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玲
(甘肃省商务厅幼儿园)
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杜玲
(甘肃省商务厅幼儿园)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精神发展的基础。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极其重要。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在以后成长的日子里获得长远发展。因此,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形成成因和各种表现,开发出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幼儿教育;心理健康;策略分析
对于幼儿期来说,它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始点。大部分老师和家长过多地关心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却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但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不仅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身心都健康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故此,我们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需予以重视,以确保孩子们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下文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
幼儿期,孩子们的心里也是很复杂多变的,因此对心理环境的要求也很高。老师和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氛围,融入孩子们的世界中去。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对孩子的心理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孩子们的自主决定我们不应干涉,而应鼓励并支持孩子们去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情绪稳定发展。总之,就是要找出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这样可以使其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教师可以开办一些亲子、智力活动,比如“妈妈我长大了”“活力宝贝”等能帮助孩子们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这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活动日中最为普遍的形式便是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主题的选择、情节的发展、角色的扮演等都能够学会与同伴交际,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开朗的性格。并且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独自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氛围会大幅度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在生活中孩子会学会自理,树立独立的意志;有些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会无意出现心理问题,教师这就要及时去了解分析孩子们的心理,给予适当的帮助。总的来说,幼儿的心理问题要从生活中的常识出发,从幼儿的心理入手,这样才能理解并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个孩子自信就能健康成长。反之如果不自信,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心态会变得消极悲观,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的困难,严重的会产生恐惧感甚至逃离集体。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孩子们的状态,从小事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首先,巧妙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与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在幼儿时期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各式各样的应试教育性活动中,几乎是那些优秀孩子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乐观开朗,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且能找到自信的源泉。
其次,良好的习惯是必须的。在幼儿时期,孩子们的成功比失败显得更加重要。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自信,我们只要找对方法对孩子因材施教,就能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增强自信心。
幼儿时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帮助他们健康而全面地发展。孩子在幼儿的初期认知能力处于模仿状态没有判断力,此时需要用榜样的力量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对孩子们作出的好事给予肯定与奖励,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给自己一个判断的标准,野游能培养孩子们乐观、积极、开朗的性格特征,因此要适当地通过野游去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也要加强学习,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把握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的辅导,才能真正教育和辅导孩子们。老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因为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师及爸爸妈妈在一起,大人的言行举止以及情绪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状况。所以,需要时刻加强心理方面的健康,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心理方面的素质,尽力做到避免将坏情绪传染给孩子们,尽量让孩子们接受好的心理辅导。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如今社会要求的人才单单拥有优良的智力和能力是不行的,更多的是要求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格。但是基于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的家庭来说,家长们过多地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他们在人格方面的教导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成长,这极大地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那么这就要求幼儿园及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全方面着手来共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中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辅导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多的则是对下一代负责。
何梅玲.教师的语言机智与幼儿心理回应的有效互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