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芳琪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 200433)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等数码技术的介入,大量数码产品的应运而生,数字化摄影技术及数字元化图像处理技术推动了新闻摄影的发展,影像数字元化使影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传输图片满足新闻的实时性要求。数位图技术发展使图片造假成为可能。随着数位图技术的普及,图片修改技术要求和成本越来越低,通过计算机、数位图处理软件,普通人经过简单的培训都可以任意调整一张图片的色彩、内容等。在这新技术传播环境下对新闻摄影最直接的冲击是图片获取的伦理问题,这主要是指摄影记者进行摄影采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摄影记者如何处理与被拍摄者的关系、图片拍摄过程中该不该拍摄、用什么方法拍摄及拍摄什么内容等一系列问题。①
作为受雇的专业劳动者,新闻摄影的专业展现受到专业伦理与工作伦理的规范。自我的专业主义与专业伦理如何在“生产时的社会关系”中形构十分重要,这也是摄影记者甘愿与资方合作投入新闻生产的关键。工作现场的政治性“生产时的社会关系”会再生产出生产关系,让工厂工人甘愿投入赶工游戏。换言之,资方打造出来的工作现场,具有霸权的政治性,支配了工人的意识型态去同意这个生产体制。摄影记者赶新闻的工作现场同样具有霸权,支配摄影记者同意商业媒体的生产体制。摄影记者却因不同的社会位置的关系,对影像真实再现的意义与价值必须不断论证与商讨,过程中存在着专业焦虑与工作认同的追求。②
资本主义式劳动过程有其相对自主性及所独具的变迁的动力,使劳动者对于原本是宰制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心甘情愿的顺服。商业媒体以追求(发行量)与(阅报率)的市场利益,转而改变编辑部内不同阶层媒体工人的价值观与其相对应的社会责任;靠工作伦理不断转化传统专业伦理,保持媒体工人的生产效率。摄影记者反抗的能动性,因专业伦理价值的改变,转而展现不同的专业主义维护自身利益。生产关系在这过程中被改变。劳动者迎合商业媒体的营利思维,顺服于资本主义生产体制。③
事实上,媒体产业的发展、商业媒体的组织变革与工作伦理规训,不仅让摄影记者游移于专业伦理与工作伦理的纠葛,文字记者同样也对专业伦理与工作伦理的复杂纠葛。在被指挥支配的雇佣关系与数字媒体汇流的变革下,文字记者同样必须赶新闻发布讯息;过程中无论是依靠公关稿或亲赴新闻现场,都可能降低专业自主判断以求不漏新闻;新闻的叙事方式重视故事情节而少批判。不同主跑路线的文字对专业伦理与工作伦理的价值评断,也深受采访生态与媒体经营管理者的影响;尤其许多拿相机拍照的文字记者,大多臣服在工作伦理下,不仅调片或安排时有耳闻,甚至拿公关稿的照片充当自己拍摄。商业媒体只是将媒体的社会公器视为维护创造自身利益的工具,并将自身的盈亏利益与媒体工人的工作权绑在一块,动辄以减薪裁员的人力检讨恐吓员工,国家保障的言论自由只保障了媒体商人的言论自由与特权,受压迫的弱势者仅以陈情抗议的方式各自表达意见,却不一定能见诸媒体公器,对此政府并无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法令规范,媒体公器被工具性使用导致各种乱象丛生,传统的专业伦理价值则是名存实亡。④
(1)图片生产的伦理问题。新闻图片信息加工的伦理问题方面,愈资深的摄影记者,自主性愈强;以职务來看,编辑的自主性又比摄影记者强,甚至高于摄影部门主管与图片编辑;同部门中职务高者,自然较职务低者有较高自主性。此外文字记者的自主性也凌驾在摄影记者之上。属于视觉系统的新闻摄影,以专业分工的角度,对于新闻照片的使用,本就应由视觉部门定夺,而非取决于编辑。可惜的是依照目前编辑台的产制流程,编辑还是有较大的决定权,包括对新闻照片的选择,在版面上的定位及照片的大小尺寸等。⑤
(2)图片主题的伦理问题。新闻图片使用的伦理问题方面,摄影记者受制于新闻分派,配合新闻采访很难摆脱每天跑记者会拍摄样板新闻的工作形态。加上僵化的文配图使用习惯,一旦文字稿被删除,新闻照片再好也见不了光,照样会扔进垃圾桶。久而久之,摄影记者的热忱慢慢被磨损了,也扼杀了挖掘新闻的能力,和构思有创意新闻影像的可能性。影像中文化意义的呈现,有深浅不一的表现形式,摄影记者过度强化自身的主观意识,故弄玄虚,会让读者摸不着照片所要传达的讯息,甚至误解了原意。一方面可能高估读者的文化素养,二来也或者是摄影者刻意的曲高和寡,以隐藏自己对新闻事件的不了解或是专业性的不足。⑥
(3)图片传播的伦理问题。新闻摄影传播的专业道德分析方面,从摄影纪实、反映社会真实出发,运用影像语言传播的特性来传递客观的新闻讯息,从新闻摄影两个面向都不能偏废。新闻摄影,是用图像说故事、做新闻,因为传播媒介的不同。但在选择媒介之前,要具备所采访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新闻照片”依靠形象来传播讯息,在信息多元的时代中,不但传播速度快,且易吸引读者目光。它虽强势,但在报纸的编辑实务上,新闻照片往往却只是附属品,配合文字新闻稿而出现,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应与主体性。而“摄影记者”的处境,正如同新闻照片,也成了新闻室组织中的附属品,是个被使唤的配合单位。⑦
图片专业伦理是社会大众信任媒体、赋权予记者的基础,也是摄影记者专业意识的核对依据,使新闻摄影不同于其他摄影行业。但在商业媒体下,藉由操弄专业伦理来保有新闻的专业外貌,却是媒体组织控制记者与编辑行为表现的有效方式,不仅可减轻管理的困难,还能达到生产效率与确保生产品。说明摄影记者专业主义构成中的专业伦理与工作伦理彼此时而对立、时而接合;如眼见为凭意识型态下的真实是为了利益,两者间有着矛盾与紧张的关系。工作伦理以追求真实影像的再现将专业伦理纳入劳动规训,让摄影记者追求的真实影像必须符合商业媒体的市场利益。使摄影记者游移于工作伦理和专业伦理的纠葛之中,而形成了不同的工作认同或劳动主体性。进而产生摄影工人、摄影记者、摄影师等不同的位置去对应社会关系网络的其他行动者。摄影记者身为专业劳动者,却因不同的位置而有漂移的专业意识与被压迫的劳动意识。摄影记者要谈专业,必须从劳动权益意识再出发,并期许能以工会的形式和资方协商提高劳动条件与改变生产方式。⑧
(1)摄影记者的就业执照。现今社会对专业的信服,大半建立在执照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职业团体透过教育、证照、国家考试等专业化过程,寻求保障自身利益的合法基础。摄影记者同样有条件去形成集体状态,让所有采访路线的同业,在一个被认可的共同身份基础上来协调彼此的行动,降低劳动异化并保障专业。所以劳动意识与摄影记者的专业主义并不互斥。我认为摄影记者共同身份的基础要从劳动权益意识出发,有必要成立职业工会等集体组织,才能与商业媒体对话,协商提高劳动条件与改变生产方式,进而产生新的生产关系。这不是单纯的争取较优渥的福利、薪资、或是劳动强度的斡旋;而是以劳动权益意识和行动作为“重振”专业主义和专业伦理的基础。⑨
(2)摄影记者的养成。笔者认为,一个摄影记者的养成应由两个角度着眼:一是学校教育;另一则为职场训练。学生时期为摄影技术的入门与培养,以及新闻概念的学成。进入业界之后,则从实务训练培养经验。学校教育若不完整(如只偏重摄影技术,忽略新闻概念),记者容易迷失在新闻圈特有的工匠文化中;也就是說,圈内讲究师徒制的职场伦理,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学养底子,一味跟着师傅走,到底是不是正道,就令人质疑了。⑩
实务经验更是摄影记者成就专业的基石。新闻摄影看似庞杂,但资深者都知道,几年下来你拍的东西可能就形成一个循环。摄影记者多半跳脱不开自我的新闻迷信,一种自以为某类新闻只能以某种观点拍摄,长此以往迷信渐成习惯,新闻素养便愈趋淡薄。从受访资料中显示,如果从学校新闻摄影教育來看,摄影记者还有很多盲点,这些盲点在进入实务界后,得花很多时间做基础训练。很多新进记者,对基本的新闻与传播概念都非常的薄弱。如果所到是一个不错的环境,还不致被反教育的太严重;否则,日后调整就很困难。此外,摄影记者在自己的专业观念及视野上都还要再教育。⑪
平面新闻媒体向來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早年的摄影前辈,大半成了今天的高层主管。这些胼手胝足打下江山的人,不見得都是科班出身,但他们饱具经验,甚或武艺高强,每个人自有不容轻易挑战的经验法则。时岁推移,新闻学养则成为新进摄影记者必备的工作筹码,随机取样,少有人没受过相关教育。这样的前后辈在职场上相遇,冲突必不可免。教育造就自我信念,致使新一代记者对“土法炼钢”的前辈多所质疑。然而矛盾的是,长年累积的摄影经验,却有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珍贵处。⑫
(3)摄影部门与摄影主管的权威。平面媒体的摄影部门,长久以来已习惯受文字部门与编辑台支配。即便是部门主管,也几乎成为稿件的转运站,对于需要再研议或有明显错误的稿件,通常不愿也不会向发稿单位反映。本來在正常健康的合作机制里供需双方应是互相制衡,而不是单向的压制。摄影中心本该有受尊重的专业权威与地位,今天必需做小伏低,其实不全来自外侮,自我努力不足,才是症结。新闻摄影是创作的一种,它可以产生文化的新样态,建立文化权威。⑬
(4)新闻摄影的前景。当图片专业伦理的理念可以在媒体劳动体制内实践时,也能打破旧有的生产流程与分工体制,将被弱化剥夺掉的专业自主性还给摄影记者,对第一新闻现场所见的真实可以做独立的价值判断与诠释。这种专业自主无可避免牵涉到采访生态、劳动体制下的编辑和文字间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不应再视摄影记者为猎取真实影像的技术工人,必须在媒体机构内提供完善的职涯发展机会与专业养成训练。这种专业养成包括新闻采访、摄影技能与实践公义的价值判断能力。摄影记者若能展现专业自主,生产具社会意义的新闻影像,自然能与阅听人对话,也对生产者有意义。这是摄影记者专业伦理价值的实践,也能扭转焦虑、游移的工作认同。⑭
新闻照片可以用艺术美感来衬托主题,但它绝不等同于艺术摄影者所谓意念的表达。因为新闻照片得让普通大众看得懂,知道它到底在说什么,传达了什么。至于证据性照片,虽确有其必要的新闻性,但若过度辅助文字叙述,忽略了该照片对读者是否有理解新闻的帮助,往往就只是一个空景,浪费有限的版面。版面连结了摄影部门与编辑台,致使两者有不可分割的工作关系。在现有的新闻场域中,编辑的观念与地位,并非不可挑战;何况双方没有尊卑之别。摄影部门主管在深厚的专业靠山支撑下,大可以向编辑台提出建言,或对见报成果做出中肯回应。良性的互动一旦建立,可望避免过去因单向流通而造成的诸多缺失。⑮
数字技术引发的图片伦理问题方面,新闻图片传播伦理状况的改善将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工作,只有相关政府部门、媒体、受众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将这些规范落到实处。从制度上教育上彻底改变新闻图片传播伦理问题产生的环境,才能促成问题的解决或者是将相关存在伦理问题的新闻图片传播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注释:
①许静怡(2002);《摄影记者在台湾─专业路漫漫》;国立政治大学新闻学系硕士论文
②刘云莱(1993);《新闻摄影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
③徐忠民(2000);《新闻摄影学》;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④许必华(1999);《新闻摄影学概論》;北京:新华出版社
⑤李文吉译(1993);《纪实摄影》;台北:远流;(原书ArthuRothstein[1986].DocumentaryPhotography.)
⑥黄翰荻译(1997);《论摄影》;台北:唐山出版社;(原书SusanSontag(1977).OnPhotography.NewYork:An AnchorBook.)
⑦彭家发(1992);《基础新闻学》;台北:三民书局
⑧李茂政(2000);《当代新闻学》;台北:正中书局
⑨严祥鸞(2002);〈參与观察法〉;胡幼慧(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页195-221;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⑩胡幼慧、姚美华(2002);〈一些质性方法上的思考〉,胡幼慧(编)《质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页195-221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⑪陈芸芸,刘慧雯(2001);《最新大众传播理论》;台北:韦伯文化;(原书McQuail.(2000).MassCommunication Theory:AnIntroduction,4thed.)
⑫陈顺孝(1991);《台湾报社编辑守门行为》;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⑬刘仲冬(2002);〈量与质社会研究的争议及社会研究未来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页121-139;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⑭李金铨(1983);《大众传播理论》;台北:三民书局
⑮陆燕玲(2002);《从“名门正派”到明教教徒?─台湾壹周刊新闻工作者的调适与认同》;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