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琪
(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家一直思考和研究的话题,而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可能是一群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孩子,要让他们对你的教学感兴趣,真正学以致用,更是职校教师探究的内容。
在多年的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活跃的课堂气氛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尤为重要。曾听到这样一个例子,你和一位爱唠叨的老太太坐一个小时,感觉好像过了一天,而当你和一位漂亮的少女坐一天,感觉好像只过了一个小时。同样在教学上,如果教师教态单一、语言枯燥,那么呆板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会使学生觉得一节课很长很长,最终学生两眼发呆、昏昏欲睡,把教师的讲解变成“催眠曲”;反之,如果教师教学有方,语言精彩、幽默,例子通俗易懂,学生自然兴趣浓厚、精神饱满,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愉快的学习中,他们就会觉得一节课过得很快,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处在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充满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最活跃的因子,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他们被套上了紧箍咒,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课堂也沉寂下来,成为一潭死水。而在这种情况下向课堂要效率,将是事倍功半。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即是主动性。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升华,是学生从“乐学”到“善学”的迈进;从教师的主导地位看,主动性原则是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有机结合。它使教师“导学”的落脚点在“授之以渔”,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用的学科思维能力。电子电工课堂教学有着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利因素,这是因为电子电工知识本身不是说教,而是一些具体、形象、实际的项目。如,在教学《荧光灯电路的认识和安装》时,本人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荧光灯是大家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用电器,也是比较容易出故障的用电器,因此如何去安装就是一个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前本人先让学生分析荧光灯电路的安装任务,分析荧光灯电路图,然后自己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荧光灯电路操作的基本规范;课上同学分小组进行操作,实施任务时也要让学生学习操作计划方案,熟悉安全规范与操作要领,明确个人分工要求,通过这一步步的引导,就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营造出积极自主的课堂氛围,学生之间也就学会了合作,提高了他们合作学习、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对于动手操作,每个职校学生都是乐于接受的,也都愿意去尝试,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各类问题,他们都会在要取得成功的思想驱使下自己努力去解决,这必然迫使他们去问老师、去钻研,因此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也在不经意间渗透了进去,学生变得“乐学”,变得“愿学”,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一任务时,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喜悦、兴奋的笑容,这时他们也就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我们的教学也就有了成效。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把快乐带进课堂。课堂是否活跃,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老师情绪的影响。当你板着面孔、带着情绪去上课时,你会觉得他们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说话间总是带着“火药味”,总是拉着长脸严厉镇住学生,学生也就什么都不敢讲,这时的课堂肯定是像死一般沉寂。而当我们教师满腔热情、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保持亲切、和蔼的教学形象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这时的学生也会更相信你,更愿意和你交流,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时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发生一定的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真正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所长,都有当好学生的愿望,让每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在的领域里优先充分地表现自己,学生就能产生自尊、自信、自豪感。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性,这也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每天要上八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天都在不断地复习、练习,就是成绩再好的学生也有疲劳、厌倦、精力分散的时候。这个时候,你适时地穿插一些小幽默、小笑话,调节课堂气氛,使大家提起精神,集中精力听课,同时也能在幽默中得到一些启示。一次期中试卷中,有一道判断题:为了提高三极管的开关速度,可在三极管上并联一个加速电容;60%的学生都打了对,他们的解释是只看到了“提高开关速度”和“加速电容”,肯定就是对的。其实,产生这个错误就是学生学习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我在给他们评讲试卷的时候讲了这么一个例子:一次化学课,一位很有名的化学教授拿来很多装有液体的烧杯,对他的学生说,搞科学实验,不仅需要有勇敢的精神,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大家跟我做一个实验。他把手指伸进烧杯,接着放到嘴里品尝。学生一个个勇敢地跟着教授做,结果,很多同学皱了眉头。教授看了哈哈大笑说,你们是勇敢有余而观察不足,我伸进烧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是中指,而你们伸进烧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还是食指。学生听了这个例子,大笑起来,有的还叫好,因为在笑声中大家体会到了学习不扎实、审题不严的后果。因此,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小幽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教育的效果也远远比灌输式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随着职业学校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现在大部分学校已打破原来全班式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而采用小组化合作学习的方法。“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理解能力也大不相同,这使同一班级内的学生掌握水平也参差不齐,最后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愿讲话,不愿参与老师的教学。久而久之整个教学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的还是学生,相互之间容易沟通,这就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更体现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才有体验成功的可能,有了成功的体验,就有了再次体验成功的欲望,多次的成功就浓缩成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因为课堂上的讨论学习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也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电子电工教学中好多内容靠抽象的理解,这对我们基础本就薄弱的职校学生来说,要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将抽象变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只有当知识变得简单、有趣而易得,学生才会提起学习的兴趣。
如,对电的学习。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掌握它的特性,全靠书本上的介绍和自己的想象,确实难以理解。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东西,它看得见,也摸得着,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对它的物理性质很了解。因此,我们可以把电比喻成水,电流就相当于水流,电压相当于水压,电阻相当于水流中的障碍物,漏电相当于漏水。例如,在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时候,学生对于该内容——流入某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点的电流之和的理解和应用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讲解这内容时,我就把电流看成水流,对于某一四通水阀,若在四通中之一灌入水后,很自然水就会从另外三通流出,也就是流入的水等于流出的水。那么对于电流来讲,和水流的模型是一样的,通过和水流的对比,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该定律。又如,电容的充电过程,饥饿的肚子就像没充电的电容器,吃饭的过程就是对电容器进行充电的过程,进食速度的大小就像充电过程中电流的大小,随着肚子里食物的增加(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场能增多),进食速度就减慢(充电电流减小),吃饱则不再进食(充电完毕电流为零)。通过这些形象的类比,把无形、枯燥的东西变得有形、有趣,其学习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对所学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只有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学习和教学中实现事半而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