影响辐射到生活或者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授人以渔”。
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之下我对优质课不敢谈有多么深的理解,但是他们那种理念是值得我不断拿出来思考和体会的。
又于2012 年和2014 年参加了安徽省优质课观摩,同时我们化学备课组带领青年教师张亚洲老师经过县级、市级选拔,一路过关斩将,杀进2014 年安徽省化学优质课总决赛,见证了优质课磨课的整个过程。当然,自己的视野也开阔了,教学理念也更新了。我上课的变化也是很大的。以前我更多的是传统模式的知识灌输。后来我慢慢尝试着和学生互动,让大家讨论,开展活动等。但是改变之初我也有些退缩,因为我发现学生一开始并不习惯这种上课方式,他们还是习惯了听课、记笔记、做题的模式。后来在我的坚持和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中,大家渐渐地开始接受这种上课方式,并且也喜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观点的感觉,他们从一开始不好意思跟周围同学讨论到后来主动组成一组开展讨论,更难得的是,我发现班级里有部分学困生在我的课堂上表现也很活跃。在教书的前两年学生对我的评价是“课上得不错,但是人很严厉”,后来这两年同学们对我的评价是“上课很有意思,人也不错”,我想这就是优质课对我的影响和改变。其实有很多老师担心,把时间给学生讨论思考,会不会耽误教学进度,其实只要我们事先安排合理,还真不耽误,不仅不耽误,在后期也很轻松。因为,学生已经养成了科学探究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样的习惯会受益终生。
再后来我也比较了一些不同地方的优质课。我发现大家都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来表达和展现优质课,目的就是想激发大家的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其中有的是基于课本挖掘课本已有资源,有些是跳出课本寻找新的探究话题,然后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去解答它。两种形式各有优点,但是我更喜欢前者,在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找寻新的素材,运用新的理念完成优质课教学。我觉得这样的优质课对我们平时的教学更有启发,也更值得和容易推广。也看到网上有人对优质课提出质疑,但是就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说,我觉得优质课的比赛、推广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推广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由于自身的理论有限、水平有限,目前我对优质课的理解还不是很深。但是我想只要我愿意学习和思考,敢于尝试和摸索,我就会一点点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