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辉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许多高中生认为物理是一门学习起来很费力的学科,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很难掌握,尤其是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物理学习更是困难重重。究其原因,除了物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外,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物理老师错误的教学方法。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普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与学严重脱节。物理课堂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总是默默进行,因此老师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采取“出声思考法”,即利用外部语言进行思考。
“出声思考法”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外部语言进行思考,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过程外部言语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操作流程如下: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和实际的物理问题给学生进行思维过程外部化的示范,帮助学生较快地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型。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老师要将思维过程外部化,可以通过以下阶段,首先寻找研究对象,即闭合电路。其次,找出影响电路中磁通量变化的磁场方向,并确定变化情况。再次,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动势的电磁方向。最后利用右手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或者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在分析实际物理问题时,通过让学生观察老师是如何运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将思维外部化是整个“出声思考法”实施的基础。
老师示范过后,学生对出声思考的模仿是实施“出声思考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物理问题,让学生模仿训练,这项训练可以让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间或者学生与老师间进行。例如:木块A 和木块B 的质量都为M,A 与B 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并被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射向木块A,并嵌入其中,求弹簧被压缩后的最大弹性势能。解答这道题时,通过学生的出声思考可以看出有许多学生的思维存在偏差,他们忽视了子弹进入木块时机械能的消耗,这时老师就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引导,通过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
实施“出声思考法”进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学生内化,当学生养成出声思考的习惯,老师更要强调运用“出声思考法”去解决物理问题,将这一方法更深一步内化和活化,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随时外部化在教师面前,以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利用“出声思考法”开展物理教学时,虽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也容易使课堂教学过程难以被有效控制,在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如何控制好学生思维的深浅度,如何把握教学节奏是需要物理教师格外注意的问题,另外,“出声思考法”得以良好的实施还有赖于充足的教学课时以及学生对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
“出声思考法”能够使老师直接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将学生对物理的认识由复杂困难转向简单轻松,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被广泛推广与利用。
罗起龙.高中物理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J].发展,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