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燕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语言的本质是什么?是感悟、理解和交流。儿童学习母语,首先正是有声音不断地输入耳朵,一一对他所见到的听到的给予声音的符号。久而久之,便能熟练地将熟悉的声音符号与生活中的简单事物对上号了。而同时,先天的语言能力驱使他不断地不自觉地去模仿。当他既能有所指又能准确地模仿时,他已经踏出了最关键的一步,他已经能够初步领略和掌握这门语言了,已经入门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逐步理解更深刻复杂的声音,模仿更复杂的语言,然后形成他的母语。
也就是说,在语言本质的学习过程中,来自外界的声音符号、语音符号非常重要。它是学习者的导入、引领和源泉。没有这样的声音符号,学生从何去领悟和模仿;而没有准确的声音符号,学生就不可能习得准确的英语。纵使声音的输入有多种途径(随声听、电视、电脑……),但是就如儿童习得母语,最亲切自然的声音来自于生活,最有效的声音来自于交流。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学生声音输入的主要来源。不管如何课改,教师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重自身业务素质建设,为学生学习创设根本基础的语言环境。流利纯正的口语,充满感情的朗诵,或是优美动听的歌唱,都会激起学生的模仿欲和求知欲。
交流的过程也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而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决定了师生之间英语交流的开展程度和学习的习得程度。而现在很多的英语课,老师只是“传声筒”,把投影的内容读一遍,学生只是“复读机”和“复印机”,师生之间几乎零交流。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为学而背,失去了语言的本真。英语不是文字游戏,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生活中的交流,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只有炼好内功,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才能上出有价值的课,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近英语,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动机,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创设生动的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生活。
在所有的公开课展示中,所有教师均能够竭力挖掘这一学生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力求知识、趣味与生活的交集,让兴趣燃起学生的激情。我在教学8A Unit1 Vocabulary 时,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增加与本章外貌相关的更多的课外词汇。在呈现词汇时,便让大家观察自己同桌的外貌和五官,是否符合所呈现的词汇的特性。学生很兴奋地对再熟悉不过的同桌做出了恰当的评价。最后,在所有的这些词汇归类总结后,我再请大家描述一位他们认为较有趣的老师。这时大家便马上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位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再次高涨,连平时较为内向的学生也参与了进来。
在平时很多的语言训练中,学生个个碍于情面,不好意思站起来回答,生怕答错,生怕出丑,即使有老师的再三鼓励。这时集体的力量便能给予他们站起来的勇气。我把全班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并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得分制。于是,学生的口语操练个个都准备充分,不再是走形式,不再有偷懒的学生。组与组之间是竞争,组内则是合作。在检测时,各组争相举手,谁也不甘示弱。站起来的学生个个回答得很带劲。学生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本来羞于表达的学生,在小组内却表现得很勇敢;原本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组内回答时变得更加自信了,而学生也有了更多实际的交流。
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加深方面表现得异常脆弱,那么我们要采取适当及时的措施,要及时调整方法和策略,注意推陈出新,对学生多加关注,增进情感交流、注意总结方法,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创设生活世界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被情境感染、陶醉、启迪和激励。
现在,随着国门的打开,随着不断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世界成了地球村,而我们则是地球人。我们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重要性。这种形势带动了英语学习的热潮,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方法、资料和途径层出不穷。一些资料的设计,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使得英语学习不再枯燥,而是生动和有趣,打开了我们英语学习者的视野。也确实有许多人秉着坚持和正确有效的方法,最终走向了成功。我认为,好的方法和资料就应该为我们英语学习者所用。
真正地要学习一门语言,掌握一个国家的文化,仅仅依靠课堂,对书本进行听、说、读、写的阐述,是远远不够的。这会使语言远离了生活,脱离时代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学习语言的价值!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课外课后的努力和坚持尤为重要。在课后,我们应鼓励学生多接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付诸努力和实践。找到课堂的突破口,使英语学习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
在我们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式确实需要更加的科学合理,更加的人性化,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但是语言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从古至今,人们自然地形成母语,第二外语的习得也应顺从其中的规律。我想,只有讲求英语学习的实效,它才可能成为我们的工具,这样的工具才能为我们所使用,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最后,与所有致力于英语教学的人共享前人总结出的十一条军规:(1)勤奋和坚持。(2)把英语当成声音而不是文字来学(举儿童学母语的例子)。(3)从学单词开始就开始听音背单词,建立起人对英语单词声音形象的条件反射能力。(4)单词学习从一开始就大量进行,先把语法句型和篇章放一边。(5)突破语法,形成语感(依靠大量的听说和背诵,以及达到一定的阅读流量)。(6)采用钟隆道老师的听写法,听一句写一句,听不懂再反复。(7)对于篇章的学习,先听标准音,然后一句一句听得滚瓜烂熟再背诵。(8)多读中英对照读物。(9)多做汉译英练习提高写作水平。(10)多找母语是英语的人练习口语。(11)如果做不到第一条,后面十条全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