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三中学 严丽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被当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单纯性工具。于是,原本应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动课堂,却让学生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有道是“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审美能力犹如这“秋至”“春来”的“秀色”“花香”,具有着无穷的魅力和作用。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呢?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乌申斯基把教育者的人格视为“基础”,说它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因为教师高尚的人格形象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试想,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何以让学生对你的课堂产生兴趣呢?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崇高的师表风范和渊博的知识,更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亲和力。亲和力是教师在言传身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自身的亲和力,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这样更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也更乐于上你的课,我们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双审美的眼睛。审美的眼光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洞察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美感,从而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直至创造美。
语文教师首先要走进文本,用心揣摩文本,潜心会文,从而感受山川的美丽、历史的辉煌、文化的瑰丽、情感的美好、哲理的深邃……领悟文章的自然美、社会美、精神美、喜剧美、悲剧美、语言美、形象美……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这些课文美点,因为它们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何患秋至无秋色,春来不花香?如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在讲授此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两种艺术手法,我一连吟道:李白写山高“扪参历井仰胁息”,写水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些优美的诗句加上老师抑扬顿挫的吟诵,不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个优美的诗境中,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李白诗歌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位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豪迈奔放、傲岸不拘的个性美。
其实,语文课本中不乏这样优美的名篇,语文教师只有透彻领悟这些美,展示这些美,才会产生和谐的审美效应。在充满美的教学中,教师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教师的智慧开启了学生的智慧。
语文教师不仅要能敏锐地感悟美,还要具备较强的审美鉴赏力。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辨明美丑、真假、善恶,培养他们热爱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情感。
古人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表明,人们的审美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文本中的审美情感,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其学会“用人性的态度对待世界”。如此,我们的审美教育才会结出硕果。
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仰慕高山的雄奇巍峨,大海的浩瀚无垠;礼赞旭日的朝气蓬勃,夕阳的无限美好;感叹夏花的灿烂,秋叶的静美……因此,很多作者都喜欢以物喻人,赞美远大的志向、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等。他们还往往睹物兴怀,生发出无限情思,感悟出人生哲理。所以,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从文本中去体悟这些美好的情感、隽永的哲理。如我在讲授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长沙》时,通过诵读、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陶醉在诗词壮阔的深秋意境中,然后适时地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古代文人一般都有悲秋情结,所写秋景大多肃杀、凄凉,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然而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从本词壮阔的深秋意境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就活跃起来了,或讨论,或思考。总而言之,每个语文教师都应用心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展示自己的人格美、智慧美、情感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如浴春雨,如观秀色,如闻花香……
[1]贺义廉.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3期(上半月)
[2]倪效思.于细读中体味语文之美.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7期(上半月)
[3]于漪.珍视教学语言的价值.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8期(下半月)
[4]唐暁燕.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中华现代教育.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