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森
(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黄柏森
(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理科类学科,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有限。问题情境的创设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对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趣味性;探究性
任何思维都是由问题引发出来的,从本质上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是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具有反作用。因此,在小数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全面了解,掌握这个阶段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某超市的购物情境进行导入:让学生看到不同商品的价格,作业本1.50元、橡皮0.80元、苹果3.55元/斤、毛巾8.99元、某零食3.08元、某饮料4.00元……然后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如果将3.08元里面的小数部分的“0”去掉,商品价格还一样么?那么1.50元、0.80元、4.00元呢?”学生经过全体讨论,能够很快回答出第一个问题,但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见,这时教师就完成了课堂导入,接下来对小数的性质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就会充分集中注意力。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并将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研究的对象上来,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有助于小学生新知识的生成。
由于年龄以及自身经历等特点的影响,有趣、好玩、新鲜的事物对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针对这一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立足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多样性以及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从小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者是有趣的现象设计问题情境的设计,或者是从小学生爱看的动画片中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多样性以及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熊大和熊二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森林里玩耍,但是除了圆形轮子的车子外所有的车子都无法平稳行驶。熊大和熊二上下颠簸样子非常好玩,学生就会对这节课充满期待,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接下来对圆周长概念的讲述中可以不再使用课件,而是用绸带围成一个圆,然后再把绸带从圆周上拉下,让学生对圆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在对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进行探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尺子测量一个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探究式的问题情境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以及原理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讲一些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来自行发现数学原理以及结论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认识角”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拿一个正方形,问学生有多少个角,如果用剪刀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这时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最后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将正方形用剪刀减去一个角后,能够变成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甚至六个及更多。运用研究式的问题情境能够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讨论,来总结出数学原理以及结论,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主题意识,并能激发学生精彩的智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1]祝艳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3,28(12):125-126.
[2]于清华,张文利.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6(09):143-144.
[3]金如.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S1):258-259.
·编辑薄跃华