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隆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中学)
记得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当自己静下心来的时候,会问自己:“在我的课堂上,我让学生感觉到幸福了吗?”我真的说不清,只能说,我是用心在引领我们的学生攀登道德高峰,因为评判幸福与不幸福的权力在学生手中。当然,这期间有很多的曲折和无奈,可是我没有气馁过,并尽全力履行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职责。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中,关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下面几点粗浅的认识。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他的孩子来到一个很大的玩具店,她满以为自己的孩子可以很高兴,可不一会儿,却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母亲问:“孩子,这么多玩具你哭什么?难道没有你想要的吗?”可是,孩子还是在哭,母亲不解,自己蹲下身子哄孩子,这时,她没有看到玩具,而是看到了许多大人的腿。母亲明白了:孩子个子矮,根本看不到玩具。这个故事说明,大人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体会不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我觉得对待学生也是一样,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了解学生。
我教过三年初二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以下特点:不像初一时那么乖了;女同学知道打扮了;男同学不但穿奇装异服,而且有些不服老师管教了。老师和家长越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去教育他们,他们的叛逆性就越强。我觉得我们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之中,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一些热点问题。例如: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歌曲?为什么喜欢穿有个性的衣服?通过师生年平等地探讨交流,再去引导他们,只有尽可能地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让学生去懂得爱,学会感恩,我相信只要越过代沟,就能做学生的朋友,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与力量。
我们兴福中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成长记录手册,这本手册除了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记录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每一学期都有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同学之间的评价,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评价,了解自己不同阶段的思想品德状况,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我们班曾经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在初二下学期看到自己的成长手册中老师和同学对他们进行了很高的评价,他们找到我,问:“老师,我真的这么好吗?我是不是比以前进步了?”通过成长手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自我反省自己的道德品质,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也能让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做到胸有成竹,而不至于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教育时有理有据。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最大的舞台,能否跳出优美的舞蹈,关键是老师的引领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合理的教育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进行诚信教育时,也许在老师看来的一件小事,在学生眼里就是件大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利用好现实的材料和案例,去指引感化学生。比如,我觉得关于诚信最好的事例就是孙水临和孙东林兄弟的事迹,因为他们的诚信感动了中国。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道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报告会等,讲述古今中外名人、伟人的诚信故事,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认识到诚信是交往的通行证,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最后,我想用菩德吉的名言结束这篇文章: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把我们的“德性”教给孩子,我们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的孩子会对我们说:“老师,我们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