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萍
(山西省左权县西关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孙彩萍
(山西省左权县西关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它主要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教学中体现在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情感和对数学学科的情感。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我谈谈自身的体会。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它充分说明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和抽象性较强,更需要教师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并辅以恰当的表情、动作、手势,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常编一些歌诀用于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教数学的“比较大小”时,学生容易把“<、>”用错,我便引导学生先观察一些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式子,再编出歌诀:“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向着大数跑”。这不仅反映了知识的本质,而且生动形象,易学易记,学生的作业中也很少出现错误了。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对外界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很差,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
1.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证,是一种可贵的心理情感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多鼓励、表扬,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作业批改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重要的是注意学生的思维障碍,引导学生自己去检查、分析,找出错误,自己纠正错误。对于学生独特创新的解题方法,及时表扬肯定,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这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评价,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指导学生面对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尽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好数学单凭兴趣和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坚韧不拔,遇到困难决不灰心气馁的精神。学习不能一成功就自足自满,一失败就灰心丧气。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做题,可能一次两次做不对,这时,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耐心细致地观察题目要求,认真仔细地分析思路方法,帮助其分析错误的原因,从而找到正确的解答思路;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路有问题或错误时,必须重新来过,直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耐性和坚韧性的过程,使其体会到挫折和失败其实没什么,可以从头再来,从而能经受住挫折和失败的打击。
3.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细节抓起,特别是小学阶段应把它作为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做题时要形成不急于下手,静静思考的习惯;在计算中,不要抄错数,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同时计算过程要写得工工整整;帮助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切忌拖延和磨蹭,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
4.构建价值体系,促进学生知、情协调发展
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和正确对待数学的态度观念,这不是数学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数学教育作为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整体教育中的一个方面,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促进学生成为一个知、情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数学情感教育是通过数学教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和自信心的过程。实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情感迁移目标。最后形成热爱其他学科、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教育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培养良好的情感,这一决定因素是教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刘成林.数学与情感[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03).
[2]黄潘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8).
[3]姜辉.数学教师情感教学探新[J].洛阳大学学报,2006 (0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