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萍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沃西中学)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的确,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方便人们对空间认识的一种重要载体,具有形象直观、简明生动、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的特点。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受他们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所影响。通过地图、图片等形式,化抽象为形象,能促使学生形成更有效的地理观念,进而理解更多的理性知识。比如地理名称、景观等地理事实材料,在地图上一目了然,相比语言描述更直观生动。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地图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的地图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现整理成文,求教于大方之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地图语言是地图作为信息传输不可缺少的媒介,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有效开展地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地图教学中会反复使用。通常我们把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叫地图的语言或地图的三要素。我们在学习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时,要正确运用地理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空间概念,养成用“东、南、西、北”等方位术语的习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用来表达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为学生架起一道地理学习和实际生活应用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地图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图例,它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用图者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地图符号的识别认识制图对象。注记则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其实质是加强地图语言的传输效果,完成地图信息的传递。
当然,地图不是地球的机械缩小,由于地图空间有限,在表现地球表面的现象时,一方面要按照一定比例尺缩小,另一方面也要对地表现象进行选择或综合,保留和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显示与主题相关的地理现象。如“中国人口的分布图”,突出了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我们只要带领学生熟悉图中各种颜色代表的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从整幅图上去观察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不难得出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密西疏的特点。“中国行政区划图”,对应课标为“概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域,了解中华民族生存的空间”,既要求学生掌握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还要求学生掌握其位置和轮廓,能从图中读出我国的邻国和面临的海域。因此在学习时,我们要突出方向教学,明确各省级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罗家伦说过:“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课程标准则这样表述“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具有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两者都谈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可见,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地图教学方法一般分为:看图、读图、说图、用图等一些基本方法和步骤,看地图语言,读地图类型,说地图要素及趋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我们一般能够确定某地空间位置,分析空间分布及空间联系,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对一些难度较大且反映主干知识的地图,如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东西半球图等还要进行专题训练,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手拈来。
如在“中国的地形”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如下:
1.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褐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高,褐色越浅的地方,海拔越低;绿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低,绿色越浅的地方,海拔越高。
2.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基本地形类型。
3.我国的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
4.一系列山脉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5.我国的地形单元主要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6.我国第一阶梯的地形主要是高原,第二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在编写上图文并茂,表现形式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可读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辅助文字叙述的图片、图表、地图等”的要求。就七年级教材来讲,有143 幅地图。地图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缩影在一起,能使学生一目了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学生对文字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在书本上能直接画出答案,只要记记背背就行,而对于地图,看看似乎都懂,用起来却有困难,文本和地图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互不相干。因此,加强图文联系、促进图文转换尤为重要,培养学生把教材中抽象的文本知识与形象的地图联系起来,能将图熟练地用文字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落实到图上并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以后只要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地图表象,进而迅速且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充分利用地图教学,进行“文”“图”转换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记忆地理事物,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达到浓妆淡抹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学习我国行政区划时,我把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对照教材“中国行政区划图”,自由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第二组,根据教材提示将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要求学生结合地图,按空间方位记忆每个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名称、轮廓。第三组,采用形象记忆和特殊记忆方法,如将青海看做一只兔子,把甘肃看做一根筒骨,由学生自由想象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最后检测:在一定时间内,一次性不重复不遗漏地指图说出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结果是第三组遥遥领先,得分率最高,能说出大部分省区的名称,指出有典型特征的省区轮廓,第二组能较好地说出省区名称,但对轮廓的熟识程度相对较差,第三组遗忘率最高,效果最差,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将名称和轮廓完整地对应起来。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地图,经过一番有意识地系统加工,用一个空间结构把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
历史与社会不是单纯的描述性学科,它是建立在对各种知识综合的基础上,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有意识地把相关地图叠加使用,指导学生在使用同一区域地图时能把本区域的相关知识都串联在一起,培养学生自觉叠加用图、利用所学知识有效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习惯。如要探究“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近,但冬季平均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中国地形图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及季风的活动图。此外,认识各种地理事物时,往往不是单独呈现的,读图时要注意挖掘地图信息。如中国行政区划图,明确呈现了我国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和行政中心。从这幅图上,我们还可以找出我国14 个陆上邻国和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我国的海域,从图上标注的经纬度,我们还可以判断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不断深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减轻学生的负担,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曲径通幽花木尽现的目的。
第五单元着眼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概述中国地理的总体特征,说明各地在自然环境和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并表达区域联系的意义。自然环境一般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资源等角度来把握,在七下教材第五单元依次展示了中国地形图、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湖泊。在后面典型区域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这些地图。如“秦岭—淮河分南北”的学习中,教材第22 页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对照图5-13 和图5-18,说一说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这两幅图的运用;如教材第15 页“对照图5-6,看看哪些省级行政区位于非季风区”实际上是中国行政区划图的运用;又如要真正理解“富庶的四川盆地”中“富庶”的含义则要从四川盆地的地形、气候、资源来探究其富庶的原因。
总之,在学习地理时,我们要把地图与教材文本知识有机结合,熟识常用的地图语言,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促进有效的图文转换,联系阅读地图,善于从地图中挖掘地理知识,探索地理规律,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图,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只要我们不断坚持,相信我们的教学会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